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傳統產業
正德估市場呈「量少價漲」強勢格局,持續汰舊換新貨輪強化航行全球力

【財訊快報/記者劉居全報導】正德( 2641 )今(29)日舉辦之線上法說會,隨著2024年4月董事會決議訂購4艘委託大陸造船廠打造6.35萬噸極限靈便型(Ultramax)散裝貨輪,已於2025年8月上旬全數交付完成,已洽妥租家10年長期租約,新船加入營運,業績及獲利表現穩健向上,第二季單季營收5.5億元,毛利率由第一季35%上升至42%,除本業外,持續進行船隊汰舊換新,2025年上半年度處分1艘船舶,獲利0.77億元,第二季純益達2.29億元,每股盈餘(EPS)0.64元;財報累計上半年度營收10.56億元,年增34.68%,毛利率38%,純益達3.04億元,年增12.46%,每股稅後盈餘0.93元。
針對下半年度及明年展望,其中船隊規畫上,正德於2025年8月訂購5艘1.75萬噸多用途(MPP)(雜貨/貨櫃)散裝貨輪(MPP/17,500 DWT),預計自2027年H2陸續交船,擴大營運規模,增加巿場競爭力。
正德持續汰舊換新,2024年4月董事會決議訂購4艘委託大陸造船廠打造6.35萬噸極限靈便型(Ultramax)散裝貨輪,已於2025年8月上旬全數交付完成,截至於今年6月出售1艘船舶,2024年11月在大陸廣州船舶交易所標得3艘載重噸各為8.13萬噸卡姆薩型(Kamsarmax)的二手散裝貨輪,已於2025年2月全數交付完成,今年9月及明年第一季各有1艘船舶預計處分認列出售利益。正德船隊目前22艘船舶,仍採長短租配置模式營運,透過計劃性建造環保節能船隊及持續汰舊換新,強化船舶航行全球的航線的執行能力,加上靈活的租船策略,使其在供需變化中具備高度調整彈性,有望持續提升獲利能力。
巿場預估方面,美國關稅政策(中國製船舶關稅政策和港口費用)的不確定性降低,加上中國大陸加碼推動基礎建設包括西藏大壩與雅下工程,包括俄烏戰爭可能停火所引發的預期心理,讓整體市場呈現「量少價漲」的強勢格局。
除需求端轉強外,供給面也面臨結構性瓶頸,全球約有25%的散裝船齡超過15年,受到環保法規影響,迫使部分老舊船提前退出市場,或被迫降速航行,壓縮有效運力,而新船交付根據船舶產業預估,因產能與經濟不確定性而延遲,2025年與2026年散裝船新船交付量年增幅將低於2%,意味新增運能有限。
相關新聞
-
2025/8/29 16:59
台特化雙軸驅動營運爆發,2026年營收獲利看雙位數年增
-
2025/8/29 16:33
長虹H2交屋入帳增溫,2026年建案完工認列進入高峰期
-
2025/8/29 15:53
上緯投控攜手西門子歌美颯、RWE,實現全球最大可回收葉片風場
-
2025/8/29 15:41
星宇航空人事異動,聶國維轉任顧問,梁文龍接掌公關長暨發言人職務
-
2025/8/29 15:29
築間首跨中式餐飲開出全新牛肉麵品牌,預計再推2-3個中餐品牌搶市
-
2025/8/29 15:22
中鋼自結7月稅前淨損8.4億元,較上月虧損幅度收斂
-
2025/8/29 12:03
匯損拖累,裕慶-KYH1每股盈餘1.84元,看關稅不確定性逐步收斂
-
2025/8/29 07:08
淘帝-KY H1每股虧損0.19元,H2持續擴大線上銷售轉型
-
2025/8/29 07:07
三陽工業子公司亞福儲能獲R&D 100肯定,未來擴展交通數據中心及機器人
-
2025/8/29 07:07
原料走揚及台幣走貶,華新調漲9月盤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