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國際財經

美國貿易談判代表取消訪印行程,印美關係緊繃升溫

2025/8/18 08:44

【財訊快報/陳孟朔】美國與印度的貿易關係再陷波折;印度新德里電視台(NDTV)引述消息人士報導,美國貿易談判代表原定於8月25日至29日的訪問行程已臨時取消,雙方雖保持溝通,但新的談判日程尚未確定。這一舉動凸顯兩國在貿易與能源政策上的緊張氛圍,特別是在美國總統川普連番加徵關稅後,雙邊摩擦持續升溫。

回顧最新進展,川普於7月底宣布,對自印度進口商品徵收25%關稅,理由包括印度長期維持高額關稅與設置貿易壁壘。這一措施已於本月7日正式生效。未止於此,川普隨後又簽署新法令,針對印度進口的商品再加徵25%額外關稅,作為懲罰印度購買俄羅斯石油的行為,將於本月27日生效。屆時,印度出口美國的部分產品將面臨高達50%的關稅壁壘。

根據印度政府估算,出口至美國的商品中,約有55%將直接受到新一輪關稅影響,涵蓋範圍廣泛,從紡織品、機械到藥品均難以倖免。分析人士指出,美國的舉措不僅針對印度的貿易政策,更具有地緣政治意味,尤其是懲罰其持續購買俄羅斯能源,試圖迫使新德里在烏克蘭戰爭議題上調整立場。

印度方面則表態強硬。官員透露,雖然印美仍保持技術層級的聯繫,但美國貿易代表臨時取消訪問,顯示雙方在核心議題上仍無法找到交集。市場觀察人士認為,印度若尋求緩解衝擊,可能加快與其他新興市場國家或歐盟的貿易協商,以分散對美出口依賴。

在金融市場上,這場關稅爭端為印度出口導向企業蒙上陰影,特別是成衣、藥品與汽車零部件製造商。另一方面,若美國持續加大對印度能源進口的制裁壓力,印度可能被迫加快能源供應來源多元化,例如增加中東與非洲進口份額。

整體來看,美國取消談判代表訪印的舉動,不僅象徵短期內雙邊談判停滯,也突顯川普政府將貿易政策與地緣政治綁定的策略思路。後續若關稅爭端持續升級,不僅將衝擊印度出口動能,更可能對亞太區供應鏈穩定與新興市場資本流動帶來連鎖效應。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