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國際財經

IMF上調今年全球GDP估值至3.2%,美中兩國各為2.0%和4.8%

2025/10/15 07:41

【財訊快報/陳孟朔】外電報導,國際貨幣基金(IMF)週二發表最新《世界經濟展望》中,將今年全球實質國內生產毛額(GDP)增速估值由7月預測的3.0%上修至3.2%(4月為2.8%),指出關稅衝擊與金融狀況的實際壓力低於先前假設,民間部門快速調整供應鏈、美元走弱、歐元區與中國的財政支持,以及AI投資熱潮,共同對全球產出形成支撐;明年全球成長維持3.1%不變。

IMF點名美中兩大經濟體在基本情境下,美國今年成長率估2.0%,明年2.1%,較7月小幅上修,但仍低於2024年的2.8%;上修主因包括較低於預期的關稅負擔、財政政策延續帶來的支撐、金融環境寬鬆與AI資本開支續強。中國今年成長率維持4.8%不變,明年預估4.2%,評估出口動能放緩、房地產投資萎縮與信貸需求疲弱,壓抑中期潛在增長。

不過,IMF警告貿易衝突再起可能改寫成長路徑。美國總統川普日前威脅對中國商品加徵100%關稅,若關稅升級落地,將對全球投資與消費信心造成寒蟬效應,迫使企業與家庭重估支出計畫,拖累跨境供應鏈修復。

在下行風險情境測試中,IMF假設對自中國進口加徵較現行高30個百分點的關稅,並對日本、歐元區與亞洲新興市場額外加徵10個百分點;此情境將使明年全球增長率下滑0.3個百分點,至2028年負面影響擴大至逾0.6個百分點。若再疊加通膨預期與利率上升、對美國資產需求降溫等連鎖反應,全球GDP降幅明年恐達1.2個百分點,2027年放大至1.8個百分點。

IMF首席經濟學家古蘭沙(Pierre-Olivier Gourinchas)指出,之所以能上修全球與美國今、明年展望,關鍵在「沒有想像中那麼糟」。關稅實際執行強度低於市場最初預期、民間部門展現彈性、以及AI投資的外溢效應開始浮現。但他同時強調,這一成長動能仍「不如一年前期望,也不如經濟所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