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國際財經

印度總理莫迪獨立日演說承諾護農降稅,推動自給自足應對川普關稅

2025/8/18 08:33

【財訊快報/陳孟朔】印度總理莫迪於8月15日的獨立日發表演說,強調將全面推動自給自足,從化肥、半導體晶片到電動車電池與噴射引擎均要在印度本土製造,並誓言「絕不妥協農民利益」。此番表態正值美國總統川普針對印度輸美產品加徵25%關稅,部分稅率最高達50%,嚴重威脅印度出口與經濟增長。

莫迪在新德里紅堡城牆前的兩小時演說中,未直接提及美國,但重申「農民、漁民與牧民是國家優先順序」,強調自己將「像一道牆」保護其權益。他並宣布,將於10月起下調商品與服務稅(GST)稅率,配合排燈節購物季,藉此刺激內需消費,並簡化稅制至兩大稅階(標準與優惠),僅少數產品適用特殊稅率。

莫迪同時揭露印度將建立新防禦系統「Sudarshan Chakra」,提升邊境防禦與攻擊能力。官方未提供細節,但政策圈人士普遍視其為俄製S-400防空系統的本土化延伸。該系統在今年5月印巴四日衝突中發揮關鍵作用。

在經貿層面,印度去年對美出口總額達870億美元,涵蓋紡織、鞋類、蝦類、水晶與珠寶等多項產業,如今因加稅承壓。新德里與華府先前五輪貿易談判破裂,主因是美方要求印度開放農業與乳品市場並停止購買俄羅斯原油。此舉也引發部分莫迪支持者鼓吹抵制美國企業,包括麥當勞、可口可樂、亞馬遜與蘋果。

政策觀察家認為,莫迪此番「自給自足+降稅」雙管齊下,既是回應川普關稅衝擊的緊急手段,也反映其在內政上必須安撫龐大的農民群體。過去莫迪在2021年推動農改法案遭到大規模抗議,最終被迫撤回,此次明確把「護農」擺在首位,顯示他意在避免重蹈覆轍,並鞏固政治根基。

市場人士指出,若印度能加速本土製造與降低稅負,短期內有助消費與內需撐起經濟,但中期風險仍在於出口遭關稅封鎖,加上能源與糧食進口依賴度高,莫迪能否兼顧增長與抗壓,將是後續關注焦點。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