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國際財經

貝森特:美債發行「不擴表先穩盤」,穩定幣與長債布局成市場新焦點

2025/11/13 13:57

【財訊快報/陳孟朔】外電報導,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週三在紐約聯邦銀行舉行的一場會議上強調,未來數季國債與票據拍賣規模將維持不變,財政部會以「漸進式」而非激進方式調整發行結構,以避免擾亂市場。

他表示,財政部將在決策上保持分析導向,盡可能提供清晰的前瞻指引,核心原則是不犧牲美債市場的流動性與穩定性,同時維持一貫的「常規且可預測」發行模式,將維護健康、具深度的國債市場視為首要責任。

貝森特指出,上週公布的季度發債公告已明確寫下「至少在未來幾季不變動拍賣規模」的承諾,但這並不代表財政部袖手旁觀。他坦言,團隊正密切觀察特定期限美債需求的長期變化,必要時會調整不同券種與期限的發行占比,避免在單一區段形成擁擠交易或流動性弱點。

在需求端變化上,貝森特特別點名穩定幣、聯準會(Fed)資產負債表與監管改革三大力量正在重塑美債買盤結構。他預估,隨著穩定幣法案通過,穩定幣市場規模有機會在十年內從目前約3,000億美元「成長十倍」,這將顯著推升一年期以內短期國債的結構性需求;與此同時,Fed近期調整資產負債表管理方式後,購債重心將偏向短天期工具,再加上銀行資本規則放鬆,可能促使金融機構持有更多美債作為高品質資產,整體需求結構正出現有利於國債市場的位移。

在供給端布局上,貝森特透露,財政部已開始「初步考慮」增加名目息票長期債券的拍賣規模,並將向財政部借貸諮詢委員會徵詢更具體建議。他強調,由於長天期債券具有較高久期風險,任何調整都必須更為循序漸進,但透過適度拉長平均到期年限、將到期日均勻分散在更長時間軸上,有助於降低展期風險,避免某幾年出現巨量債務同時到期、迫使財政部在不利市況下被動「高價借新還舊」。市場參與者指出,若財政部長期過度倚賴短債融資,將在未來利率與流動性環境逆轉時,承擔更高的展期與再定價壓力。

值得一提的是,貝森特此次大談「前瞻指引」與「可預測發行」,也被市場拿來對照他去年8月批評前財長葉倫(Janet Yellen)的言論。當時他指責,提前對外通知維持國債銷售穩定,是財政部「史上首次」給出此類訊息,如今他卻親自強調透明溝通的重要性。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