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8/15
【財訊快報/記者王宜弘報導】化纖大廠新纖( 1409 )除紡織本業之外多元佈局,觸角伸向當紅的無人機產業,在桃園新光幼獅智慧生產園區(新光InnovHUB)打造北台灣最大智慧無人載具測試場域,可望成為北台灣最完善的「研發、生產、試飛與考照」基地。
據了解,「新光InnovHUB」將結合科技與文化,打造具前瞻性的創新平台,並配合「創新經濟、智慧國家」政策,匯聚無人載具產業鏈,鎖定軍警、消防、商用/軍規無人載具市場,未來進一步提供無人機零組件材料設計,以及成品認證,打造垂直解決方案。
新纖介入無人機領域的題材在近日發酵,股價狂飆,週五(15日)更從下跌逾4%狂拉漲停板16.1元作收,單日振幅逾14%,3個交易日累計漲幅近3成,成為紡織股中的一大亮點。
該公司週四(14日)召開董事會公告第二季財報,在新台幣大幅升值之下,匯兌損失達5.39億元,導致單季轉盈為虧,稅後虧損1.08億元,每股虧損0.07元,累計上半年稅後盈餘收斂至2.89億元,年減63.7%,EPS 0.18元;目前股價含息0.6元,預計8/26除息。
能率機器人佈局發功,毅金機器手臂高CP值搶市,攜手美Mantis回台生產
2025/8/15
【財訊快報/記者王宜弘報導】機器人時代來臨,能率( 5392 )旗下毅金精密以其既有技術,3年前投入平價協作型機器手臂市場,現已量產高性價比產品,面向餐飲零售市場。
此外,毅金配合集團入股美國機器人公司Mantis Robotics與Agility Robotics,回台複製相關製造經驗,結合Mantis Robotics技術人員,將在台生產Mantis Robotics高階工業用協作型機器手臂,在技術穩定後,也將導入更高階之Agility Robotics人型機器人製造。
毅金目前為世界傳動器齒輪箱生產之領導廠商,主要用於歐美各大品牌電動工具,如BOSCH、Makita、SBD、HIKOKI等,近3年營收均在20億元上下,除深耕既有之電動工具用齒輪箱業務,並往高階專業領域用途發展外,在切入機器人市場,並規劃在台IPO。
能率在機器人市場的佈局,從6年前投資日本Living Robo開始,集團旗下毅金、IKKA-KY( 2250 )、佳能( 2374 )都已在機器人市場中看到成果,永續型創投能率亞洲(7777)更持續搜羅全球機器人新創投資機會,美國Mantis Robotics與Agility Robotics即為成功案例。
2025/8/15
【財訊快報/記者張家瑋報導】中鴻( 2014 )今日開出9月內銷及10月外銷盤價,隨著亞洲鋼市逐漸回溫,9月熱軋、冷軋及鍍鋅內銷價各調漲600元/噸;外銷則依產品及地區別調漲,實際報價視當地市場行情而定。
中鴻表示,整體來看,當前煉鋼成本保持高位,指標鋼廠亦陸續開漲,顯示後續鋼價支撐轉強。考量亞洲鋼價觸底回升,季節性影響將逐步改善,為提振市場信心並兼顧客戶競爭力,故本次盤價溫和調漲。
供需方面,中國大陸7月下旬重點鋼企粗鋼日產量為198.2萬噸,較前期大降7.4%。另外,8月1日人行工作會議表態延續適度寬鬆貨幣政策,隨著官方重大基礎建設陸續啟動,鋼市供需將加速平衡。
7月底國際貨幣基金(IMF)發布《世界經濟展望》報告指出,隨著美國關稅衝擊減弱,2025年全球經濟成長預測將上調至3.0%(+0.2)。另,8月中旬美中第三輪貿易談判結果顯示,雙邊加徵關稅再度延長寬限期90天,貿易緊張關係持續降溫,且當前多國與美關稅協定基本底定,世界經貿秩序有望趨於穩定,預計全球經濟將維持溫和復甦。
2025/8/15
【財訊快報/記者劉居全報導】運價指數連十跌!最新一期上海集裝箱出口(SCFI)運價指數於今(15)日出爐,指數下跌29.49點至1460.19點,週跌幅1.97%;四大主要航線都下跌。
根據最新一期出爐運價,其中遠東到歐洲運價每TEU(20呎櫃)達1,820美元,較前一期下跌141美元,週跌幅7.19%;遠東到地中海運價每TEU(20呎櫃)達2,279美元,較前一期下跌39美元,週跌幅1.68%;遠東到美西運價每FEU(40呎櫃)達1,759美元,較前一期下跌64美元,跌幅達3.51%;遠東到美東運價每FEU(40呎櫃)達2,719美元,較前一期下跌73美元,跌幅2.61%。
近洋線方面,遠東到東南亞每TEU(20呎櫃)較前一週下跌3美元,跌幅0.73%;遠東到日本關西每TEU(20呎櫃)較前一週持平,遠東到日本關東每TEU(20呎櫃)較前一週上漲2美元,遠東到韓國每TEU(20呎櫃)較前一週上漲2美元。
2025/8/15
【財訊快報/黃啟乙】以大盤型態而言,持續盤堅的走勢並未改變,而日成交量水位,也回到4千億元以上,動能的升溫,也代表指數再創新高,已是指日可待!
