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國際財經

谷歌挑戰Meta,聯手富士康、三星、高通衝刺AI眼鏡,劍指2026年上市

2025/11/28 07:41

【財訊快報/陳孟朔】外電報導,科技圈盛傳已久的「谷歌回歸眼鏡戰場」傳聞,正一步步成形。谷歌(Google)自去年底悄悄啟動兩個AI眼鏡專案,目前已進入POC(Proof of Concept,小批量試產)階段,正密集進行零組件選型與外觀(ID)設計。

最新跡象顯示,硬體將由富士康(鴻海)代工,參考設計交由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主導,晶片則採用高通(Qualcomm)方案,最早有機會在2026年第四季推出首款量產機種,為火熱的AI眼鏡戰局再添一名重量級「全能型選手」。

知情人士透露,谷歌此輪AI眼鏡布局並非單一產品,而是兩條平行專案路線,同步推進。硬體供應鏈架構大致已定:富士康負責整機代工與生產,三星提供整體參考設計與部分關鍵模組,高通則供應專用運算平台,谷歌近期還積極接觸包括歌爾在內的中國零組件廠商,顯示從主機代工到聲學、光學模組都有望形成一條完整的跨國供應鏈。

業界消息人士透露,谷歌新一代AI眼鏡大概率採用「波導片」光學方案,屬於真正具備顯示功能的AR類產品,而非僅做語音與拍照的「無顯示」眼鏡,機身還會整合攝影鏡頭。這意味著,谷歌鎖定的不是單純聽音樂、拍短片的入門穿戴裝置,而是希望利用視覺+AI能力,打造一款能在日常場景中提供資訊疊加、物件辨識與即時輔助的「隱形螢幕」。

值得注意的是,谷歌今年在I/O開發者大會上已與中國AR品牌Xreal合作,推出面向開發者的Android XR眼鏡Project Aura,但知情人士強調,此次啟動的兩個AI眼鏡專案與Project Aura並無直接關聯,而是平行發展、各自定位不同。前者偏向谷歌自有品牌與高階體驗,後者則更像是為Android XR生態系拓展合作樣板。

從團隊組成來看,谷歌此役並非「臨時起意」。AI眼鏡專案負責人之一,是Google Labs平台工程主管Michael Klug,其曾是AR明星創業公司Magic Leap的核心成員,在光場顯示與波導光學等領域擁有多項專利。外界解讀,這代表谷歌不僅重啟硬體布局,更把過去在Google Glass、North與Raxium等收購案累積的顯示技術資產重新整合,力圖在體積、亮度、功耗與成本之間找到新的平衡點。

產業人士指出,若從「基礎設施完備度」來看,谷歌可說是目前AI眼鏡戰局中少數沒有明顯短板的玩家。一方面,谷歌與三星、高通共同推出的Android XR作業系統已於今年10月隨Galaxy XR頭戴裝置上市,提供針對XR/眼鏡優化的系統平台,直接串接Google Play應用生態,為未來眼鏡端的內容與服務鋪路;另一方面,谷歌自Gemini AI模型到Project Astra智慧體,已建立起多模態理解、視覺推理與長記憶能力,這些將成為AI眼鏡真正的「靈魂」。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