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國際財經

出口管制存漏洞,中企採購暴增,美議員籲擴大管制涵蓋零件與服務

2025/10/8 10:05

【財訊快報/陳孟朔】外電報導,美國國會兩黨議員公布最新調查指出,現行遏制中國發展先進製程能力的出口管制存在漏洞,導致中國企業在過去一年合法購得約380億美元的先進晶片製造設備。議員建議強化與盟友協調、統一規則,並把限制範圍擴至可用於自製晶片工具的關鍵零部件與模組。

報告指,美、日、荷三方規則不一致,致使部分非美系設備商仍能向中國客戶供貨,而美系廠商卻受限。委員會主張從「點名特定中企」轉向「更廣泛類別性禁售」,以降低繞道供應與規避風險。

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企業向五大半導體設備供應商(應用材料、科林研發(Lam Research)、科磊(KLA)、艾司摩爾與東京威力科創)購買的設備金額年比急增66%,金額占上述廠商合計營收近四成。報告認為,這些銷售正在強化中國在多類半導體製造上的競爭力,弱化管制初衷。

另一大灰色地帶在於「零組件與服務」:即便整機受限,若關鍵零件、軟體與維保服務仍可輸入,最終可能被用於國產化機台研發或維修替換,破口難以封堵。報告因而建議,同步將高風險零件、校正與升級服務納入更嚴格的清單管理與追溯機制。

產業面上,東京威力科創美國公司總裁杜赫提(Mark Dougherty)指出,對華銷售今年已開始降溫,部分反映新規落地與審批收緊。

市場人士表示,後續觀察重點在於:美、日、荷規則是否趨同;是否公布更細緻的零部件/服務限制清單;以及既有合約與備品供應的過渡安排。預期設備商合規成本與交期風險上升,同時在地化維保與替代市場需求將同步擴大。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