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新聞

  • 隨亞幣起舞+台股穩健,新台幣兌美元週四收28.828元,升1.91角

    2025/7/3

    【財訊快報/劉敏夫】台北外匯市場新台幣兌美元週四匯價走強。美國與越南達成貿易協議,同時交易員等待美國非農數據以研判聯準會未來幾個月的利率路徑,週三紐約匯市美元指數基本持穩,週四台幣升破29元,隨部分亞洲貨幣上揚漲勢起舞。與此同時,台股表現穩健,加權指數收漲0.60%,外資買超上市股票293.2億元,也助長台幣升勢。



    新台幣兌美元匯率週四以28.828元作收,與前一交易日比較,台幣匯率升值1.91角。銀行間新台幣兌美元最高成交價為28.800元,最低成交價為29.019元,成交量為12億2,500萬美元。

    匯豐銀行策略分析師Paul Mackel與Joey Chew等人在報告中指稱,「去美元化」的題材預計將持續推動美元兌台幣走低,聯準會官員轉為鴿派,加上美債殖利率走低,將減弱投資海外債券的吸引力,並降低外匯避險成本。

    這份報告指出,儘管台幣名目有效匯率(NEER)已上升至高於36個月移動平均線水準,台灣央行已淡化匯率波動的影響。同時,央行也需謹慎避免超出美國財政部所關注的外匯購買紅線。短期內,鑒於7月即將到來的股利發放高峰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放緩台幣升值的速度。



  • 泓德旗下星星電力攻海外佈局,今年賺一個股本,擬明年登興櫃

    2025/7/3

    【財訊快報/記者戴海茜報導】泓德能源( 6873 )旗下綠電顧問與儲能資產整合商星星電力今天宣布全新營運模式「Power Bank」,結合AI電力交易技術,將金融市場邏輯導入電力服務,打造電力批發、售電、交易代操一站式解決方案,助企業提升能源資產效益,成為泓德能源拓展海外市場重要推手。目前星星電力已啟動IPO計畫,預計2027年在台掛牌上市。



    星星電力已於今年5月31日完成與星佑能源策略合併,並啟動IPO計畫,預計2026年登錄興櫃,2027年掛牌上市。星星電力2024年營收逾10億元,每股盈餘轉逾半個股本,法人估,星星電力今年營收有機會超越20億元,每股盈餘挑戰一個股本。

    星星電力董事長暨泓德能源總經理周仕昌指出,全球各產業正迎接轉型浪潮,電力產業也朝向「現代化、自由化、去中心化、金融市場化、國際化」五大趨勢前進,競爭焦點已轉向在價格、服務與效率。

    周仕昌表示,星星電力突破傳統能源業者框架,轉型為Power Bank,成為新世代的電力服務與管理商,充分體現泓德集團掌握國際市場脈動,並將持續以創新、彈性的服務模式,為能源產業創造實質效益。

    星星電力營運模式轉型為Power Bank,首創融合發電商、售電商、批發商(能源聚合)、與電力交易代操服務四大角色,以一站式服務為既有綠電客戶創造更高附加價值,其中服務交易是高毛利主要來源,目前收入以售電為主,有來自三個國家併表收入,其次為台灣代操收入及系統服務EMS,這三塊是支撐業績來源。

    星星電力自持與外部合作案場持後擴大,可為企業提供綠電轉供服務,今年預估自持總合約容量89MW,外購總合約容量739MW,預估2027年綠電合約容量上看1.5GW,其中自持516MW、外購為1466MW。

    此外,導入Star Trade平台後,電力交易代操服務也將成為星星電力主力業務之一,今年預估逾220MW,來自台灣、日本及澳洲,預估至2027年電力交易容量預估達969MW,將大幅提升整體能源資產使用率。

    表後儲能部分,星星電力聚焦大型工業園區客戶表後儲能服務,包含儲能系統建置與整合、虛擬電廠平台與調度服務、參與電力市場與收益管理,雖然今年需求規模不高,但看好2028年市占將超過18%。

    星星電力市場多元且國際化,海外佈局上,已有來自台灣、日本及澳洲,其中與Brawn Capital合作日本北海道儲能案場,預計第四季正式上線,透過星星電力的電力交易平台運作,電力規模為500MW,預估一天可望帶來600萬日幣,一年將創造20億日圓收益,由於星星電力擁有60%股權,預估每年將可認列12億日圓投資收益。

    周仕昌說,Power Bank營運模式具備高度模組化與市場適應性,各角色之間可彈性切換與整合,協助企業與發、儲、售電商等電網參與者靈活投入全球五大電力市場交易:容量市場、現貨市場、調頻市場、電力金融市場與電證市場,並依據不同國家制度快速調整,打造可因地制宜的全新電力服務架構。

