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國際財經

美國明年赤字率恐飆破6%,小摩估未來五年現5.5兆美元融資黑洞

2025/11/20 11:40

【財訊快報/陳孟朔】美國財政體質再度成為全球資本市場焦點。摩根大通銀行(小摩)發表最新報告預估,美國2026會計年度聯邦預算赤字將放大至1.955兆美元,赤字率逼近國內生產毛額(GDP)的6.2%,並在2026至2030會計年度間累積高達5.5兆美元的融資缺口。分析師指出,這意味著中短期美國國債將迎來新一輪發債「洪峰」,利率與風險資產恐面臨新一輪估值重評。

報告指出,表面上美國2025會計年度赤字略收窄至1.775兆美元,但這主要反映學生貸款會計調整的技術性因素,若剔除相關項目,實際融資需求已在惡化。小摩提醒,未來赤字路徑還疊加關稅收入不確定性:若最高法院否決根據《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徵收的關稅,行政當局雖可能改以其他法條暫時祭出15%「全面關稅」,再透過301調查鎖定長期關稅框架,但退稅與法律程序的拉鋸,恐令實際淨關稅收入低於官方假設的3,500億美元水準。

在融資策略上,小摩認為,美國財政部不可能長期只靠國庫券(Q-bills)填補缺口。借款諮詢委員會(TBAC)已在11月再融資會議中提醒,近期增加國庫券供給雖有助壓低平均籌資成本,卻明顯推升市場波動。基於其模型測算,報告預期財政部將自2026年11月起啟動新一輪附息國債增發周期,新增供給將集中在收益率曲線中前端,優先放大2年至10年期發行規模,而20年與30年期長天期國債拍賣量則維持凍結,以反映長端需求結構性走弱與期限溢價再度上升的現實。

與此同時,聯準會(Fed)在債市中的角色亦將轉向。

小摩預估,量化緊縮(QT)將在2025年12月1日提前終止,之後Fed會將把抵押貸款證券(MBS)本金回收與儲備管理操作,轉向二級市場買入國庫券。測算顯示,Fed 2026年淨買入國庫券金額約2,820億美元,在財政部全年淨發行約7,700億美元國庫券的情境下,留給私營部門吸收的增量仍高達4,880億美元。若未來數年財政部過度依賴短天期工具,到2028年底國庫券在未償聯邦債務中的占比恐升至28%,遠高於歷史均值,將明顯放大再融資風險與美元資金面的情緒波動。

報告同時點出,通膨保值債券(TIPS)與回購工具的結構性變化,亦是觀察重點。財政部已暫停擴大10年期TIPS發行規模,預計明年底TIPS在整體未償債中的占比將降至約6.6%,低於TBAC建議的7%至9%區間。另一方面,回購計畫仍維持每季最高380億美元的流動性支持性回購,以及每年最高1,500億美元的現金管理回購,相關操作雖不必然全額執行,但預期仍將為未來年度融資需求額外增加約2,400億美元。

市場人士認為,在「赤字率升高+中短期發債洪峰+國庫券占比攀升」三重壓力之下,美債殖利率曲線、美元走勢與全球風險資產估值,勢必持續對美國財政與利率路徑保持高度敏感。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