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國際財經

川普關稅名單遲遲未見台灣,短期利多背後藏潛在風險

2025/7/15 10:33

【財訊快報/陳孟朔】美國總統川普近期接連公布多項貿易關稅政策,包括對歐盟、墨西哥及中國實施新一輪高關稅,同時限期50天內結束與俄羅斯的貿易往來,否則將制裁其主要買家。不過,在連串貿易制裁名單中,台灣始終未被點名,引發市場關注。

分析師指出,台灣未被列入關稅名單,對出口導向型經濟而言,短期無疑是政策利多。台灣是美系科技巨頭如輝達、蘋果、超微等的重要供應基地,半導體、高階伺服器與零組件對美出口占比高,一旦遭課稅恐衝擊美國自身產業鏈。此番川普「避提台灣」,顯示其對供應鏈穩定的現實考量,也被解讀為在對中國強硬的同時,刻意區隔對台經貿政策。

但市場人士也擔憂,這種「晚公布、不代表不公布」的情況,反而埋下潛在隱憂。川普一貫採取「階段式施壓」策略,往往先釋出部分清單,再依談判進展或政治需要追加國家名單。台灣若未在短期內加速與美方簽訂更具保障力的貿易架構協議,或提升在地投資比重,一旦被視為在特定敏感領域如AI晶片或電動車電池中「間接幫助中國」,亦有可能成為下一波貿易壓力對象。

法人認為,台灣企業在目前短暫「被豁免」的窗口期內,應強化與美方利益對接,特別是在供應鏈安全、技術合作、與投資布局等方面深化連結,並透過推動台美貿易協定(如BTA或雙邊製造協議)提升制度性防護,以因應川普政策變動帶來的不確定性。

整體而言,川普關稅清單未見台灣雖為市場短期利多,但背後所蘊藏的「延後出招」風險不容忽視,台灣在地緣經貿競爭中必須未雨綢繆、積極布局,以確保產業長期穩定與外貿韌性。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