    作為實現Power Bank營運模式的關鍵引擎,星星電力首度對外公開其技術核心「Star Trade電力交易平台」。該平台導入AI交易預測與資產調度決策模型,能即時反應市場變化,整合儲能、發電、負載與需量反應資源,實現全天候零碳用電匹配。平台亦內建市場風控機制與價差創造邏輯,可簡化參與門檻,協助用戶穩定獲利並靈活管理資產價值。此外,星星電力自持一定比例的發電與儲能資產,進一步強化市場議價能力,降低電價波動風險。



  • 越南關稅明朗,東科-KY啟動越南二廠擴建及馬國建廠,盼業績重返成長

    2025/7/3

    【財訊快報/記者戴海茜報導】越南對等關稅20%明朗,東科-KY( 5225 )指出,不論馬來西亞關稅為何,將立即啟動越南二廠擴建與馬來西亞廠新建,同時滿足客戶全方位需要與強化供應鏈韌性,預期營運將持續加溫,業績有望重回成長軌道。



    東科自結6月合併營收達8億元,月增0.78%,年減20.74%,累計第二季營收為25.45億元,季減5.46%,年減18.14%;累計上半年營收為52.4億元,年減10.24%。

    東科指出,因無美元兌換為新台幣的營收,交易貨幣除少數廠區所在地內銷之人民幣及越南盾外,全數為美元。東科以報表表達貨幣-台幣換算營收公告,因台幣第二季升值而以台幣列示金額與前期或去年同期而減少。

    東科表示,因美元營收並無實際兌換成新台幣,因此損益表內並無交易類新台幣匯兌損失,台幣此次升值對營運並無重大影響。

    東科表示,下半年開始進入旺季,且越南對等關稅20%今日明朗後,東科啟動越南二廠擴建與馬來西亞廠新建,對未來營運可望重回成長軌道。



  • SEMICON Taiwan 2025 9月登場,3DIC、FOPLP、Chiplet為今年重頭戲

    2025/7/3

    【財訊快報/記者李純君報導】隨著AI晶片及HPC需求急遽攀升,全球半導體產業正迎來先進封裝的新世代,包括3DIC、面板級扇出型封裝(FOPLP)、小晶片(Chiplet)、共同封裝光學(CPO)等先進封裝技術竄出頭,今年的半導體展,更將聚焦此一領域,且SEMI 3DIC先進封裝製造聯盟(SEMI 3DICAMA)也將於本屆展會正式啟動。



    由於先進製程微縮技術門檻與成本不斷提高,摩爾定律推進趨緩,3DIC、FOPLP、Chiplet、CPO等新一波技術變革先進封裝技術,成為延續晶片效能提升與系統整合的關鍵解方,同時也加速推動前後段製程更緊密的技術協作與供應鏈整合。

    今年半導體產業重頭戲的SEMICON Taiwan 2025,將於9月8日舉辦多場前瞻技術國際論壇,並於9月10日至12日正式開展。籌備多時的SEMI 3DIC先進封裝製造聯盟 (SEMI 3DICAMA)也將於本屆展會正式啟動,深入探討AI晶片先進封裝技術突破等重磅議題,全面展現封裝技術從單一晶片邁向系統級解決方案的新里程碑。

    SEMI全球行銷長暨台灣區總裁曹世綸表示:「根據SEMI最新數據,在AI強勁需求驅動下,先進製程產能預計將於2028年創下每月產能140萬片的歷史新高。當AI晶片效能需求超越單一晶片物理極限,3DIC、FOPLP等先進封裝技術正成為實現系統級整合的關鍵路徑。隨著產業從線性供應鏈邁向高度整合、更緊密協作的生態系模式,作為先進技術發展指標與對話平台的SEMICON Taiwan 2025將匯聚全球頂尖講者與企業,共同揭示這波封裝技術變革與先進製程如何為半導體產業創造更大商業價值。」

    因應全球供應鏈重組與地緣政治變局,亞洲各國正積極推動先進封裝技術升級。台灣憑藉完整半導體生態系與技術創新實力,成為全球先進封裝發展的核心基地之一。為整合全球產業資源、推動創新合作,以及克服技術瓶頸,SEMI 積極推動「SEMI 3DIC先進封裝製造聯盟(SEMI 3DIC Advanced Manufacturing Alliance, 3DICAMA)」,將於9月9日舉辦啟動大會。聯盟將聚焦四大任務:串聯產業合作、強化供應鏈韌性、協助導入現有標準、加速技術升級與商轉,攜手生態系夥伴打造具高度整合與效率的封裝生態系。

    此外,SEMICON Taiwan 2025將串聯異質整合國際高峰論壇(HIGS)、FOPLP創新論壇與3DIC全球高峰論壇,聚焦設計、材料、製程至供應鏈的全方位議題,勾勒先進封裝與異質整合技術的發展藍圖。異質整合高峰論壇系列活動將邀請日月光( 3711 )、博通(Broadcom)、光子晶片新創公司Lightmatter、聯發科( 2454 )、輝達(Nvidia)、索尼(Sony)與台積電( 2330 )等領先企業,深入探究3DIC、CPO及AI封裝供應鏈的技術成果與實務挑戰。FOPLP創新論壇則邀集包含超微(AMD)、力成( 6239 )等國際重量級企業技術專家,共同分享最新技術進展與巿場應用策略。