其中,短線上漲幅來到七∼八成的長榮航太( 2645 ),股價繼續表態!而雷虎( 8033 )、宏碩系統( 6895 )等,也再表態而攻。
未來航太軍工股會不會再走高?也許漢翔( 2634 ),將扮演重要角色!一旦漢翔可以攻過50元以上,則型態再攻可期。
尤其川普與普丁的會面,也許可以視為川普為下一個階段的地緣政治作布局,對股市及產業,皆具一定影響力。
資產活化挹注,西勝Q2轉盈,高電壓BBU+LEV業務挹注,本業拼轉機
2025/8/15
【財訊快報/記者王宜弘報導】鋰電池模組廠西勝( 3625 )第二季在業外新莊總部活化的資產利益挹注之下轉虧為盈,單季EPS 0.22元,累計上半年每股虧損已收斂至0.06元。
本業方面,西勝積極切入AI備援電池BBU市場,自研GB300伺服器的高電壓BBU,已送樣國內電源供應器大廠,下半年可望展現成果,搭配e-Bike業務向上,明年力拼轉機。
西勝第二季稅後盈餘2355.7萬元,較上季與同期均為轉盈,EPS 0.22元,主要是受到新莊中正路總部獲利逾8千萬激勵所致,下半年還有與轉投資美勝美開發合建分售案利益認列,初估資產活化貢獻全年獲利逾1億元,今年先以業外撐營運,希望進入獲利期。
本業的轉機則是明年度的重心,該公司搶攻AI資料中心BBU商機,其高電壓BBU上半年已送樣國內電源大廠,因產品具防延燒特性,單價與毛利率均高,最快下半年展現成果,搭配e-Bike業務高成長動能,以及切入無人機與AGV無人搬運車市場,明年拼轉機。
致茂SLT檢測設備獨家供應NVIDIA,Q2毛利率創新高,H2展望優於H1
2025/8/15
【財訊快報/記者李純君報導】在AI領域受惠的設備商致茂( 2360 )是目前NVIDIA晶片用SLT檢測設備唯一供應商,隨NVIDIA等AI趨勢強勁,加上資料中心建置動作繼續,而公司也基於Semi、Photo與AI Server電源建置需求帶動下,下半年營收將優於上半年。
致茂第二季成績單,營收64.6億元,季減6%、年增17%,而單季營收中量測儀器佔97%、MAS佔2%、其他佔1%。第二季營業毛利42.2億元,季增2%、年增29%;毛利率65.4%,季增5個百分點,年增6.2ppts,毛利率創下歷史新高,主因為產品組合改善。單季營業利益22.0億元,季增2%、年增45%。
然新台幣第二季強力升值12%,造成致茂6億匯兌損失。而致茂第二季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20.1億元,季減5%、年增43%;單季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率31.1% ,季增0.2個百分點、年增5.6個百分點,單季每股淨利4.6元。累計今年上半年致茂營收133.2億元,年增34%,上半年營業毛利83.7億元。
回顧致茂第二季表現,法人圈分析,資料中心相關電源建設需求強勁,致使營業利益率優預期,展望第三季,受惠於AI和HPC需求帶動SLT、Metrology與Power testing機台規格升級與出貨量成長,此外,資料中心相關電源建設需求強勁,為此,致茂下半年表現會優於上半年,另外,面板級封裝需求增加,致茂已就位。
鴻海法說後,多家外資同步調高目標價,日系外資最高上看272元
2025/8/15
【財訊快報/記者劉居全報導】鴻海( 2317 )昨(14)日法說會釋出第三季優於第二季,全年持續成長,加上AI伺服器相關營收第三季年增超過170%,其中機櫃出貨季增更是高達三倍,全年AI伺服器相關營收將會突破兆元的規模。外資法人在最新出爐的報告中紛紛力挺鴻海除維持原先「買進」或「加碼」評等,紛紛調高目標價,其中美系外資將目標價由原先的230元調高至240元,重申「加碼」評等;另一家美系外資將目標價由原先的220元調高至250元,重申「加碼」評等;日系外資將目標價由原先的240元調高至272元,重申「買進」評等。
