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國際財經

德國就業前景轉佳,官方預測未來兩年失業率緩降、景氣動能回溫

2025/10/7 09:02

【財訊快報/陳孟朔】外電報導,歐洲最大經濟體復甦跡象增強,德國政府最新展望顯示,就業市場可望在未來兩年逐步改善,失業率預計自今年的6.3%降至2026年的6.2%,並在2027年進一步回落至6.0%,反映製造與服務動能回升對就業的帶動。

德國今年8月失業人數一度突破300萬、創十年新高,主要受疫情後遺症、能源衝擊與外需疲軟拖累。最新路徑顯示,就業修復將呈「慢步調」:至2027年後才有望明顯降至年均約280萬人,企業的招工與培訓週期、以及產能擴充時程,將決定速度快慢。

增長假設同步上修。經濟部將今年國內生產毛額(GDP)自「零成長」上調至成長0.2%,2026年前後受內需修復與外貿回暖帶動,2026年估成長1.3%,2027年續升至1.4%。在能源價格趨穩與供應鏈順暢下,企業投資與庫存循環可望提供額外支撐。

產業結構面,資本財與汽車供應鏈的海外訂單改善,是拉動製造業產能利用率回升的關鍵;同時,商業服務、旅運與本土消費場景恢復,對中小企業就業創造具正面效應。政策端則透過綠能轉型、數位化與基建專案延續對景氣的托底。

風險仍不容忽視:地緣緊張、全球貿易放緩、高利率環境滯後效應,以及勞動力結構性短缺,都可能拖慢失業率下行斜率。若外需再次轉弱或能源價格反彈,企業擴編計畫恐延後,修復時間線將被拉長。

市場人士表示,德國就業市場正由「止穩」邁向「緩步修復」,失業率下降幅度有限但方向明確。投資端可關注內需受惠的服務業與基建相關鏈條;政策與數據面則以工資增長、職缺/失業比與PMI就業分項為後續驗證指標。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