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國際財經

全球海運爆「停航保價」,馬士基TP9停航至年底,跨太平洋艙位縮減

2025/9/17 08:01

【財訊快報/陳孟朔】臨近中國十一國慶長假,全球主要航運公司密集啟動「停航保價」(blank sailing)與航線暫停作業,外電報導,全球海運巨擘馬士基(Maersk)發出最新通知,亞美西TP9服務自9月下旬起停航至今年第4季結束;最後一班為9月23日自廈門開出的Synergy Keelung 539E,復航時間待定。此舉由原本僅計畫10月三個航次空班,升級為整季撤航,力度罕見。

停航並非馬士基獨行。多家航商與聯盟在黃金週前後同步調整。業界統計,Ocean Alliance、THE Alliance、Gemini(馬士基/赫伯羅特)以及MSC等均在第40–44週密集取消航次,涵蓋美西、美東、墨灣及部分利基航線,顯示跨太平洋整體艙位正被主動收縮以撐住運價。

權威機構的數據亦印證「縮供給」趨勢。Drewry取消航次追蹤顯示,週38-42(9/15-10/19)間,全球預定720班出航中有12%(85班)已宣布取消;其中近半集中在跨太平洋東向,其次是亞洲—歐洲與地中海(占34%)。空班高峰落在週40-41,與黃金週時點吻合。

目前海運即期運價近週呈「分化下滑」。Drewry WCI於9月11日降3%至每40呎櫃2,044美元,為連13週回落;但跨太平洋線較為抗跌,部分航段週對週反彈,而亞洲—歐洲續弱。另據gCaptain彙整的SCFI/NCFI,近期美西、美東即期價一度週漲17%與10%,顯示航商減班對太平洋線的托底效果優於亞歐線。

諮詢機構Sea-Intelligence早前就警示,以歷史基準觀察,目前已公告的黃金週空班仍偏少,後續大概率出現「臨時加碼」取消,以避免供給過剩壓價;若要與往年收縮幅度看齊,亞歐、跨太平洋尚需追加多個空班。這與近一週各大航商密集公告的步調高度契合。

在運力微調之外,單線重大動作也在上演。Linerlytica與多家專業媒體指出,Gemini合作框架下的WC6/TP9航線(韓中—長灘—廈門)自6月投放、採4,200-5,000TEU級船舶,如今確定在10月撤線,反映航商對旺季需求與四季度出口的審慎評估。

綜合上述,第四季全球主線運力呈「主動去庫存」。跨太平洋以減班穩價、亞歐以調頻避跌,運價短期受到支撐,但班次不確定性將上升,端點倉儲與卡車銜接亦可能出現短時擁堵與換艙壓力。對貨主與貨代而言,至少在週40-44期間,應提早兩週以上鎖艙、分散承運人、並關注各航商的最新班表與港口設備狀況(如歐陸內陸40HC吃緊)。

此外,部分航線的結構性變化仍在發酵。此前一度罕見出現「亞歐即期價高於跨太平洋」的階段性現象,顯示需求與關稅前置出貨交錯之下,運價曲線更趨波動。對全年來看,在關稅不確定、需求前置與供給彈性調節交互作用下,「停航保價」恐成四季度常態化工具。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