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國際財經

通膨後遺症壓頂,美國Q3中產族群對財務前景悲觀情緒升溫

2025/11/24 07:08

【財訊快報/陳孟朔】外電報導,在多年高物價陰影遲遲未散之際,美國中等收入族群對未來財務前景的信心明顯轉弱,所謂「通膨後遺症」正持續侵蝕中產階級的荷包與安全感。最新調查顯示,今年第三季僅約兩成美國中產看好未來一年財務狀況會改善,悲觀比例則遠高於疫情前水準。

根據理財機構Primerica最新報告,2025年第三季,美國中等收入族群中僅21%認為未來一年財務狀況將好轉,34%預期會惡化,另有33%認為將維持現狀;相較之下,2020年第三季仍有33%樂觀、僅17%悲觀、40%預期持平,顯示近幾年高通膨與高利率環境,已讓中產對未來愈來愈「看不順眼」。報告指出,自2021年以來,將個人財務評為「糟糕」或「不太理想」的中產家庭占比,一度自32.2%攀升至2024年第三季峰值55%,2025年第三季雖回落,仍高達45.5%。

Primerica直言,「通膨後遺症不僅擠壓日常預算,更在侵蝕家庭辛苦建立的財務基礎」。對本就精打細算的家庭而言,食物、房租、保險等基本開支的些微上漲,就可能迫使他們做出艱難抉擇:動用原本預留的儲蓄、增加信用卡循環利息,或被迫推遲退休與長期投資安排。數據顯示,儘管通膨已自2022年高點回落,但每月能全額繳清信用卡帳單的中產比例,已從2021年第一季的47%劇降至2025年第三季的29%,反映越來越多家庭被迫「靠卡過日子」。

在政治攻防層面,物價與生活成本同樣成為焦點議題。佛羅里達州長候選人、聯邦眾議員唐納茲(Byron Donalds)近日就批評,現行執政當局的政策加劇生活成本危機,令中產階級承受不成比例的壓力。分析人士指出,在通膨尚未回到舒適區、實質工資成長有限、家庭負債比率攀升的情況下,中等收入族群對財務前景轉向保守甚至悲觀,未來不僅可能壓抑可選擇性消費,也將在選舉與政策辯論中持續放大其政治與經濟影響力。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