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國際財經

美司法部起訴4人走私輝達A100晶片,晶片安全法案壓力升溫

2025/11/24 09:27

【財訊快報/陳孟朔】外電報導,美國對對華高階AI晶片出口的監管再度收緊。美國司法部指控兩名中國公民與兩名美國公民涉嫌非法將具人工智能應用的輝達(Nvidia)先進圖形處理器經第三地轉運至中國,4人已遭逮捕並被控共謀違反「出口管制改革法」(Export Control Reform Act,ECRA)及洗錢。消息傳出後,市場再度聚焦AI晶片供應鏈合規風險與後續政策升級可能。

起訴書顯示,被告包括38歲中國籍李湛(Cham Li)、45歲陳靖(Jing Chen),以及34歲美國人何漢寧(Hon Ning Ho)與46歲芮孟(Brian Raymond)。四人被指利用馬來西亞與泰國作為中轉站,繞道向中國輸送高性能輝達GPU。當局指稱,自2024年10月至2025年1月,約有400顆輝達A100 GPU以兩批貨運形式流入中國,另有兩批貨運在執法單位介入後被攔截,凸顯在既有管制框架下,市場仍存在「灰色轉運」漏洞。

華府政界迅速借此案施壓推動立法。美國國會中負責對華事務的關鍵議員強調,這起走私案證明現行監管不足,呼籲加速通過正在推動的《晶片安全法案》。這項法案要求針對具戰略敏感性的晶片建立位置驗證機制,強制晶片製造商回報並共享可疑轉移資訊,並研究更多技術與制度手段,防止美國製造的先進晶片落入「不當之手」。市場解讀,一旦法案落地,未來AI晶片的流向與庫存管理將被大幅強化監管。

對產業面而言,此案再度凸顯輝達高階GPU在全球AI算力競賽中的戰略地位,也放大中國市場在正式配額之外透過平行貿易與灰色通路補貨的意圖。

分析師指出,隨著美方加大刑事追訴與立法力度,未來不僅是輝達,其他高性能運算與數據中心相關晶片供應商也勢必面臨更嚴苛的出口合規要求,渠道管理成本與法律風險同步升級,相關企業估值折價與法規溢價恐將成為投資人必須納入的長期變數。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