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國際財經

美密西根大學11月消費者信心指數初值降至50.3,為2022年6月來新低

2025/11/10 07:25

【財訊快報/陳孟朔】外電報導,美國密西根大學11月消費者信心指數初值降至50.3,為2022年6月以來新低,較10月最終值53.6明顯下滑。最長紀錄的政府停擺擴大對民生與出行的干擾,從食品補助到航班延誤的連鎖效應,放大民眾對經濟前景的憂慮,信心惡化橫跨黨派、年齡與所得層級。

調查顯示「K型經濟」特徵仍在,高資產族群受益於股市走強,信心相對有撐;低所得與無股族則因就業與生活成本壓力而轉為更謹慎。這種分化意味,總體消費的韌性愈發仰賴高所得前20%家庭(貢獻約40%消費),景氣對弱勢族群的衝擊先行顯化。

通膨預期方面,美國民眾1年期預期自4.6%小幅升至4.7%,5年期長通膨預期自3.9%回落至3.6%,仍高於疫情前常態區間,顯示價格黏著與關稅傳導的尾韻未盡。在Fed政策利率已降至3.75%-4.00%區間的背景下,決策者對12月是否續降仍持保留,市場對物價路徑的信心尚未鞏固。

就業面,預期未來一年失業率上升的受訪者占比躍升至1980年以來高位,反映企業招工與裁員雙雙轉趨保守的「不增不減」格局。官方勞動數據受停擺影響缺席之際,週度失業金與企業裁員公告成為替代參考,短期難以扭轉民眾對就業前景的悲觀看法。

市場人士表示,國會若無法盡速化解停擺,第四季年化國內生產毛額(GDP)恐遭下修、假期消費面臨信心拖累與供應端摩擦的雙重考驗;一旦政府重啟並釋出累積的官方數據,市場需警惕「一次性補跌或補漲」帶來的資產價格再定價。總體而言,本次報告傳遞的訊息是:情緒先行探底、通膨預期高位回落不順,就業憂慮升溫下,消費擴張將更依賴高所得族群的財富效應與資產市場表現。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