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國際財經

韓砸3,500億美元挺美產業,川普同意大幅降稅並首開核潛艦綠燈

2025/11/14 14:30

【財訊快報/陳孟朔】路透報導,美國與韓國公布最新貿易與安全協議細節,內容包括韓國對美國總額達3,500億美元的投資承諾,其中1,500億美元將投向美國造船業,其餘2,000億美元鎖定工業及相關領域。協議出爐,標誌近期最受關注的美韓關稅與安全談判階段性落幕。

韓國總統李在明表示,這項協議有助將原本的關稅壓力,轉化為提振韓國貿易與安全地位的機會。

在關稅方面,美國同意將對韓國產品(包括汽車)的進口關稅,從現行25%下調至15%。對於韓國另一大出口支柱半導體,雙方共識則是未來關稅待遇不得劣於台灣,等同替三星電子與SK海力士等企業保留一定保障空間。這也緩解韓國企業先前對「高關稅衝擊晶片與汽車出口」的憂慮。

新協議同時大幅強化雙邊安全與軍工合作。白宮發布的說明文件指出,美國已同意韓國建造核動力潛艦,雙方將就核燃料來源與補給機制密切合作。美國並承諾支援韓國發展民用鈾濃縮與使用過核燃料再處理技術,用途限定於和平目的。分析人士認為,核潛艦雖非地緣局勢的「遊戲規則改變者」,但對韓國提升嚇阻北韓能力仍具重要象徵與實務意義。

為避免巨額投資衝擊韓元匯率,協議亦納入外匯穩定條款。美方同意,韓國以現金形式投入的2,000億美元將以年度不超過200億美元的分期方式執行,雙方並建立「市場穩定」的共同理解:若未來出現明顯市場動盪跡象,韓國可要求調整撥款節奏與規模,美國則承諾「本於善意」予以考量。此一安排,被視為在配合美國推進再工業化與軍工擴張的同時,盡量減少對韓國本國金融市場的二次衝擊。

這項協議最早於7月即有原則性框架,如今在10月底APEC期間川普與李在明會晤後正式定調。李在明稱,韓國將在造船、人工智能與核能產業與美國建立更緊密夥伴關係,幫助美國「重建關鍵產業」,正如當年美國支持韓國經濟起飛一樣。市場後續將關注的重點,包括核潛艦實際建造時程、半導體關稅細節執行,以及3,500億美元投資如何在美國本土具體落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