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國際財經

世銀上調中國今年GDP至4.8%,示警明年動能轉弱下滑至4.2%

2025/10/8 08:48

【財訊快報/陳孟朔】世界銀行(世銀)週二發表最新報告,將中國2025年國內生產毛額(GDP)增速估值上調至4.8%,但同時示警明年動能放緩至4.2%,主因消費與企業信心偏弱、新出口訂單疲軟,以及公共債務走高恐壓縮財政刺激空間;相較今年4月對今、明兩年皆為4.0%的估值,此番屬「溫和上修、前景偏保守」的組合。

世銀指出,作為區域最大經濟體的中國,結構性減速仍在延續,出口增長預估放緩,而地方債與隱性負債壓力將牽制擴張性政策火力。換言之,短期數據改善不足以改寫中期趨勢,政策需在穩增長與防風險間持續權衡。

區域層面,世銀預估東亞與太平洋其他經濟體2025年整體增長率達4.4%,年增0.2個百分點,但對2026年維持4.5%不變,顯示在全球貿易溫和修復、供應鏈再平衡與旅遊復甦支撐下,區內韌性優於單一大經濟體表現。

對比其他機構,亞洲開發銀行此前預測中國今年增長4.7%,與世銀最新4.8%相近,反映主流機構對「保四」的共識逐步凝聚,但對明年的分歧可能擴大,取決於內需修復斜率、房地產去庫存進度與外需循環。

就年內表現而言,中國上半年GDP年增5.3%優於預期,但進入第三季後,多項宏觀指標轉弱,市場再度質疑全年「約5%」目標的達成度;後續需觀察就業與可支配所得改善、耐用品與服務消費回暖,以及專案投資落地速度能否銜接。

市場人士表示,短期政策仍將以「穩增長+防風險」為主軸,貨幣與財政協同加力可望維持,但在槓桿與地方財政約束下,邊際效果趨降。對投資人而言,追蹤內需與出口修復節奏,同時關注財政發債安排與基建執行率,將是評估2026年前景與配置權重的關鍵。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