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國際財經

國際投資人聯盟籲2030年前逆轉森林砍伐,警示系統性金融風險

2025/10/21 09:21

【財訊快報/陳孟朔】路透報導,逾3兆美元資產管理規模的國際投資人聯盟聯合呼籲各國政府在2030年前「停止並逆轉」森林砍伐與生態系退化,並強調需要可預期的法律、監管與財務政策,以降低市場風險、維護經濟穩定。此舉在11月於巴西登場的聯合國氣候會議前夕拋出,凸顯「森林風險」正從ESG議題,轉為直接影響股債估值與主權信用的系統性風險。

從市場角度觀察,若主要經濟體在追蹤溯源、供應鏈盡職調查與非法砍伐責任上加大力度,首當其衝的將是與林地轉用高度相關的農產與原物料供應鏈,包括牛肉與皮革、棕櫚油、大豆、木材紙漿與可可等。上游企業面臨合規成本上升與資本開支前移,中下游品牌端則需承擔存貨重整與替代原料的毛利壓縮,短期恐推升營運資金需求與融資成本。

然而,中長期若政策定錨明確並配合轉型金融工具(如績效連結貸款、永續連結債),對具備低毀林風險、資料可核證與供應鏈治理成熟的企業反而形成估值溢價;相對地,缺乏溯源能力與揭露透明度的標的,市場人士表示,可能面臨資金再配置壓力與折價交易。主權層面,森林減損帶來的水文循環變化與極端天氣頻率上升,將在保險理賠、基建韌性與農業補貼等項目上體現為財政壓力,影響外幣債權風險溢價。

政策面仍存分歧。部分經濟體延後或微調反毀林規範,原因在於產業端對合規成本與出口競爭力的憂慮;但投資人陣營已明確表態,若缺乏穩定可預期的路徑,金融市場將以更高折現率對待涉險資產,連帶影響企業再融資與並購估值。對大宗商品市場而言,政策不確定性若拉長,期貨期限結構可能出現更高的風險溢價與事件性波動。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