美系外資表示,鴻海2025年第二季毛利率和獲利表現提升,以及2025年下半年及2026年AI伺服器業務強勁成長前景,證明鴻海的執行力和對宏觀波動的快速反應,將目標價調高至250元,重申「加碼」評等。
另一家美系外資也強調,鴻海AI伺服器動能增強、2026年訂單展望明確、iPhone額外調升潛力,鴻海強勢表現有望延續,調高目標價至240元,重申「加碼」評等。
至於日系外資則表示,鴻海第二季獲利優於市場預期13%,AI伺服器營收年增60%、占整體伺服器營收約五成。鴻海看好第三季AI伺服器營收可望年增達1.7倍,全年可望突破兆元。
日系外資看好鴻海將持續受惠美國主要雲端服務供應商(CSP)的大型資本支出,與東元策略合作及處分活化俄亥俄州廠,均是有助於AI領域競爭力正向布局,重申「買進」評等,目標價調高至272元。
貨櫃三雄上半年EPS,長榮17.7元居冠、萬海3.5元居次、陽明第三
2025/8/15
【財訊快報/記者劉居全報導】貨櫃三雄上半年獲利全都出爐,其中每股盈餘(EPS)方面,長榮( 2603 )以17.7元奪下第一,萬海( 2615 )3.5元排名第二,陽明( 2609 )2.51元排名第三。而截至上周五(8日)為止,上海集裝箱出口(SCFI)運價指數已經連9跌,指數下跌至1489.68點,週跌幅3.93%,而遠東到歐洲及遠東到美西線運價都跌破2000美元關卡;遠東到美東線運價也跌破3000美元關卡。展對後市,隨著關稅政策陸續底定,加上美中關稅談判再延90天,航運業者預估航運需求有望提升;不過也有法人預估,隨著紅海復航,供給增加,加上高關稅及9月季節性將轉弱,對於運價保守看待,也恐衝擊第三季、第四季獲利。
長榮第二季單季合併營收864.84億元,年減18.66%,稅後淨利109.58億元,年減62.80%,營業毛利率21.61%,每股盈餘5.06元;累計上半年合併營收1,964.55億元,年增0.76%,稅後淨利383.16億元,年減18.2%,營業毛利率26.46%,每股盈餘17.7元。
隨美國對各國關稅陸續底定及中美暫緩關稅90天,航運需求有望提升。長榮海運將審慎應對國際政經及供應鏈變化,視情勢及客戶需求持續優化航線及艙位配置,並強化風險控管,穩步推進中長期策略。
陽明海2025年第二季單季合併營收為386.63億元,稅後淨利9.85億元,每股盈餘為0.28元;2025年上半年合併營收為841.73億元,稅後淨利87.61億元,因認列未分配盈餘稅影響整體損益,上半年每股盈餘為2.51元。陽明指出,2025年上半年整體營運表現受貿易談判不確定性因素影響,相較2024年同期運量與運價均呈現下滑。
面對市場未來展望,越太平洋航線因有美國關稅不確定因素,雖為傳統暑假旺季但出貨動能受到影響;反之歐洲市場展望相對較樂觀;亞洲近洋線市場平穩,其他市場如澳洲、拉美等,因市場供需變化迅速,仍須密切觀察。
萬海第二季單季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10.77億元,單季每股盈餘為0.38元;上半年累計合併營收719.43億元,年增9.37%,營業淨利179.09億元,年增36.68%;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98.09億元,年減39.42%,EPS為3.5元。
萬海表示,展望2025年下半年,影響相對較大的中美關稅,雙方關稅談判再延長90天,此期間正值航運需求傳統旺季,客戶原本觀望暫停的需求有望逐步恢復,有助運價止跌反彈。且隨著美國與各國的關稅談判陸續公布確定,15%-25%區間的稅率衝擊較先前預期為低,有益於陸續推升航運需求。
此外,針對市場傳出紅海復航,業界粗估,先前紅海危機,改道效應鎖住全球約10%的貨櫃船隊運力,未來若是有愈來愈多船公司跟進重返紅海,全球恐將面臨運力釋出,並將拖累運價,恐衝擊貨櫃業者的獲利表現。
