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國際財經

大豆成中美貿易戰核心籌碼,美農民陷入80年代式危機陰影

2025/9/22 07:24

【財訊快報/陳孟朔】美國大豆農場正承受前所未有的壓力。隨著中國報復川普政府加徵關稅而全面停止採購美國大豆,北達科他州農民面臨大豆滯銷、土地價值下滑與破產風險,情境宛如重回1980年代的農業危機。

《紐約時報》報導,在北達科他州,加克爾兄弟經營的930公頃大豆農場今年預計虧損達40萬美元。由於中國過去吸納當地超過70%的大豆出口,如今全面停購,使得穀倉堆滿無處可去的大豆。農民紛紛尋找臨時儲存設施,或以塑料袋、閒置糧倉存放,期盼未來行情回升。

中國對美大豆徵收高達34%關稅,使美國大豆價格失去競爭力,進口重心轉向巴西。對中國而言,大豆是施壓川普政府的重要籌碼,因美國農民集中於共和黨州,對川普政治根基衝擊更大。此前川普第一任期尾聲雖簽下貿易協議,北京承諾大量採購,但在疫情與雙邊摩擦加劇後,承諾未能兌現。

白宮對此高度關注。川普8月在自家社交媒體平台《真實社交》((Truth Social)喊話要求中國「將訂單增加四倍」,並暗示若未見進展,美方將考慮新的政策選項。但農民警告,若收穫季內無協議,問題將從「短期衝擊」演變為「多年危機」。

美國財長貝森特主導與中國的談判,但其本人在北達科他州持有價值約2,500萬美元的大豆農田,帶來利益衝突質疑。依政府操守規則,他本應出售農地資產,卻延遲至12月才承諾完成,引發外界爭議。

供應鏈也因中國退場陷入混亂。糧庫、壓榨廠與鐵路運輸業者均受波及。業內人士直言,「市場上沒有任何買家能替代中國」。

專家指出,中國並未完全關上大門,仍派員訪問華盛頓與北達科他州,顯示未來在供應鏈受阻時,仍可能回購美國大豆。但中國同時利用這張牌持續牽制美國農業,使得農民陷入極度不確定。

北達科他州立大學教授威爾遜直言,「我從未見過如此嚴重的農業動盪。這真是個動盪不安的時代。」對美國農業而言,大豆已不僅是作物,更是中美戰略博弈的壓力點。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