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國際財經

IMF重申中國須轉向內需、化解房產危機,示警債務轉成通縮陷阱風險

2025/10/15 10:01

【財訊快報/陳孟朔】路透報導,國際貨幣基金(IMF)週二發表最新《世界經濟展望》重申,中國必須將增長模式由外需導向轉向內需驅動;受房地產低迷拖累,內需疲弱已持續逾四年,金融穩定風險上升。

IMF首席經濟學家古蘭沙(Pierre-Olivier Gourinchas)指出,中國製造業出口量雖增,但價格下滑,顯示全球市場難以完全吸收新增產出,出口動能「熄火」。

IMF直言,中國當前面臨的核心挑戰在於未解的房地產危機,地產投資持續收縮、銀行體系不良資產壓力上行、信貸需求整體偏弱,經濟正徘徊於「債務—通縮陷阱」邊緣。要穩增長、穩金融,當務之急是修復居民與企業部門資產負債表,恢復信心與消費投資意願。

在產業政策方面,IMF評估,中國近年對電動車等戰略產業的補貼與投資雖帶來局部增長,但也推升財政成本並可能造成資源錯配;若內需未同步擴張,產能外溢與價格競爭將更劇,進一步壓抑企業獲利與投資回報。

政策建議上,IMF呼籲,一、加速房地產出清與壞帳處置,針對性支持「保交樓」、完善地方融資機制,防止金融傳染;二、透過社保強化與公共服務均等化,提振居民可支配收入與消費信心;三、逐步把政策重心由供給側補貼轉向擴大內需與提升全要素生產率;四、加強透明度與治理,穩定政策預期。

IMF提到,此次對中國「重申再平衡」的公開強調,亦呼應美方要求國際機構就中國經濟政策表態更明確的背景。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