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人載具 包陸包海包空中  無人機、無人艇…政府標案一波波
  •   
      
作者:黃俊超     文章出處:先探雜誌   2365期      出刊區間:114/08/15~114/08/21

為強化不對稱戰力,國防預算向上攀高,釋出無人機、無人艇等眾多標案,台灣廠商打造國家隊,不僅滿足內需也搶攻外銷商機。


台灣目前尚未正式與美國達成協議,出口至美國產品面對的是暫時性的二○%加上原有稅率,相較於歐盟、日本、韓國等國家相對較低的稅率,可以想像勢必還要給出更好的條件、付出更多的資源,除了加碼投資、買能源、買飛機之外,加碼軍購也應該會是必然的選項,美國曾經希望台灣國防預算達到GDP的十%,雖然短期間之內很難達成,不過在美方靈活運用經濟與軍事雙重籌碼施壓下,理論上已是箭在弦上。



向外採購、對內招標



美方希望韓國國防支出從二四年的二.六%提升至三.八%,另外包含對柬埔寨、澳洲、以色列,乃至馬達加斯加、模里西斯、阿根廷等,都有在軍事上提出要求。台灣與中國關係持續緊繃,中國連年軍費成長,借鏡烏克蘭與俄羅斯的戰爭,根據媒體報導,國防部研議推出軍購特別預算,規模可望達到七○○○億元以上,最快九月中立法院開議前定案提出,內容朝向「建構不對稱戰力、強化防衛韌性、提升後備戰力及厚植灰色地帶應處能量」四大整建項目。

特別值得留意的是,國軍部軍備局招標微型、攻擊與偵蒐五款無人機,共計四萬八七五○架,海軍採購自殺式攻擊無人艇,計畫分五年共一三二○艘,並規劃籌購二六一架智慧型垂直起降無人機系統、三二架銳鳶二型戰術無人機,加上陸軍甫獲得向美國軍購的六八五架彈簧刀無人機、二九一架反裝甲無人機與攻擊型無人機,未來五年內有望建構超過五萬架無人機。

很明確的,不論是無人機、無人艇等無人載具,將是未來國軍建構的重點發展方向,軍方官員表示,無人機要當做彈藥,是消耗品,以後採購需求還會更多。為強化不對稱戰力,陸軍司令呂坤修上將期許官兵,要以人人都是無人機操作員為目標。台灣無人機產業除了獲得政府力挺之外,擁有完整的供應鏈與系統整合能力,搭配在半導體、電子與機械設計技術累積,具有一定的機會與優勢。

根據海關資料顯示,今年前六個月無人機出口金額為一一八九.五萬美元,較去年同期增加約七.五倍,其中波蘭六四八.一萬美元、五四.四九%高居第一,美國約十三%、德國十二.二%,顯示在全球供應鏈重組與地緣政治變局下,縱然中國商用無人機價格優勢明顯,台灣無人機產業架構在非紅供應鏈與資安趨勢下,加上資通訊實力、生產彈性與民主背景,持續打入歐美市場。



雷虎、長榮航太一飛沖天



雷虎(8033)與長榮航太(2645)是本波無人機漲勢的領頭羊,相關業者漢翔(2634)、中光電(5371)、邑錡(7402)、銘旺科(2429)、攸泰(6928)、亞航(2630)、碳基(7719)等,也都累積了一定的漲幅,以大集團來看包含鴻海(2317)、緯創(3231)、佳世達(2352)、聯華神通等都已投入,就連神山台積電(2330)也宣布籌組無人機隊,首波將導入美國亞利桑那州廠區,目標是因應缺工、支持智慧製造與AI應用。

中光電旗下子公司中光電智能機器人,以電腦視覺、AI、高速運算與控制相關等先進技術為基礎,於二○一五年自主研發首架無人機試飛成功,二四年八月拿下微型無人機、偵查無人機標案,今年上半年已出貨四批,占總量三○三七架約四九%,針對國防部新標案,中光電表示部分自行投標,部分則聯合其他供應商一起投標,目前產能足夠供應現有訂單,若能拿下新標案,擴產不是問題,三個月就可以增加一倍。

中光電前七個月營收較去年同期衰退五.五%,上半年EPS僅○.二元,不過中光電智能機器人業務則是蓬勃發展,主要來自智能雲服與機器人。與美國廠商合作的警消應用無人機產品穩定出貨多年,顯示量產與海外輸出能力,今年則首度公開HVTOL混合動力垂直起降無人機,靈活性高且可支援長程飛行,年初在竹南廠完成產線擴建,導入智慧工廠製造管理系統,在新一波軍購案中,理當會占有一席之地。

漢翔國機國造業務將告一段落,今年前七月營收較去年衰退十七.七%,將進行轉型計畫,六月法說會上表示,無人機反制系統預計今年就能看到成果,近日已證實對無人機反制系統進行展覽規劃,可望於九月台北航太展亮相,根據媒體報導,將會有軟殺與硬殺兩款產品,軟殺是發射電波干擾,硬殺則是以雷射能量擊落。近期股價在法人買盤推升下,已站回到所有均線之上。



神通集團一條龍搶標



地面控制站(GCS)廣泛應用於操作無人載具、機器人等產品,為控制與監督的中樞,及時操控、資料處理與戰術決策下達,將是整體效率發揮的重要關鍵。國防部大量採購無人機與無人艇,勢必也需要搭配地面控制站,一體性相當重要,而國內主要發展的廠商為強固型電腦業者,如神基(3005)、融程電(3416)、茂訊(3213)等。

神通資訊去年拿下目獲型與監偵型無人機標案、總金額逾十八億元,而神耀科技則是集團於二三年八月將無人機部門分割而成立,主要股東都是聯華神通集團,包含神通資訊、神通電腦、神達投控(3706)與神基,神耀是少數具備系統與維運實力的業者,加上集團擁有軍規電腦、光學鏡頭、地面導控、電池與精密機構等多項技術,能提供一條龍無人機客製化服務。神基去年也已進入GCS市場,若集團再次拿下國防部標案,將為營運帶來更大成長空間。

  財金影音

更多



270*90
270*90
27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