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國際財經

川普政府傳考慮動用《晶片法案》資金入股英特爾

2025/8/18 07:44

【財訊快報/陳孟朔】路透引述知情人士透露,川普政府正研議動用《美國晶片法案》(CHIPS Act)所編列的資金,直接入股陷入困境的美國晶片巨頭英特爾(美股代碼INTC)。據了解,討論聚焦於是否以該法案撥款部分轉換為股權,或從更廣泛的資金池中另行撥出,再結合其他融資管道,共同資助英特爾股份收購。相關磋商目前僅處於早期階段,尚未確定具體架構。

英特爾股價繼上日抽高7.38%後,15日一度再大漲7.5%至25.65美元的日高,終場漲幅縮小至2.93%至24.56美元為3月18日來近五個月新高。在15日這一週,大漲4.61美元或23.11%為2月14日當週飆漲23,56%以來單週最旺。

英特爾原本就是《晶片法案》最大的受益者之一,獲批79億美元的商用半導體製造補助,以及高達30億美元用於美國國防部「安全飛地」計畫。此外,英特爾仍擁有高達110億美元的額度可申請貸款。若傳言屬實,未來資金可能部分或全部轉為股權,將使美國政府成為英特爾的重要股東。

儘管英特爾執行長陳立武(Pat Gelsinger)過去曾受到川普批評,但據知情人士透露,他仍有望繼續領導公司。川普近期在白宮與陳立武會晤,被視為雙方尋求合作的訊號。另一名知情人士則強調,政府希望盡快啟動閒置資金,導入對國家安全至關重要的產業,半導體自然成為首選。

市場人士認為,若美國政府真的動用法案資金直接入股,不僅將成為晶片法案落地以來前所未有的舉措,也將強化美國在半導體產業的戰略掌控力。這一舉動同時凸顯川普政府將產業政策與國安戰略深度綁定的態度。

整體而言,此舉一旦落實,可能標誌著美國對半導體政策的重大轉折,從補助轉向直接參股,並使政府角色從單純資助者變為產業參與者,對全球晶片市場與競爭格局帶來深遠影響。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