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國際財經

川普掃貨債券逾8,200萬美元,集中受惠政策產業,引爆利益衝突疑慮

2025/11/17 07:04

【財訊快報/陳孟朔】路透引述美國最新財務揭露文件顯示,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自8月下旬至10月初,大舉買進公司債與市政債,申報區間金額合計至少8,200萬美元,若以各筆交易區間上限估算,總規模更可能超過3.37億美元,再度引發市場對總統決策與個人投資之間利益衝突的關注。

根據美國政府道德辦公室依《政府道德法》(Ethics in Government Act) 公布的資料,川普在8月28日至10月2日期間共進行逾175筆金融交易,主要買入由州政府、縣市政府、學區與其他公共機構發行的市政債,搭配大批企業債,呈現明顯「偏好多元債券資產」的配置路線。

值得注意的是,川普新買進的公司債高度集中在其政策受惠產業,包括金融去管制受惠的金融機構與部分科技企業。名單涵蓋博通(Broadcom)、高通(Qualcomm)等晶片商,Meta Platforms等科技公司,以及家得寶(Home Depot)、醫療保健公司CVS Health等零售與醫療通路股,金融機構則包括高盛(Goldman Sachs)、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與摩根大通(JP Morgan)等華爾街巨頭。

更敏感的一環是時間點與政策動向之間的關聯。文件顯示,川普在8月底買進多家投資銀行的債券,其中,包括摩根大通銀行;但在最新談話中,他又公開要求司法部調查該行與已故金融人士愛潑斯坦的過往關係,兩者落差讓市場對其「一手持債、一手施壓」的角色產生議論。另一方面,他也在美國政府依其決策入股英特爾(Intel)後,隨即加碼英特爾公司債,將「政策+投資」捆綁的利益衝突疑慮推向新高。

白宮方面強調,川普雖依法持續申報投資,但其個人與家人並不參與組合運作,資產由第三方金融機構管理。不過,他在6月遞交的年度申報顯示,從房地產、授權授權金到加密貨幣與高爾夫球場等各類事業,收入最終仍歸於川普本人,2024年全年的各項收入超過6億美元,總資產則至少達16億美元,顯示其財富與政策環境仍存在高度連動。

市場人士指出,從今年初重返白宮至最新一批申報為止,川普已累計買入超過1億美元的債券資產,搭配其政府對半導體、本土製造、金融放鬆監管與基礎建設的政策路線,「總統決策與個人資產組合之間的灰色地帶」將成為華府與華爾街持續關注的風險變量。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