2025/8/15
【財訊快報/記者劉居全報導】宏達電HTC( 2498 )昨(14)日發表全新AI眼鏡-VIVE Eagle,以極簡時尚設計結合多元AI功能,支援繁體中文語音操控,將音樂體驗、AI助理、智慧拍攝等智慧生活功能融入極具風格的鏡框中,VIVE Eagle建議售價為15,600元,共推出紅、咖啡、灰、黑四款配色,早盤股價演出慶祝行情,開盤一分多鐘就攻上漲停,盤中鎖住漲停價位46.95元,上漲4.25元。
至於VIVE Eagle採用開放式耳機設計,內建1200萬畫素超廣角相機模組,並結合HTC自研的VIVE AI語音助理,無需掏出手機,只需一句「Hey VIVE,拍照」,便能即時定格眼前風景,讓使用者能以第一人稱視角記錄世界。
VIVE Eagle採用開放式AI平台架構,可串接多款大型語言模型(LLM),包括Google Gemini與OpenAI GPT(現為Beta測試階段)等主流AI平台,讓使用者依需求自由選擇偏好的AI助理,打造最貼近個人習慣的智慧體驗,後續會透過軟體更新不斷更新更多AI功能。
VIVE Eagle支援多國語言即拍即譯,內建235mAh電池,日常待機最長可達36小時,連續聽音樂亦可使用4.5小時。支援邊充邊用的磁吸快充設計,10分鐘即可補充約50%電量。
VIVE Eagle上市首發推出將於全台2020EYEhaus精品眼鏡門市(含配鏡及驗光服務)並於台灣大哥大( 3045 )門市獨家開賣,並提供實機試戴、配鏡建議與預購服務。
2025/8/15
【財訊快報/記者陳浩寧報導】正崴( 2392 )第二季因認列子公司森崴能源( 6806 )之台電離岸風電二期追加工程款項,使得第二季由盈轉虧,單季稅後淨損9.71億元,每股淨損2.1元,拖累上半年也較去年同期轉為虧損,稅後淨損8.45億元,每股淨損為1.83元。
正崴子公司森崴能源旗下富崴能源與台電離岸風電二期追加工程款項,目前已進入調解,然今年上半年將認列44.3億元虧損,而正崴持有森崴能源24.87%股權,也反映在第二季財報當中。而對於此次認列虧損,正崴表示,本業穩定運作不受影響。
由於目前消費性產品拉貨動能較為疲弱,正崴積極佈局新事業,搶進軍工、行動支付等領域,新品包含具備夜視與定位功能的軍用頭盔、行動支付終端收支設備,公司表示,今年9月將推出第一款行動支付裝置,明年則將有三款設備齊發,預計可望貢獻逾20億元,且由於該產品毛利率較高,將挹注獲利表現。
芝浦搶親戰開打,國巨8/19展開互訪工廠,美蓓亞三美加碼追平國巨出價
2025/8/15
【財訊快報/記者陳浩寧報導】國巨(2327)收購日本芝浦電子(TSE:6957)再添變數,競爭對手日本軸承廠美蓓亞三美於14日宣布,將提高對芝浦電子收購價,由原先的每股5500日圓提高至每股6200日圓,追平國巨5月的出價。而國巨則在同日宣布將與芝浦電子於8月及9月互訪其高雄廠及泰國廠。
國巨指出,繼7月與芝浦電子於台北全球總部舉行為期兩天匯聚雙方高階管理團隊的會議後,雙方的策略合作關係透過接下來一系列的工廠互訪邁入新階段,芝浦電子將於8月19日參訪國巨高雄廠,國巨則訂於9月4日回訪芝浦電子泰國廠,期待藉此建立長期合作關係。
國巨表示,與芝浦電子在交流會議期間,將啟動一系列旨在深化雙方營運理解的會談及討論,協助雙方進一步探索綜效的機會及可能,並共同擬定具體行動方案。此系列交流以互訪工廠為主軸並對營運能力與策略契合度進行的深入探討。
首場交流預定於8月19日展開,芝浦電子管理團隊將參訪國巨位於高雄的積層陶瓷電容(MLCC)與電阻製造基地。除展示國巨的高階產品技術能力以及自動化實力外,國巨亦期盼雙方團隊能進行深入交流,以促進更高層次的營運洞察與策略對齊。
而在高雄參訪之後,國巨將於9月4日回訪芝浦電子位於泰國的製造基地,了解對方營運模式。