    在展區方面,異質整合專區更擴大涵蓋3DIC先進封裝專區、面板級扇出封裝專區、半導體封裝專區等三大主題區域,全方位網羅先進封裝產業之技術展示、商業創新、標準制定、產業協作、供應鏈討論等面向。展區更集結多家領先企業共同參與,包括群創光電( 3481 )、力成(PTI)、康姆愛德(Comet)、科希倫 (Coherent)、鈦昇科技( 8027 )、群翊工業( 6664 )、科林(Lam Research)、亞智(Manz)、盟立( 2464 )、PDF Solutions、比思科(PSK)、台灣芝浦(Shibaura)、由田新技( 3455 )等指標廠商。



  • AI伺服器與航太業務雙引擎熱轉,jpp-KY 6月營收首破3億元再創新高

    2025/7/3

    【財訊快報/記者戴海茜報導】jpp-KY經寶精密( 5284 )自結6月合併營收達3億元,首度突破3億元大關再創歷史新高,較5月成長4.3%,年增高達94.27%,幾乎翻倍;累計2025年上半年合併營收達16.57億元,年成長55.2%,顯示AI伺服器與航太業務雙引擎持續推升整體營運表現。



    經寶指出,6月營收表現亮眼,主要受惠於AI伺服器客戶持續強勁拉貨,通用型伺服器機櫃、機殼、電源機構件、水冷模組與CDU零組件等核心產品訂單穩健增溫,加上客戶配合生成式AI與資料中心布建時程,需求動能可望延續至第三季,推升整體產能維持高檔。

    經寶於6月中旬參與「2025年法國巴黎航太展」,展出一系列高階航太機構件與維修改裝解決方案,並成功取得Airbus A350系列新料號開發訂單。預計在未來1至2年完成相關認證流程後,將可陸續進入量產階段,為經寶航太業務挹注穩定且具成長性的營收來源,也顯示經寶多年深耕航空結構件製造的實力受到國際一線客戶肯定。

    因應訂單持續攀升,產能升級與智慧製造導入正同步推進,經寶第二座自動化噴烤漆廠預計將於明年第一季投產,三層樓新廠房亦將於第三季完成建置並陸續導入新產線設備,搭配已購入之6200坪土地整體廠區重整規劃,將進一步擴大生產規模並強化接單彈性。

    儘管全球貿易環境與匯率波動風險仍存,經寶指出,仰賴泰國在地製造與本位幣泰銖進行自然避險並適當控管曝險部位,具備良好營運韌性。展望下半年,經寶表示,將持續推動AI伺服器與航太雙主軸策略,拓展高毛利應用市場與國際客戶合作深度,全年營收與獲利再創高峰的目標邁進。



  • 電子股領漲,大盤創近期新高

    2025/7/3

    【財訊快報/研究員莊家源】美國總統川普週三宣布美越達成貿易協議,內容包括美國對越南商品徵收20%的關稅,以及40%的轉運關稅,該協議將使美國能夠免關稅進入越南市場,美股週三(2日)普遍上漲,大型科技股漲跌互見,其中,輝達上漲2.58%、蘋果上漲2.22%、Alphabet上漲1.59%、博通上漲1.95%、AMD上漲1.77%,S&P 500指數和NASDAQ均創歷史新高。



    台股早盤在電子權值股台積電( 2330 )、聯發科( 2454 )、台達電( 2308 )、日月光投控( 3711 )的帶領下,開高逾100點,盤中多數權值股維持平盤之上,加權指數上漲逾200點,創3個月來新高,終場加權指數上漲135.23點、0.6%,收在22712.97點,成交量為3744億元。櫃買指數走勢與大盤同步,世界( 5347 )、環球晶( 6488 )、旺矽( 6223 )、台燿( 6274 )、中美晶( 5483 )、聖暉*( 5536 )、萬潤( 6187 )、穩懋( 3105 )、原相( 3227 )等漲幅皆逾2%,終場櫃買指數上漲1.68點、0.72%,收在234.6點,成交量為989億元。

    強勢股方面,力積電( 6770 )宣布與美國氮化鎵大廠納微半導體(Navitas)結盟,納微將在力積電台灣廠區生產氮化鎵,力積電股價開高鎖漲停;ABF載板三雄齊漲,南電( 8046 )攻上漲停價;受到美越達成貿易協議,來億-KY( 6890 )盤中攻上漲停,終場收漲逾7%,鈺齊-KY( 9802 )、志強-KY( 6768 )、豐泰( 9910 )等表現強勢;電源供應器的台達電受惠AI伺服器帶動電源內容價值提升,股價收漲超過6%,創歷史新高;測試介面的旺矽( 6223 )重登千金,穎崴( 6515 )、精測( 6510 )、雍智科技( 6683 )同步走強;半導體設備的瑞耘( 6532 )、志聖( 2467 )、公準( 3178 )等股價亦收高。

