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國際財經

歐盟研擬「技術分享+在地含量」准入新框架,汽車與電池鏈首當其衝

2025/10/15 07:55

【財訊快報/陳孟朔】外電報導,歐盟正評估以「技術分享+在地含量」作為市場准入條件的新框架,傳將優先鎖定汽車與電池等關鍵製造與數位領域。構想包含要求非歐企與歐企共享部分技術、提高在地採購與勞動力占比、並在歐盟境內完成一定增值,合資亦在考量名單之列。

市場人士對此解讀,若門檻落地,歐洲可藉供應鏈在地化強化本土就業與研發沉澱,提升對動力電池、電驅與車載系統等核心環節的議價力,同時抑制外來產能對歐洲投資誘因與產能利用率的擠壓效應。對整車廠與Tier-1而言,採購策略與本地供應比重勢將上調。

不過,此舉等同以准入交換技術,恐引發對手報復與合規成本上升,跨境投資不確定性走高。對在歐深耕的中國企業而言,需在技術授權、知識產權保護與利潤結構間重新平衡;短線零組件價格與交期可能擾動,企業須以本地建廠、技術合資與多元供應對沖。

政策仍處研擬階段,關鍵在於適用範圍、技術清單、在地含量與增值比例、過渡期長短,以及是否對「關鍵前沿技術」設豁免。若採分行業分門檻設計,成熟技術可能面臨較高分享比例,前沿項目則以共同研發與股權綁定替代強制轉移。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