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國際財經

波蘭9/25重啟白俄邊境口岸,中歐班列有望恢復通行

2025/9/24 09:17

【財訊快報/陳孟朔】中媒報導,波蘭總理圖斯克(Donald Tusk)週二宣布,將自週四(25日)凌晨重新開放與白俄羅斯的邊境口岸,但強調如有必要仍會再次關閉。此舉為日前因俄白聯合軍演而全面關閉口岸後的最新轉折。據歐洲鐵路貨運協會估算,近九成中歐班列須經由波蘭入境歐盟,馬拉舍維奇(Malaszewicze)樞紐幾乎是事實上的東大門,先前封關已導致數百列載運電子產品、汽車零件及太陽能組件的貨物滯留白俄,供應鏈衝擊明顯。

外交層面,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先前回應強調,中歐班列是中波、中歐合作的旗艦項目,符合雙方共同利益,並呼籲波方採取有效措施,保障班列安全順暢通行,以維護國際供應鏈穩定。

受邊境中斷影響,中國外貿企業已緊急調整物流方案。浙江義烏的外貿商陳鑫平表示,原先透過中歐班列輸往歐洲的貨櫃已改走海運,運輸時間將增加約40天,季節性商品恐影響銷售。深圳物流業者則指出,部分客戶直接改走空運以搶時效,但高昂成本侵蝕利潤,企業普遍感受壓力。

值得注意的是,中歐海運正在開拓新路徑。9月23日,滿載逾千標箱貨物的「伊斯坦布爾橋」輪自寧波舟山港出發,經北極東北航道直航英國弗利克斯托港,全程僅需18天,較傳統航線大幅縮短。這是繼去年底開通至德國威廉港的26天「中歐快航」後,再度刷新時效紀錄。

業內人士認為,北極快航作為「一帶一路」倡議下「冰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成果,將為中國高階製造、跨境電商與新能源等產業提供更快、更低碳的選擇,減少對傳統班列與歐陸陸路的依賴。

市場解讀,波蘭邊境重啟有助中歐班列逐步恢復,但物流業者仍需關注地緣政治與政策不確定性,海運及北極航線或將成為分散風險的長期方案。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