    籌碼面方面,6月外資在集中市場累計買超金額達933.74億元,投信買超605.32億元,自營商(自行買賣)賣超159.31億元。期貨部分,外資7月台指期空單來到54946口,大盤融資餘額2253億元。

    受到美國參議院通過大而美法案,將晶片投資抵減提高至35%,對台積電形成利多,台積電股價一度站上1100元。此外,美國財政部長預期9月前降息,進一步釋放市場資金,與馬斯克旗下AI新創公司獲得百億美元資金支持,顯示AI產業熱度持續高漲,再加上台幣升值與熱錢湧入推升台股表現。

    然而,台幣匯率快速升值可能對Q2企業財報造成壓力,台股短期內將維持高檔震盪並逐步挑戰23000點,選股策略建議以流動性佳的中大型權值股為主,輔以技術面轉強及具業績題材的個股,如AI伺服器、機器人、台幣升值、重電與能源相關類股。



  • 國內外大咖力挺,欣技大單進場,日本明年業績拼翻倍,將設子公司

    2025/7/3

    【財訊快報/記者王宜弘報導】掌上型資料收集器品牌商欣技( 6160 )以其既有技術搶食邊緣AI商機,今年陸續奪得多項指標性大案,並獲得國內外大廠的青睞,可望陸續展開策略合作,尤其日本市場成長潛力看好,加上基期較低,明年業績貢獻力拼翻倍增。



    據悉,欣技從硬體設備商轉型解決方案供應商,其光學字元辨識OCR解方因符合多項應用需求,陸續在泰國獲得海運馬士基、車廠BMW的訂單,本季出貨,在菲律賓奪得台超商龍頭當地連鎖據點專案,也拿下國內超商第二把交易逾千台大單,7月交付樣品。

    而馬士基專案應用場域為貨櫃碼頭,BMW則應用於車廠生產線,便利超商的應用則在存貨盤點與效期管理等方面,甚至在智慧醫療方面,欣技也與工研院合作,以OCR發展傷口照護應用,並取得高雄榮總專案訂單,目前進行場域驗證,有機會導入全台榮總。

    值得注意的是,欣技以其發展多年的自動識別與資料擷取(AIDC)技術,獲得國內外大廠的青睞,從今年起陸續展開策略合作。其中,在日本市場方面,已與日系AIDC產業的龍頭先驅攜手打江山,該大廠甚至今年已進入欣技董事會列席觀察員,深化合作力度。

    有別於AIDC產業巨擘的市場涵蓋全球,欣技在日本市場亦攜手當地系統整合商(SI)龍頭,搶攻日本本土商機。欣技非常看好在日本市場的發展,目前所攜手的日本SI龍頭手上掌握多個上千台、甚至有快遞物流企業的上萬台的專案大單機會,都是欣技潛在商機。

    因此,欣技8月份將在日本市場成立子公司,除了服務當地客戶,也進一步發展更多的業務。今年欣技日本市場業績佔比僅約5%,在此策略佈局下,預估明年可望翻倍成長。

    另一方面,IPC產業多年來紛紛與科技大廠組成戰隊打天下,據悉欣技在台也有策略夥伴醞釀整合,藉由大廠的資源與全球佈局能力,可望大幅提升欣技市占與業績成長性,而該策略夥伴則可藉由欣技長期發展的技術與終端產品,強化其在AIDC領域的發展。



  • 中國市場深陷超級內捲,台積電未來兩年內逐步退出氮化鎵業務

    2025/7/3

    【財訊快報/記者李純君報導】中國大陸近幾年來在第三代半導體領域快速崛起,並大舉擴充產能,導致相關產線內捲嚴重。台積電( 2330 )官方已經正式宣布,在未來兩年內逐步退出氮化鎵(GaN)業務。



    Navitas Semiconductor是全球的第三代半導體大廠,台積電長期以來替Navitas以六吋廠進行GaN的代工,但Navitas 在本月1日發布官方訊息,指稱GaN的業務代工將由台積電移往力積電,意味著,與台積電將終止Navitas的代工業務,也宣告,推進到台積電八吋的研發也終止。

    而台積電則發布官方訊息,指稱,經過完整評估後,台積電決定在未來兩年內逐步退出氮化鎵(GaN)業務。此決定是基於市場與台積電的長期業務策略。台積電正與客戶緊密合作確保在過渡期間保持順利銜接,並致力在此期間繼續滿足客戶需求。

    台積電也強調,仍將著重為合作夥伴及市場持續創造價值,至於退出GaN的此項決定將不會影響之前公布的財務目標。



  • 台積電汰除低毛利產線,GaN代工撤守、整併,聚焦先進製程與封裝

    2025/7/3

    【財訊快報/記者李純君報導】有鑒於生產效益的最大化,台積電( 2330 )以毛利率為評估基準,將產線汰弱留強,近幾個月更開始進行部分產線重整,除將六吋廠結束GaN代工業務外,也將多個八吋廠進行縮編整併。



