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大中華

小米預告手機明年漲價,汽車毛利恐下滑、AI推高記憶體成本壓力劇增

2025/11/19 09:13

【財訊快報/陳孟朔】小米集團(01810.HK)總裁盧偉冰在週二電話會議上直言,受手機內存成本大幅上漲影響,隨著行業逐步消化低價庫存,明年智慧手機零售價格「可能出現較大幅度上漲」,意味消費者在5G與AI手機換機潮之際,將面對新一輪價格壓力。

盧偉冰表示,今次記憶體成本上漲屬偏長週期,主要源於人工智慧(AI)帶動高頻寬記憶體(HBM)需求激增,推高整體存儲成本。他強調,小米與友商都會盡量控制終端售價漲幅,預計將「遠少於內存價格漲幅」,短期會透過升級產品結構、提升平均售價(ASP)等方式分攤成本壓力,同時依靠生態內其他業務支撐獲利,「小米不是一間只賣手機的公司」。他並透露,小米已與合作夥伴簽下2026年的供應協議,對原材料供應穩定性「充滿信心」。

在手機業務壓力方面,盧偉冰坦言,下半年面臨的挑戰明顯大於上半年,一方面內存成本大幅上升,另一方面國家補貼在下半年較上半年下滑,令行業競爭更為激烈。小米智慧手機業務第三季毛利率略降至11.1%。不過,他強調高階化策略效果顯著:第三季在中國內地售價人民幣4,000至6,000元(下同)的智慧手機市場,市占率升至18.9%,年比提升5.6個百分點;售價5,999元起的小米17 Pro Max在雙十一期間,成為6,000元以上價位國產手機的銷量與銷售額雙料冠軍,盧偉冰更稱其為「唯一一款能夠對抗iPhone的產品」。

汽車業務方面,小米智慧電動汽車及AI等創新業務分部,在第三季首次實現單季經營獲利,季度經營收益達7億元,分部營收290.1億元,其中智慧電動汽車營收283億元,毛利率高達25.5%。小米第三季交付新車108,796輛,創歷史新高,首三季累計交付已突破26萬輛,盧偉冰並預告,本週有望完成全年35萬輛交付目標。

不過,他亦提前打「預防針」,指出新能源車購置稅補貼將在明年減半,行業玩家仍然眾多、競爭極為激烈,對小米汽車來說「非常有挑戰」,小米汽車毛利率「可能會有些下降」。市場人士分析,小米一方面在手機端面臨AI推動的記憶體成本長週期上漲,另一方面汽車業務又要在補貼下滑與價格戰中守住獲利,如何在高階化策略與成本壓力之間取得平衡,將是未來兩年投資人關注的關鍵。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