道瓊歐洲600指數週四再漲0.55%登三個月高點,市場觀望雙普週五會晤
2025/8/15
【財訊快報/陳孟朔】市場觀望美國總統川普與俄羅斯總統普丁將於週五舉行會晤、磋商烏克蘭停火事宜,帶動歐洲股市週四高開後持續走高。道瓊歐洲600指數連續兩天收高0.75%後,週四再漲3.02點或0.55%,收在553.87點為5月20日以來的近三個月新高。
不過,美國7月生產物價指數(PPI)創三年最快增速,令市場對聯準會(Fed)9月大幅降息的預期破滅,或只降25個基點,美股受壓的情況限制歐股升勢。
數據顯示,美國7月PPI年升3.3%,遠高於預期的2.5%,月急升0.9%,為2022年6月以來最大升幅;核心PPI年增速加快至3.7%,月同樣上漲0.9%。服務價格則急漲1.1%,顯示企業正調整定價以抵消關稅成本。
各主要市場收盤表現方面,英國今年第二季國內生產毛額(GDP)增長0.3%,雖高於經濟學家預測,但與第一季的0.7%相比明顯放緩。富時100指數終場小漲0.13%低於大盤和同儕。德國DAX指數反彈0.79%、法國CAC 40指數漲0.84%、義大利富時MIB指數急漲1.11%、西班牙IBEX 35指數也跳漲1.24%。
分析人士指出,市場情緒正受地緣政治與貨幣政策走向的雙重牽動,若美俄峰會在停火議題上取得進展,歐股或將迎來額外支撐,但高通膨與美國利率政策仍是限制反彈空間的關鍵變數。
降息兩碼期待恐落空,道瓊、那指週四小黑,英特爾股價強漲7.38%
2025/8/15
【財訊快報/陳孟朔】美國7月生產物價指數(PPI)創三年最快增速,令市場對聯準會(Fed)9月降息兩碼(50個基點)期待破滅,美股四大指數週四低開,道瓊工業指數午盤跌點一度擴大到231點,其後穩步爬升,終場只跌約11點為三個交易日首黑,逼近日高點作收。
同日,開盤一度下滑0.39%的標普500指數,終場小漲約2點連三紅續破頂;以科技股為主的那指開跌0.4%觸及日低後,終場只跌約2.5點,費半小跌0.12%,川普政府傳擬出資入股,英特爾股價強彈7.38%拿下費半、標普和那指100指數成份股漲幅「三冠王」,盤後續追高逾4%。
數據面上,美國7月PPI年升3.3%,顯著快於6月的2.3%與市場預期的2.5%,月升0.9%為2022年6月以來最大,遠高於預期的0.2%。核心PPI年增3.7%,高過預估的3%,月升0.9%。其中,服務價格急漲1.1%,批發與零售價格飆2%,反映企業正調整定價以轉嫁關稅成本。勞動市場方面,截至8月9日當週首次申領失業救濟人數降至22.4萬人,略低於預期,持續申領人數降至195.3萬人,同樣好於市場估計。
官員發言上,美國財長貝森特重申,並非呼籲聯準會(Fed)立即啟動連串降息,而是引用經濟模型指出中性利率比當前低約1.5%,因此有空間下調利率。
芝加哥聯準銀行總裁古爾斯比則形容今秋的議息會議是「現場會議」,需視屆時經濟數據再作決策。
政治層面上,總統川普週三暗示可能提前提名下任Fed主席,並透露潛在人選已縮窄至3至4人,為年底前貨幣政策走向增添更多不確定性。
紐約股市14日收盤時,道瓊工業指數小跌11.01點或0.02%,報44,911.26點;標普微升1.96點或0.03%,收6,468.54點;那指小跌2.47點或0.01%,收21,710.67點;費城半導體指數小跌7.12點或0.12%,報5,885.49點。成份股中的Coherent狂瀉19.61%墊底,台積電ADR續跌0.18%。
個股方面,亞馬遜獲老虎環球管理在第二季大幅增持62.2%,刺激股價收漲2.9%,為道瓊成份股中表現最佳也是科技七雄最旺。Netflix升2.2%。反觀,進口關稅成本壓力開始在美企業績中顯現,Coach母公司Tapestry全年展望遜色,股價暴跌15.7%;農業機械商Deere上季獲利倒退,股價挫6.8%;3M下跌2.2%,為跌幅最大道瓊成份股。
美股盤後上揚
