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國際財經

全球濕地危機加劇,恐釀39兆美元經損,非洲、拉美與加勒比拉警報

2025/7/16 10:50

【財訊快報/陳孟朔】路透根據《濕地公約》(Convention on Wetlands )最新報告顯示,若全球濕地持續惡化,至2050年可能造成高達39兆美元的經濟損失。報告警告,濕地消失速度已超越任何其他生態系,僅自1970年以來就有22%的濕地面積消失,相當於4.11億公頃或5億座足球場的規模。

報告指出,淡水系統(如沼澤、河流與湖泊)與沿海海洋系統(如紅樹林與珊瑚礁)皆面臨土地開發、污染、農業擴張、外來種入侵及氣候變遷(如海平面上升與乾旱)等多重壓力,導致四分之一現存濕地已被列為退化狀態。

濕地所帶來的經濟效益包括防洪調節、水質淨化與碳儲存功能,對於緩解極端氣候下的颶風與水位上升至關重要,亦支撐漁業、農業及當地文化傳統。但報告主筆者羅伯森直言:「濕地退化的規模與速度,已到了無法忽視的地步。」

報告呼籲,全球每年應投入2750億至5500億美元的資金來保護與修復濕地,但目前的相關支出嚴重不足,未達需求水準。報告發布時間刻意選在《濕地公約》締約國即將於7月下旬在辛巴威維多利亞瀑布舉行三年一度大會之前,藉以促進全球共識。

濕地退化情況在非洲、拉丁美洲與加勒比地區最為嚴重,歐洲與北美亦呈現惡化趨勢。不過,尚比亞、柬埔寨與中國等國已啟動濕地復育計畫,盼能為全球生態危機爭取轉圜時間。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