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人 >法人報告
AI債潮爆發,DoubleLine示警,1.5兆美元數據中心債恐改寫風險版圖

【財訊快報/陳孟朔】外電報導,美國企業債市場正迎來一波前所未見的「AI融資潮」。多家雲端與科技巨頭近兩個月合計發行近900億美元公司債,用於擴充AI數據中心與雲端算力。
機構預估,未來五年專門為AI數據中心籌資的投資級債券規模,恐高達1.5兆美元,到2030年可能占美國投資級債市場比重逾兩成,引發債券大戶對結構性風險升溫。
報導指出,近期包括Google母公司Alphabet、Meta、Oracle與亞馬遜在內的四大「超級雲端業者」,已透過公開市場合計賣出將近900億美元公司債,其中單筆規模從150億到300億美元不等。多家華爾街機構預期,隨著AI數據中心建設進入重資本支出階段,明年科技巨頭債券發行金額仍將持續墊高,投資級市場必須不斷吞下這類新債供給。
管理資產規模約900億美元的債券投資機構DoubleLine全球已開發市場信貸主管Robert Cohen直言,若AI數據中心的資本開支大舉轉向投資級債市融資,等同在一個仍屬「未被完全驗證的新產業」,啟動大規模再槓桿化過程,將實質改變投資級信用的風險輪廓。他坦言,雖不認為短期內會引爆系統性危機,但已對超大科技發債「保持警戒」,在增持相關債券部位上相當謹慎。
從整體來看,美國投資級公司債市場規模約9.2兆美元,目前利差仍接近歷史低位,不過近幾週已略為走闊,最新信用利差擴大至約86個基點,寫下近半年新高,反映市場對債券供給激增與未來風險定價開始出現猶疑。Cohen指出,在經濟成長尚稱穩健、企業資產負債表整體健康、利率較過去兩年顯著回落且聯準會偏向寬鬆預期的支撐下,公司債市場目前仍屬「結構良好」,但AI相關債務膨脹是一項必須持續追蹤的新變數。
Cohen強調,科技巨頭現階段「大幅超前部署」AI數據中心與算力基礎建設,本質上是為一個最終用途與盈利模式仍不完全清晰的產品,建立龐大產能。市場雖普遍押注AI將帶來高報酬,但在真實現金流尚未充分兌現前,若資本開支過度依賴債務融資、又集中在單一主題,未來一旦需求不如預期或技術迭代過快,投資級債市恐須為這波「AI債潮」承擔更高調整成本。
相關新聞
-
2025/11/25 10:09
美利率看跌,大摩估美元兌日圓未來幾個月恐貶近一成
-
2025/11/25 10:06
UBS看好銅價多頭走勢,明年底目標價上調至每噸1.3萬美元
-
2025/11/25 09:52
第一金投信看好台股底氣足,12月、1月佈局良機
-
2025/11/25 09:31
匯豐控股估,標普500指數明年底前觸及7,500點,AI投資熱潮持續
-
2025/11/25 09:27
瑞銀稱美股跌勢告終,年底前有望再啟反彈,估標普500上看7,000點
-
2025/11/25 09:17
瑞銀估,中國樓市低迷恐再拖兩年,一線城市二手房價料續跌到2027年
-
2025/11/25 09:01
標普調高中國明年GDP增長預測至4.4%,亞太今、明年同步上修增長
-
2025/11/25 08:28
小摩估2027年紐油53美元/桶、布油57美元/桶,油市中期維持寬鬆偏弱
-
2025/11/25 07:49
達利歐與岡拉克齊聲示警,資產價格信號失真,虛假繁榮加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