美國股市週四盤後上揚,半導體製造大廠英特爾(INTC US)股價上漲,因美國川普政府據稱洽購英特爾股權的消息,催化了買盤人氣。
道瓊指數期指上漲168.00點或0.37%,報45,165.00點。
英特爾盤後股價上漲3.5%。股價的揚升,主要因為有消息指稱,川普政府正在與英特爾商洽入股事宜,評估由國家出手協助陷入困境的英特爾擴大在本土的製造業務。
半導體製程設備生產商應用材料公司(AMAT US)盤後股價下跌14%。股價的滑落,主要因為該公司預期年度第四季銷售淨額預估區間將介於62億美元至72億美元之間,不如市場分析師的預估中值的73.2億美元樂觀。
關稅成本推升,美國7月躉售通膨加速,PPI月增0.9%創三年最大漲幅
2025/8/15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報導指出,新出爐的數據顯示,美國7月份躉售通膨加速,幅度創三年來最大,暗示企業正在轉嫁與關稅相關的進口成本的攀升。
美國勞工統計局週四發布的報告顯示,美國7月份生產者價格指數(PPI)較上月增長0.9%,為2022年6月消費者通膨觸頂以來的最大升幅。與去年同期相較,7月份PPI上升3.3%。經濟專家的預估中值為月增0.2%、年增2.5%。
7月份服務業成本上升1.1%,為2022年3月以來的最大漲幅。在服務業中,躉售商和零售商的利潤率躍升2%,其中機械和設備躉售業領漲。不包括食品和能源在內的商品價格上漲0.4%。
Nationwide資深經濟專家Ben Ayers在一份報告中表示,儘管到目前為止,企業承擔了關稅成本上漲的大部分負擔,但進口商品成本的上升正日益壓縮利潤率。預計,未來幾個月關稅成本將更顯著地傳導至消費者價格,通膨率在2025年下半年可能溫和上升。
這份報告顯示,儘管今年上半年需求有所放緩,但企業仍在調整商品和服務定價,以協助抵消美國關稅上漲帶來的成本壓力。企業在多大程度上將關稅負擔轉嫁給消費者,將成為決定利率走向的關鍵。儘管聯準會官員普遍預計,進口關稅將在今年下半年推高通膨,但他們對影響將是短暫的還是持久的存在分歧。
鑒於本週稍早時的消費者價格數據表明7月份通膨傳導較為溫和,且勞動力市場已開始放緩,市場普遍預計聯準會官員將在下月會議上降息。然而,躉售通膨數據的堅挺可能令一些決策者擔心通膨重回。
高頻經濟公司首席經濟專家Carl Weinberg在一份報告中表示,政策制定者仍需解決的問題是,這些價格上漲中有多少被躉售商、零售商和經銷商吸收。這份報告有力地支持了聯準會在政策調整上的觀望態度。
經濟專家密切關注PPI報告,因為其中部分指標被用於計算聯準會青睞的通膨指標,也就是個人消費支出價格指數。儘管醫療健保類價格表現疲軟,但航空客運服務和投資組合管理費用大幅上漲。
美國勞工統計局數據顯示,食品價格占最終商品成本漲幅的40%,主要受蔬菜價格上漲推動。剔除食品、能源和貿易服務後,波動性較小的PPI指標較上月的漲幅也創2022年以來的最大。
2025/8/15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報導指出,新出爐的數據顯示,美國最新一週首次申領失業救濟金人數小幅下降,顯示雇主仍不願裁員。
美國勞工部週四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8月9日止當週,首次申領失業救濟人數減少3,000人,至22.4萬人,略低於經濟專家預估中值的22.5萬人。
最新一週首次申領失業救濟金人數的四週移動均值基本持平,為221,750人。
美國總統川普的政策帶來經濟不確定性之際,企業在招聘新員工方面已趨於謹慎。然而,首次申領失業救濟金人維持在相對較低水準,表明雇主並未大規模裁員。
