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國際財經

歐盟示警,加密貨幣為洗錢最大風險源,2028年納入直接監管目標

2025/7/16 09:16

【財訊快報/陳孟朔】歐洲聯盟正加大對加密貨幣領域的監管力道。據英國《金融時報》週二報導,歐盟新成立的反洗錢監管機構「反洗錢署」(AMLA)主席塞戈(Bruna Szego)明確指出,加密貨幣是目前遏止非法資金滲透歐洲金融體系的首要挑戰,並將成為AMLA接下來的重點監管對象。

塞戈警告,加密貨幣的匿名性、快速轉移特性與跨境性質,使其成為洗錢與恐怖融資活動的「溫床」。「這個產業顯然存在嚴重風險。我們必須特別警覺,因為許多業者正試圖利用今年初上路的泛歐許可制度,規避更嚴格的監督。」

AMLA於去年成立,並於今年7月1日正式獲得法律授權,預定2028年起將對約40家歐盟內最大、風險最高的金融機構進行直接監管。塞戈指出,部分加密貨幣平台很可能會納入該名單。

報導指出,該機構特別提及幣安(Binance)案凸顯監管急迫性。幣安因涉嫌違反歐盟反洗錢與反恐規範,正遭法國檢方調查,而其創辦人趙長鵬去年已遭美方判刑並處以43億美元重罰。塞戈強調:「我們將要求業者揭露實際控制人,包括股東背景與資金來源,確保其董事會具備反洗錢專業知識。」

值得注意的是,這與川普政府的態度形成鮮明對比。美國近期撤銷數起對加密資產業者的指控,並有望立法讓加密資產更深度整合進傳統金融體系,市場解讀此舉為美國政策對數位資產轉趨寬鬆。

AMLA目前編制僅30人,正加速擴編,年底前將增至120人,2026年底達240人,2028年達到430人規模。塞戈坦言:「招募一人往往需時六至九個月,我們正面對龐大的執行挑戰。」

此外,全球洗錢防制組織FATF6月也警告,全球75%的司法管轄區尚未達成加密監管標準,凸顯監理資源與制度落差將成未來數年全球金融風險治理的關鍵議題。歐盟則表明將透過統一標準與實地審查,確保各國不再核發「低門檻許可」,遏止監管套利空間。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