新聞 國際財經

IMF示警9.6兆美元匯市潛藏流動性風險,籲強化壓力測試與美元後盾

2025/10/8 12:36

【財訊快報/陳孟朔】路透報導,國際貨幣基金(IMF)在最新公布的《全球金融穩定報告》指出,主導9.6兆美元外匯市場的金融機構需持有更充足的流動性與資本緩衝,並進行加強版壓力測試,以防外匯市場成為跨境風險傳導與外溢的渠道。IMF直言,外匯市場在系統性風險監測中的關鍵角色仍被「低估」。

報告內容提到,應擴充「外匯流動性壓力測試」工具箱,以評估部門在融資衝擊下的韌性。全球銀行資產負債表中的美元曝險可觀,非銀機構參與度提高與衍生性商品交易膨脹,均可能加劇外匯市場對不利衝擊的脆弱度。

IMF警告,外匯市場緊張可快速外溢至其他資產類別、收緊金融情勢,對存在「幣別錯配」與財政脆弱的經濟體尤具威脅。鑑於全球宏觀金融格局轉變與政策不確定上升,監管機構與銀行應更有效監測並管理主要貨幣的流動性風險。

在政策工具面,IMF呼籲「強化與擴張央行貨幣互換(swap lines)網絡」,作為全球外匯流動性備援,降低連鎖感染風險;其中特別點名聯準會的美元互換機制,在逆風期對穩定外匯市場最為有效。

報告指出,官方外匯存底在壓力情境下具「穩定器」功能,當私人融資乾涸時可發揮橋接作用。IMF同時提到,在今年4月關稅訊息擾動後,部分市場投資人已降低美元部位,突顯外部衝擊對美元資金面的敏感度上升。

市場人士表示,IMF建議的三支箭為:一是機構端提高流動性與資本緩衝、落地加強版匯市壓力測試;二是監管端強化跨境協調與對非銀機構、衍生性曝險的「穿透式」監理;三是政策後盾擴充美元互換與充實外匯存底,以在衝擊來臨時維持市場運作與資金管道暢通。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