    Navitas Semiconductor在1日發布官方訊息,指稱GaN的業務代工將由台積電移往力積電( 6770 ),並改由八吋廠進行。而事實上,這筆業務原先在台積電的六吋廠進行,且時間至少長達五年,目前單月產出則約一千多片。GaN的產業近年來在中國大陸廠商大舉進駐後,內捲激烈,利潤幾乎壓縮到極限,台積電內部也評估,此業務毛利率太低,不單將停止六吋的代工,推進到八吋的研發也確定終止。

    事實上,台積電雖然持續進行海外擴廠,並在台灣建制新廠區,也向群創( 3481 )購入既有廠房,但在台灣部分,新產能的興建上,仍以最先進的晶圓代工製程、最先進的封裝產線為主,包括2奈米、16A與14A,或是2.5D封裝和3D封裝等。像是毛利率不及現有先進封裝平均值的測試業務,則會持續將測試機台移出並外包給精材( 3374 )、日月光( 3711 )(矽品)、京元電子( 2449 )等協力廠,以投入更先進的封裝業務或是購入更新的艾德萬或是泰瑞達最新的高階測試機台。

    而台積電的太弱留強、產線效益評估,延伸到晶圓代工端,市場傳出,在竹科的Fab2和Fab5有整併,更具體的說,除了上述六吋廠GaN代工將結束外,也將六吋和八吋產線,以及部分成熟製程產線,進行大整併,部分人力移往十二吋廠或是高雄廠或是轉到世界先進( 5347 )等,後續將集中火力在先進的晶圓代工製程業務上。至於空出來的廠房空間,雖有部分會投入先進封裝,然尚未完全定案,靜待後續全球關稅等問題明朗化。



  • 美越關稅確定,廣越吳朝筆稱中性偏多看待,約旦廠迎轉單業績翻倍

    2025/7/3

    【財訊快報/記者王宜弘報導】美越達成貿易協議,越南輸美關稅由先前的46%降至20%,紡織產業利多,廣越( 4438 )董事長吳朝筆指出,此結果以中性偏多看待,尚待印尼、柬埔寨與孟加拉的談判結果,不過,由於約旦先前20%的輸美對等關稅較低,官方消息評估實質關稅可望落在10%,具競爭力,已有多家品牌商與廣越洽談約旦生產。



    由於越南是成衣、鞋類的生產大本營,在美越關稅敲定之後,美系運動品牌龍頭耐吉(Nike)股價率先反應並大漲逾4%,以76.39美元再創波段新高價,回到3月份的高點價位。

    台紡織供應鏈中,成衣龍頭儒鴻( 1476 )開盤大漲逾8%,來到450.5元;聚陽( 1477 )亦漲逾6.5%,最高達269元;廣越則以近4%的漲幅,最高來到81元價位;法人認為,由於紡織類股多數股價自4月以來飽受美國對等關稅陰霾干擾,表現疲弱,隨著7/9之前各國談判陸續完成,不確定因素消除,在國際品牌領漲之下,有利於類股吹起反攻號角。

    針對越南輸美關稅從46%降為20%,多數紡織業者都表示尚待與客戶進一步討論因應之道,廣越董事長吳朝筆則以中性偏多的角度看待。他指出,原先預期越南輸美關稅可望落在15-20%之間,如果15%則是大利多,20%算是中性偏多,如果25%即屬利空。

    他表示,在美國本波對等關稅之前,東南亞紡織品輸美按個別品項而言有4.4%-32%不等的所謂「優惠關稅」,平均稅率為18%,這次越南加上20%的關稅,實質稅率約38%,不過,例如羽絨衣先前的優惠關稅是最低的4.4%,針織品稅率則約17-32%不等。

    吳朝筆進一步指出,約旦過去輸美是零關稅,4/2美國對等關稅對約旦祭出的稅率為20%,據約旦官方消息透露,實質稅率應會落在10%,如果確定,對約旦成衣業者將是大利多,而廣越是少數成衣廠前往約旦設廠的業者,主要生產針織品,近年因零關稅因素,品牌商下單擴大,廣越因此積極在約旦擴產,這次美國對等關稅措施出爐,廣越約旦廠的詢問度暴增,品牌廠擴大約旦廠的釋單規模,並新增如Alo等新銳品牌客戶。

    廣越約旦廠今年計畫再增15-20條生產線,至年底要達到60條生產線的規模,預估今年該廠區佔集團業績比例將由去年的8-9%,大幅提升到15%,貢獻營收金額可望倍增。



  • 電子股多呈上漲,大盤創3個月來新高

    2025/7/3

    【財訊快報/研究員莊家源】美國總統川普週三宣布美越達成貿易協議,內容包括美國對越南商品徵收20%的關稅,以及40%的轉運關稅,該協議將使美國能夠免關稅進入越南市場,美股週三(2日)普遍上漲,大型科技股漲跌互見,其中,輝達上漲2.58%、蘋果上漲2.22%、Alphabet上漲1.59%、博通上漲1.95%、AMD上漲1.77%,S&P 500指數和NASDAQ均創歷史新高。



