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國際財經

標普降評Tether至「最弱等級」,全球最大穩定幣美元錨定風險升溫

2025/11/27 08:45

【財訊快報/陳孟朔】國際信評機構標普全球評級(S&P Global Ratings)最新將穩定幣USDT發行商Tether的資產/穩定性評估,自原本的「受限(constrained)」下調至其評級架構中的最低一級「弱(weak)」,等同對這檔全球規模最大的穩定幣維持與美元1:1掛鉤的能力正式亮起紅燈。

標普指出,Tether儲備中高風險資產占比顯著上升,包括比特幣、貴金屬、公司債、擔保貸款及其他投資等,截至9月底已占總儲備約24%,較一年前的17%明顯提高;相對地,以美國國庫券為主的低風險資產比重,則自81%降至約75%。Tether目前流通中的USDT約1840億美元,在穩定幣市場占據壓倒性主導地位。

標普分析師警告,高風險資產比重墊高,意味著一旦比特幣等風險資產價格大幅回落,可能削弱整體抵押覆蓋率,使USDT在極端情況下面臨「抵押不足」風險。評等報告並強調,相關資產不僅波動度高,且同時暴露於信用、利率、匯率與市場價格多重風險之下。

在治理與透明度方面,標普點名Tether存在多項結構性弱點,包括:儲備管理與風險偏好缺乏清晰披露、未揭露主要託管機構與銀行往來與交易對手、缺乏明確的資產篩選與風險控制準則,以及欠缺將儲備資產與發行人資產「有效隔離」的機制,恐在發行人出現財務風險時,無法充分保障持幣者權益。

對於評級遭降,Tether強烈反駁相關說法,強調USDT在多次銀行體系壓力、交易所倒閉、流動性緊縮與極端市場波動期間,均成功維持兌換與錨定,展現高度韌性。公司並表示,自2021年起已提供實時儲備數據與季報性質的第三方核查報告,自認在透明度標準上「領先業界」,甚至優於部分受監管的傳統金融機構,不認同標普沿用「舊框架」評估數位貨幣的重要性與實際表現。

然而,外界批評聲音未止。Tether自成立以來長期被質疑資訊揭露不足,至今仍未完成完整、全面的獨立審計,只倚賴有限的「證明性報告」說明儲備狀況;加上公司以薩爾瓦多為總部、監管環境相對寬鬆,以及近年積極增持比特幣與黃金等配置,使其資產結構在穩定幣中顯得更具風險屬性。

值得注意的是,Tether同時也是美國國庫券的重要大型買家之一,研究顯示其持有的短天期美債規模,對美國短期利率與融資成本具有實質影響力,某種程度上已成為跨界連結加密市場與美債市場的關鍵樞紐。 在此背景下,標普此次將USDT穩定性評級打入「最弱等級」,不僅牽動加密資產信心,也勢必加深監管機構與機構投資人對穩定幣儲備品質、治理架構與審計透明度的關注。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