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國際財經

美政府停擺進入第5週,無薪上班潮擴大,食物銀行湧現求助潮

2025/10/28 14:28

【財訊快報/陳孟朔】外電報導,美國聯邦政府停擺邁入第5週,約73萬名聯邦僱員無薪上班、另有約67萬人被迫休假,基層財務壓力急速升溫。部分員工轉做外送、寵物照護等兼職補貼生計,亦有員工出售個人物品或向食物銀行求助,反映停擺對民生的外溢衝擊擴大。

與此同時,航管與交通安全體系出現人力緊繃的警訊。航空交通管制員在無薪狀態下請病假與流失現象升溫,航班延誤風險上揚;運輸安全管理相關單位亦傳出員工首次向食物銀行領取物資的案例。若人力持續緊縮,航太與觀光產業鏈的營運變數恐上升。

更麻煩的是,財政面與數據面同步受擾;部分統計發布與行政審批程序拖延,市場對經濟「即時指標」的能見度下降,投資人對聯準會路徑、財政談判進度與景氣韌性的判讀難度提高,資產定價波動可能放大。

白宮上週已示警,由於調查人員無法外出採樣,勞工統計局(BLS)恐無法在11月13日如期發布10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出現70多年來首見的「通膨數據開天窗」。當時白宮新聞祕書萊維特(Karoline Leavitt)直言,關鍵數據缺席將使企業、金融市場、家庭與聯準會(Fed)面臨更高不確定性。BLS發言人史丹迪許(Stacey Standish)則表示,停擺期間所有主動資料蒐集活動暫停,待供資恢復將重排發布時程;先前9月CPI曾為了社會安全年調(COLA)而緊急召回人力、延後九天才公布,顯示統計鏈條已受阻。

歷史經驗顯示,美國政府停擺時間越長,對消費、旅運、政府採購與聯邦承包商現金流的侵蝕越明顯;一旦談判出現突破,風險偏好可望修復,但在此之前,市場將權衡財政不確定性與企業獲利預期的拉鋸。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