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國際財經

歐盟承諾三年內購美能源7500億美元遭質疑,專家批缺乏可行性與細節

2025/7/29 12:34

【財訊快報/陳孟朔】歐盟與美國在川普任內簽署的貿易協議中,歐洲方面承諾三年內向美國購買高達7,500億美元的能源產品,作為減少對俄羅斯化石燃料依賴的替代方案。然而,此一目標被多方專家批評「不現實」,理由包括市場容量不足、美國供應力有限與協議本身缺乏執行細節。

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強調,轉向進口美國液化天然氣(LNG)將提高能源安全並改善價格穩定性,但根據2024年統計,歐盟自美能源進口額尚不足800億美元,而美國全年能源出口總值也僅略超3,300億美元,雙方目前的進出口規模與協議目標之間存在巨大落差。

外電報導,TS Lombard經濟學家奧內格尼亞指出,歐盟整體能源需求難以在短期內爆發性成長,而美國出口商亦無力支撐如此龐大的供應承諾。他認為該協議「更像是一份政治聲明而非可執行的貿易條約」。

此外,協議缺乏具體機制,並未說明如何說服歐洲民間能源企業實際履行採購行動,同時也未解釋歐洲如何協助美方擴產或投資以配合進口需求。分析師更指出,整體承諾尚未進入法律落地階段,短期兌現機率低。

至於雙方可能增加合作的領域,核能被視為潛力選項,特別是小型模組化反應爐(SMR)。然而,歐盟首座商業化SMR最快也要到2030年才可能落地,無法於川普任內發揮貿易實質效應。此外,歐盟推動本土核能自主策略,與加碼投資美國核能項目目標並不一致。

荷蘭合作銀行策略師施密特則指出,即便歐盟提高LNG採購力,也需面對亞洲買家競爭問題,價格優勢恐成關鍵變數,除非美方願意以政府層級介入推動LNG銷售。

儘管歐盟貿易與經濟安全委員謝夫喬維奇仍宣稱「核能復興」與能源合作具潛力,但市場普遍對此協議能否於三年內實質兌現保持懷疑態度,並擔憂政治承諾與能源現實之間存在巨大落差。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