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人 >法人報告
華爾街傳奇操盤手瓊斯示警美股高位風險,AI與政策是關鍵

【財訊快報/陳孟朔】外電報導,華爾街交易傳奇操盤手瓊斯(Paul Tudor Jones II)拋出「先飆後崩」(Melt-up now, meltdown later)論調,直指美股具備末升段「爆炸式上攻」條件,但也可能以劇烈修正收場。他把當前氣氛類比網路泡沫末期,惟與當年不同的是,今日同時疊加寬鬆財政與降息循環,資金面更充裕、慣性更強。
市場派看法迅速分歧,一派指出,人工智慧(AI)資本開支與雲端循環尚未見頂,科技龍頭獲利能見度偏高,只要流動性不急轉彎,指數仍有推升空間;另一派則提醒,估值與籌碼同步升溫,漲勢過度集中、指數創高與內部廣度背離,歷史上多屬「後段訊號」,稍有變數易誘發獲利了結潮。
政策與資金是多空推演核心。與2000年前夕聯準會(Fed)升息不同,當下環境轉為降息循環,政府赤字占國內生產毛額(GDP)比重居高不下,形成「貨幣寬鬆+財政寬鬆」的少見組合;若美元與實質利率走弱,風險資產評價空間可再打開,反之,一旦利率預期反覆或財政約束升級,估值敏感型資產將首先承壓。
交易層面呈「貪婪與風險管理」的兩難。經驗法則顯示,牛市最凶猛的漲幅常發生在觸頂前一年,錯過容易踏空;但參與者需預設退場機制,例如用部位分層、移動停利與事件風險對沖,避免「一根長黑吃掉數週漲幅」的資金回撤。
業內人士表示,行情延伸仍仰賴三條主線同步:其一,政策寬鬆訊號與資金面實際流入;其二,獲利成長對評價的消化能力;其三,市場廣度能否改善、成交集中度是否下降。若三者共振,「末升段延長賽」可期;一旦其一失靈,震盪加劇與風險資產回撤的時間點將可能提前。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