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國際財經

Fed或月底喊停縮表?華爾街稱錢荒徵兆逼近,10月會議或釋轉向訊號

2025/10/21 11:57

【財訊快報/陳孟朔】路透報導,華爾街多家機構研判,聯準會(Fed)可能在10月28-29日FOMC會議上宣告結束資產負債表縮減(QT)或先行釋出「即將收官」訊號,主因短天期資金面出現摩擦、增加貨幣政策操作的技術性風險。

研究機構Wrightson ICAP直言,「10月就結束證券被動到期」可作為正常化下一階段的合宜起點;Evercore ISI則預期會議將先行預告、實際停止時間可能順延1-2個月。

近期「錢荒徵兆」包括:部分機構意外動用常備回購工具(SRF)、回購利率與擔保隔夜融資利率(SOFR)上行、聯邦基金利率在4%-4.25%目標區間內上緣偏移。

Jefferies進一步指出,雖抵押貸款支持證券(MBS)回籠依舊遲緩,但整體QT「在月底完全停止」的機率上升,MBS則可能維持現行緩慢自然到期節奏。

從資產負債表視角,Fed自2020年疫情大擴表後,總資產於2022年中見到約9兆美元高點;至今透過不續作到期券,規模降至約6.6兆美元。

市場關鍵疑問在於「系統所需準備金的安全邊際」何在,目前銀行準備金仍近3兆美元、主要消化在逆回購工具(RRP)的超額流動性,但若再抽走引發錢市波動擴散,恐擾動政策利率控制力。

法人觀點分歧;Wrightson ICAP與Jefferies傾向「10月停」,以確保操作順暢;Evercore ISI主張先行訊號、年底前落地;高盛則在Fed主席鮑威爾10月14日談話後,把「宣布」時點拉前至1月、2月正式停跑。共同點是,Fed此番關注「技術性運行穩定」優先,避免重演資金市場抽離過快的風險。

市場人士表示,一旦QT提前落幕,等同於「停止進一步收水」,對短端資金利率具穩定作用、也有助壓抑期限溢價爬升;美債長端收益率的回落彈性仍取決於供給節奏與通膨前景。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