    早盤台股在電子權值股台積電( 2330 )、聯發科( 2454 )、台達電( 2308 )、日月光投控( 3711 )的帶領下,開高逾100點,盤中多數權值股維持平盤之上,加權指數上漲逾200點,創3個月來新高。櫃買指數走勢與大盤同步,世界( 5347 )、環球晶( 6488 )、旺矽( 6223 )、台燿( 6274 )、中美晶( 5483 )、聖暉*( 5536 )、萬潤( 6187 )、穩懋( 3105 )、原相( 3227 )等漲幅皆逾2%。

    強勢股方面,力積電( 6770 )宣布與美國氮化鎵大廠納微半導體(Navitas)結盟,納微將在力積電台灣廠區生產氮化鎵,力積電早盤股價開高,盤中鎖漲停;ABF載板三雄齊漲,南電( 8046 )一度攻上漲停價;受到美越達成貿易協議,盤中來億-KY( 6890 )攻上漲停,鈺齊-KY( 9802 )、志強-KY( 6768 )、豐泰( 9910 )等盤中漲幅皆逾4%;另外像是電源供應器的台達電,測試介面的旺矽( 6223 )、雍智科技( 6683 ),半導體設備的瑞耘( 6532 )、志聖( 2467 )、公準( 3178 )等盤中股價漲幅皆逾4%。

    受到美國參議院通過大而美法案,將晶片投資抵減提高至35%,對台積電形成利多,台積電股價一度站上1100元。此外,美國財政部長預期9月前降息,進一步釋放市場資金,與馬斯克旗下AI新創公司獲得百億美元資金支持,顯示AI產業熱度持續高漲,再加上台幣升值與熱錢湧入推升台股表現。

    然而,目前外資避險空單仍超過5萬口,台幣匯率快速升值可能對Q2企業財報造成壓力。整體來看,台股短期內預估將維持高檔震盪並逐步挑戰23000點,選股策略建議以流動性佳的中大型權值股為主,輔以技術面轉強及具業績題材的個股,如AI概念股、機器人、科技材料升級或替代概念、生技、台幣升值受惠股,以及重電與能源相關類股。



  • 明泰、仲琦Q2營收轉強季增25%,新市場、新產品有望拉動全年營運正成長

    2025/7/3

    【財訊快報/記者何美如報導】網通廠明泰集團6月業績出爐,明泰( 3380 )、仲琦( 2419 )6月營收同步較前一個月回升,推升明泰第二季營收約56.9億元,年增率轉正成長1%,季增25.9%,仲琦第二季營收則季增約25.8%達23.9億元,年減幅度縮至 1.6%。隨著主力產品新市場擴張,以及新產品出貨,明泰、仲琦下半年營運有望進一步加溫,推升全年營運轉為正成長。



    明泰進軍印度市場開始出貨,400G交換器將放大出貨,800G交換器也將進入量產階段,資料中心級的1.6T交換器預計年底送樣,預期下半年,主力產品出貨動能逐步提升,加上主力產品DOCSIS 4.0啟動拉貨,看好下半年營運將轉強。

    6月營收21.5億元,月增9.6%、年增4%;第二季營收約56.9億元,季增25.9%、年增1%;累計上半年營收102.2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6%。新產品、新市場帶動,法人預期,有機會帶動全年營收轉為正成長。

    仲琦纜線數據機(Cable Modem)市場需求已開始回升,新產品DOCSIS 4.0及Wi-Fi 7在歐美市場已取得成效,有線寬頻市場業績從2024年第三季起逐季成長,需求明顯回來,在整合綜效及投入新產品開發來豐富產品組合,擴大網通艦隊整合綜效,下半年營運有望進一步好轉。

    6月營收9.6億元,月增9.3%、年減1.5%;第二季營收約23.9億元,季增25.8%、年減1.6%;累計上半年營收42.9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5.7%。隨著新產品發酵,主力市場需求回升,法人預期,全年營收有機會轉為正成長。



  • 鑽石碟+再生晶圓熱銷,中砂營收三創新高,法人看好Q3續攻高峰

    2025/7/3

    【財訊快報/記者戴海茜報導】中砂( 1560 )自結6月營收為7.16億元,創歷史單月新高,月增1.64%,年增24.6%。主要受惠傳統砂輪與鑽石碟業務持續熱轉,推升單月營收成長。



    中砂累計第二季營收為21.19億元,創單季新高,季增19.5%,年增22.4%;累計上半年營收為38.9億元,創歷年同期新高,年增16.95%。

    法人指出,中砂今年第二季在先進製程所需鑽石碟與再生晶圓等產品因地震遞延本季出貨,加上記憶體廠特殊晶圓製程需求成長,整體單季營收可望雙位數成長。

    展望第三季,再生晶圓新產能將開出加入貢獻營運,根據公司規劃,12吋總產能將增加3萬片、達33萬片,法人看好中砂營收一路走高至第三季。





  • 美越達成協議,標普、那指彈升0.47%和0.94%破頂,輝達及蘋果急漲逾2%

    2025/7/3

    【財訊快報/陳孟朔】在7月9日貿易談判限期逼近之際,美國總統川普(7/2)於自家社群平台宣布,美國已與越南達成貿易協議,激勵「市」氣,連四紅的道瓊工業指數週三早盤一度追高逾百點,但隨後震盪偏軟,終場小跌約11點,主要受聯合健康集團大跌5.7%的拖累。