這份數據顯示,截至8月2日止當週的連續申領失業救濟金人數降至195.3萬人,經濟專家的預估中值為196.7萬人。過去幾個月,這一數字一直徘徊在2021年以來的最高水準附近,表明許多失業的美國人難以找到工作。
投資者預計聯準會將在9月政策會議上降息。近期數據顯示,勞動力市場正在降溫,而關稅對物價影響有限。
2025/8/15
【財訊快報/魏聖峰】7月PPI指數大幅澆熄市場對9月降息的期待,但美股仍維持高檔震盪,S&P 500指數連續第三個交易日盤中創新高,Nasdaq指數幾乎維持平盤。科技股大咖股價均小幅變動,漲跌幅幾乎都在1%以內,台積電ADR也僅下跌0.18%。市場傳言美國政府可能入股英特爾,以協助英特爾推進在俄亥俄州晶圓廠擴廠計畫,激勵週四英特爾拉尾盤大漲7.38%。以週四美股表現來看,台股週五維持高檔震盪機率高,留意各類股落後補漲的的效應。
近日S&P 500指數和Nasdaq指數維持創新高表現,台股自從232條款公布後出現補漲表現,並在週四盤中創下24406.94點的反彈新高,距離去年7月11日的歷史新高剩不到10點。就在加權指數即將創新高之際,先前漲幅大的權值股出現獲利了結賣壓,台積電( 2330 )、奇鋐( 3017 )、台達電( 2308 )、智邦( 2345 )、祥碩( 5269 )等股出現拉回,但中小型股以及落後補漲股承接多頭氣勢,大型電子股則有聯發科( 2454 )、鴻海( 2317 )出來撐盤,加上金融股也呈現漲勢,縮小加權指數的跌幅。終場加權指數下跌0.54%,櫃買指數則上漲0.9%。
這輪美股四大指數以S&P 500指數和Nasdaq指數表現最強勁,費城半導體指數距離前波新高還有一段距離,或許這也是加權指數暫時未能過新高的原因。不過,隨著Nvidia、超微新推出的AI晶片加上整台機櫃模式,需要液冷散熱系統、高階銅箔基板(CCL)和其他重要零組件,推升這段期間台股的多頭漲勢,並持續對外開枝散葉。由於這些類股短線漲幅已經不小,本益比也很高,市場資金逐漸往其他落後補漲的個股發展,形成最近台股的多頭主流。
以PCB為例,當台光電( 2383 )漲到1225元維持在歷史高價區後,即便近期台光電股價不再大漲,卻也沒跌,就拉高其他PCB的股價表現。從台燿( 6274 )、聯茂( 6213 )、金居( 8358 )漲到玻纖布的富喬( 1815 )、德宏( 5475 )、台玻( 1802 )、建榮( 5340 )、柏承( 6141 )、亞電( 4939 )、臻鼎-KY( 4958 )、台虹( 8039 )等股,尤其是越落後補漲者,短線的漲幅可能會最大。週四已經漲到華通( 2313 ),說不定等到華通漲不上去後,這些PCB補漲股的多頭行情可能就會告終。散熱股龍頭奇鋐週四股價已經開始拉回,雙鴻( 3324 )股價在平盤上下震盪,健策( 3653 )週四股價表現還不錯,漲了4.15%,短線落後補漲股是建準( 2421 )。近期建準高檔震盪,如果連建準都要拉回,也可能暗示散熱股的多頭行情也要進入整理。
網通股的智邦( 2345 )股價漲到1060元後,短線股價也開始進入震盪整理。反倒是股價在低檔的光通訊股開始轉強,週四光通訊股股價全面大漲,從上詮( 3363 )、華星光( 4979 )、波若威( 3163 )、光環( 3234 )股價都拉到漲停板,光聖( 6442 )、前鼎( 4908 )、眾達-KY( 4977 )、聯鈞( 3450 )、訊芯-KY( 6451 )也全面上漲,是週四盤面上最強的多頭指標。市場傳出挪威主權基金搶進五檔光通訊股,帶動光通訊周四的表現。
短線的落後補漲股可留意IC設計相關股,聯發科、創意( 3443 )、M31( 6643 )、晶心科( 6533 )、巨有科技( 8227 )、智原( 3035 )、瑞昱( 2379 )、聯詠( 3034 )等股,因為這類IC設計股的股價表現相對其他強勢股落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