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國際財經

彼得林區示警AI熱,自曝8個月前才會唸Nvidia,重申別把投機當投資

2025/10/8 08:05

【財訊快報/陳孟朔】人工智慧(AI)熱潮席捲華爾街之際,外電報導,傳奇基金經理彼得林區(Peter Lynch)分享投資心法,坦言自己一直站在場邊觀望,手上沒有任何AI股,甚至「大概到8個月前才學會唸輝達(Nvidia)的名字。他直言,對科技領域理解有限,無法判斷市場是否對AI過度樂觀,強調寧可承認不懂,也不盲目跟風。

彼得林區再度重申其代表作倡議——投資前務必「知道你買的是什麼」。他形容,許多人為了買便宜機票能研究數小時,卻會把一萬美元丟進在公車上聽來的「熱門股」。在他看來,把「投機」當投資既糟糕又危險,真正該買的是商業模式清晰、財務健全、治理可靠的優質企業。

針對「一定要早早卡位」的迷思,彼得林區以麥當勞為例指出,市場曾認定其美國成長已到頂,卻忽略海外擴張帶來的長期動能;關鍵不在第幾局上場,而是看見企業後續的可持續成長路徑與現金流證據。他提醒,紐交所一般股票一年內股價波動可達100%,投資者必須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否則只會被波動牽著走。

談到AI是否引發失業潮,他認為科技確實會替代部分工作,但也會創造新產業與職位。回顧1980年代初,僅AT&T就僱用約100萬人,如今美國主要電訊公司合計僅約40萬人,但整體美國就業總量已超過1.6億;產業結構會變化,經濟總體仍能透過新部門的擴張吸納勞動力。

對於AI行情是否像科網泡沫重演,他保持開放與謙遜:股價漲多不必然意味結束,但也不能只靠敘事。評估重點在於企業是否能把概念轉化為可重複、可規模化、可預測的現金流;若只剩故事與估值,那就應遠離。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