    在輝達和蘋果急漲逾2%,特斯拉抽高5%的推升下,標普和那指反彈0.47%和0.94%,扳回上日失土並創新高。而台積電ADR急漲4%並破頂的助威,費半大漲1.88%登上一年高位。

    KBW銀行指數週三追高1.53%連十紅至143.97點,為2022年1月14日以來的三半年新高,受惠銀行業加大股息,24家銀行股股價齊漲,西方聯盟金控大漲3.89%最旺,摩根大通銀行小漲0.55%表現墊底。

    川普表示,所有輸美越南產品將課徵20%關稅,經越南轉口至美國的商品稅率為40%,而美國對越南出口商品將享有零關稅。他強調,美國市場全面開放,未來將公布更多協議細節。

    此外,美國銀行披露,其主要客戶於上月淨賣出美股達13億美元,顯示投資人在上半年結束前傾向降低持倉風險。

    經濟數據方面,ADP公布,美國6月私人職位減少3.3萬個,為兩年來首次下降,與市場預期增加9.8萬個形成強烈對比,主要因服務業職位減少;人力資源顧問Challenger數據則顯示,美企6月裁員4.8萬人,年減1.6%。

    紐約股市2日收盤時,道瓊工業指數小跌10.52點或0.02%,報44,484.42點為五個交易日首黑,週二收在44,494.94點,創下自2月19日以來新高,2024年12月4日當天收在45,014.04點為史上收市新高。

    標普500指數漲29.41點或0.47%,報6,227.42點,上日小跌6.94點或0.11%;那斯達克指數漲190.24點或0.94%,報20,393.13點,上日現七個交易日首黑跌166.84點或0.82%;以半導體類股為主的費城半導體指數反彈103.55點或1.88%,收在5,611.05點為2024年7月16日以來最高,上日現七個交易日首黑跌39.04點或0.70%。

    個股方面,特斯拉第二季電動車交付量年減13%,為連續第二季下滑,但跌幅優於部分市場悲觀預期,激勵股價大漲5%。輝達收漲2.6%;蘋果則因獲富瑞將評級上調至「持有」,股價上漲2.2%。耐吉(Nike)與露露檸檬(Lululemon)因越南貿易協議消息提振,股價分別上揚4.1%與0.5%,Nike更為道瓊成分股最旺個股。相對地,聯合健康集團(UnitedHealth)重挫5.7%,為最大拖油瓶,旅行家保險(Travelers)下跌3.6%為第二大魯蛇。



    美股盤後小紅

    美國股市週三盤後上揚,金融服務機構自由控股公司(FRHC US)股價上揚,因該公司股東增持股票的消息,提振了股價行情。

    道瓊指數期指上揚26.00點或0.06%,報44,802.00點。

    自由控股公司盤後股價上漲1.2%。根據提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文件,該公司股東Sergey Lukyanov斥資100萬美元,收購公司的股票。

    提供能源鑽井服務的Borr鑽井公司(BORR US)盤後股價下跌12%。股價的滑落,主要因該公司計畫釋出新股藉此募集1億美元的資金,且公司宣布任命Bruno Morand於9月1日起,擔任新的首席執行長,取代Patrick Schorn。





  • 伊朗暫停與IAEA合作+美越達成協議,布蘭特、紐約期油週三大漲約3%

    2025/7/3

    【財訊快報/陳孟朔】伊朗宣布停止與聯合國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合作,引發市場對中東局勢升溫的憂慮,疊加美國與越南達成貿易協議,帶動需求前景樂觀,兩大期油週三齊步抽高約3%,唯美國原油庫存意外大幅增加限制漲幅。



    紐約8月期油收漲2美元或3.1%,報每桶67.45美元;倫敦布蘭特9月期油收漲2美元或3%,報每桶69.11美元。

    伊朗近日執行新法,形同暫停IAEA對其核計畫的監督,引發外界對中東安全局勢的疑慮。

    瑞銀分析師Giovanni Staunovo指出,雖然短期對原油供應未造成實質衝擊,但地緣政治風險溢價已被市場納入價格。

    此外,美國總統川普宣稱與越南達成貿易協議,降低貿易爭端風險,亦被市場人士表示為原油需求利多。能源顧問公司Ritterbusch and Associates表示,貿易不確定性下降將提升全球石油消耗預期。

    然而,美國能源資訊署(EIA)公布,上週原油庫存意外增加380萬桶,市場原預期減少180萬桶,且美國汽油需求下滑至860萬桶,低於市場認為適當的900萬桶水準。Mizuho能源主管Bob Yawger表示,需求減弱限制油價進一步上漲的空間。

