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國際財經

美中互徵港務費14日起上路,航運鏈恐再掀波動,油輪與箱運首當其衝

2025/10/14 09:05

【財訊快報/陳孟朔】美中兩國週二(14)日起分別對彼此關聯船舶徵收港務費,海運成為最新博弈前線。美方年初拋出對「中資/中連結」船舶課徵港務費的計畫,目標鬆動對手在造船、航運與物流的全球市占;中方上週隨即反制,宣布自同日對「美資/美連結」船舶加收特別港務費。

外電引述市場估算,集裝箱航商中,以中資航商所受影響最大,相關費用在2026年恐達數十億美元量級;船型分布上,原油油輪與集裝箱船受波及比例居前,全球船隊中約一成以上掛鉤度較高。業界評估,雙邊對等課費恐扭曲航線佈局與艙位配置,跨太平洋與中美洲際幹線運價波動加劇的風險上升。

政策面火力亦同步升溫。美方除放話最快11月1日起對中國貨品加徵更高關稅、並擴大關鍵軟體的出口限制外,亦警示支持國際海事組織(IMO)航運減排方案的國家,可能面臨制裁、港口禁入或懲罰性船舶費用。這顯示「貿易+環境」雙軌政策正被工具化,航運不再是中性的全球商流載體,而被納入國家戰略競逐。

市場人士表示,港務費與關稅的不確定性,將迫使貨主與承運人重新計算總物流成本(TLC),包括改換掛旗、改港靠泊、繞航與班期調整等方案;保險費率與融資成本亦可能上行,壓縮航商利差。對終端而言,若費用無法吸收,將透過附加費與合約重議,逐步傳導至商品價格。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