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國際財經

小摩示警Strategy恐遭MSCI剔除,幣圈怒火升溫,陰謀論滿天飛

2025/11/25 08:59

【財訊快報/陳孟朔】外電報導,全美市值最高金融機構--摩根大通銀行(小摩)最新研究報告警告,企業軟體公司Strategy(MicroStrategy,美股代碼MSTR)因資產負債表持有大量比特幣,可能遭MSCI指數剔除,觸發最高達88億美元的被動資金流出。這份原意為風險提示的報告,卻意外點燃幣圈敏感神經,被不少比特幣擁躉解讀為「有預謀打壓」,在社群媒體上掀起一波聲討小摩、抵制傳統華爾街機構的新高潮。

小摩分析團隊在報告中引述MSCI關於剔除「數字資產財庫」(DAT)公司的政策草案,內容提出,凡資產負債表中加密貨幣占比達50%或以上者,將喪失納入其指數的資格,新規最快於明年1月生效。以Strategy為例,該公司市值約590億美元,其中約90億美元來自追蹤各類指數的被動投資工具;小摩估算,若僅被MSCI體系剔除,恐引發約28億美元被動賣壓,一旦其他指數編製公司選擇跟進,相關被動資金總流出規模恐放大至88億美元。

在比特幣跌破9.4萬美元「生產成本」、市場情緒本就高度脆弱的背景下,這份報告迅速被幣圈放大解讀為「蓄意狙擊」。部分極端言論甚至聲稱,美國政府刻意製造幣價暴跌,以便在低位「掃貨抄底」;也有人把這場風波包裝為小摩代表的「舊金融秩序」,與川普政府支持的「比特幣新體系」之間的權力角力,陰謀論說法在社群平台上瘋傳。

房地產大亨兼比特幣支持者Grant Cardone高調宣布,已將2,000萬美元資金自小摩帳戶撤出,指控該行「反比特幣、反創新」,呼籲支持者用腳投票。

電影製作人兼比特幣死忠Max Keiser也重新拋出其反銀行口號,鼓吹追隨者關閉銀行帳戶,把資金轉移至比特幣或加碼買進Strategy股票,以此向華爾街與大型銀行「宣戰」。

市場人士提醒,MSCI相關政策目前仍處提案與諮詢階段,小摩報告實質上是就指數規則變化可能對個股與被動資金流向帶來的技術性風險提出預警,但在情緒化的幣圈語境中,卻被包裝成對比特幣與Strategy的「定點打擊」。在比特幣基金11月已出現大額贖回、價格跌破關鍵成本線之際,若陰謀論與抵制行動持續發酵,恐進一步放大波動與資金外流壓力,形成基本面、技術面與情緒面相互強化的負向循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