    市場現聚焦石油輸出國組織與盟友(OPEC+) 將於7月6日召開會議,決定8月產量政策,屆時將成為油價走勢的重要風向指標。



  • 美國6月ADP就業人數意外減少3.3萬人,與專家預期背道而馳

    2025/7/3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報導指出,新出爐的數據顯示,美國私營部門6月就業人數出現下降,與經濟專家預計就業人數會上升的預期背道而馳。



    根據ADP Research Institute與史丹佛數位經濟實驗室合作發布的數據,私營部門就業人數6月減少3.3萬人。5月數據修正後為增加2.9萬人。

    此前28位受訪經濟專家對6月份私營部門就業人數的預估中值為增加9.8萬人,預估區間介於增加2萬人到增加13萬人不等。

    這份數據顯示,6月份私營商品生產類就業增加3.2萬人;服務提供類就業減少6.6萬人。







  • 美越敲定貿易協議,越南吞20%關稅,中國轉口課40%,美商品零關稅

    2025/7/3

    【財訊快報/陳孟朔】美國總統川普週三(2日)在自家媒體平台Truth Social發文表示,已與越南達成新貿易協議,未來所有越南出口至美國的商品將被課徵20%關稅,而若商品是來自中國再轉口到越南出口美國,稅率更將高達40%。



    川普強調,越南市場將對美國全面開放,作為交換,越南同意對美國商品徵收的關稅將降至零。他形容,這對美國企業與工人都是重大勝利,凸顯其一貫「美國優先」的貿易戰略。

    市場人士表示,這項政策恐重創越南製造業的出口競爭力,同時封堵中國企業透過越南轉口避稅的漏洞。若40%轉口稅正式實施,勢必迫使中國供應鏈重新調整生產與出口模式,對兩國乃至整個東南亞供應鏈帶來深遠影響。投資人憂心,關稅成本增加恐侵蝕企業利潤,進而反映在零售售價上,削弱消費需求。

    分析師指出,雖然越南對美國零關稅將利多美國農產品、能源與工業品出口,但20%的進口稅將提高美國品牌商的供應鏈成本,特別是服飾、鞋類與消費電子產品,可能引發價格調漲潮。

    川普近期持續透過社群媒體強化其貿易強硬形象,外界認為,此舉除為即將到來的選戰加分外,也將成為未來市場波動的重要變數。



  • 台股偏多格局不變,Q2財報留意匯損影響

    2025/7/3

    【財訊快報/研究員莊家源】美國供應管理協會(ISM)於7月1日公布的數據顯示,6月製造業指數小幅上升至49.0,超出市場預期的48.8,但仍低於50的榮枯線,顯示製造業活動連續第四個月萎縮。同日,美國聯準會主席鮑爾出席歐洲央行在葡萄牙辛特拉舉行的論壇時重申,若非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措施,聯準會早已降息。此外,美國參議院以50比50的僵局表決驚險通過川普的「大而美法案」,副總統范斯投下關鍵一票,使該法案得以過關,接下來將送回眾議院進行表決。



    川普重申他無意延長7月9日到期的貿易協議談判期限,對美國與日本達成協議的可能性表示懷疑,反而對美印達成協議持樂觀態度。根據外媒報導,美國已與數個國家接近達成協議,台灣也在名單之內,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與經貿談判辦公室總代表楊珍妮率政府團隊與美國貿易代表葛里爾及商務部長盧特尼克溝通,討論晶片關稅的「232條款」及其他貿易議題。

    為因應新台幣匯率劇烈波動對壽險業帳面資產評價的影響,金管會於30日發布函令,允許壽險業釋出特定保單多提存的準備金,並可選擇轉入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或納入稅前盈餘,釋出上限為40%,以幫助業者降低匯損壓力,穩住上半年財報表現。

    台股技術面方面,昨日加權指數收量增帶上影線紅K,指數再創本波新高,技術指標KD維持高檔,RSI轉為黃金交叉,MACD則守住紅棒,顯示目前技術面仍有利多方。OTC指數呈現量縮紅K,收盤未站上5日線,表現相對於加權指數較弱。

    現階段盤面資金聚焦於BBU、軟板及部分PCB等族群表現較強,包括新盛力( 4931 )、西勝( 3625 )、台郡( 6269 )、德宏( 5475 )及凱崴( 5498 )等。隨著新台幣升值與熱錢效應推升,台股持續維持強勢,類股良性輪動,指數仍保持震盪盤堅。儘管外資避險空單仍逾5萬口,新台幣持續升值可能影響6月營收及第二季財報。選股方向建議以流動性佳的中大型權值股為主,輔以技術面轉強及有業績題材的個股,推薦聚焦於AI概念股、機器人、科技材料升級或替代概念、生技、新台幣升值概念股、重電及能源等領域。



  財金影音

更多



270*90
270*90
270*90
27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