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國際財經

北京對日祭出報復但未出手稀土牌,因斷供恐掀「脫中親美」潮

2025/11/21 12:35

【財訊快報/陳孟朔】中日外交衝突近期持續升溫,北京先後呼籲民眾避免赴日旅遊與留學,並禁止日本海產進口,被視為對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涉台言論的報復手段。

不過,外電引述多名熟悉中美日經貿關係的專家指出,北京仍未動用被視為「關鍵武器」的稀土出口管制,主因是此舉風險極高,一旦走向全面斷供,恐加速全球「去風險化」,引發一波「脫中親美」與重塑供應鏈的浪潮。

分析人士回顧,早在2010年,中國就曾因領土爭端對日本實施稀土禁運,迫使東京當局緊急尋找替代礦源與材料,之後積極布局不經中國的稀土供應鏈。然而,在今年10月底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於南韓達成貿易休戰與稀土供應協議後,北京若再次打出稀土牌,不僅可能衝擊雙邊剛達成的脆弱平衡,也將讓其他中等強國重新評估與中國加深經貿綁定的風險。

有熟悉美中經濟安全議題的前官員指出,北京非常清楚,若對日啟動大規模稀土斷供,將被各國視為「供應不可靠」的明確訊號,後果是更多夥伴加速轉向替代供應來源,並在技術與投資上與美國深化合作。對正積極爭取先進製造業與高附加價值產業回流的中國而言,這等同推動全球供應鏈更快從中國出走,戰略成本不容小覷。

日本方面,因2010年的教訓,近年已大幅強化自身緩衝能力。雖然對中國稀土依賴比例傳又回升至七成以上,但日本一方面累積較高的國內庫存,另一方面加大向澳洲等供應國採購。

市場人士指出,澳洲主要供應商已開始量產重稀土,並擴大輕稀土產能,顯示日本仍在系統性降低對中依賴,相較多數先進經濟體,日本面對突發斷供的緩衝空間相對較大。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