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明確表示,推動關稅政策的目的,是支持美國在國防與高科技領域的境內製造,並非是生產更多運動鞋與T-shirt。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曾表示,不認為紡織業需要再度繁榮,雖然引發紡織業公會抗議,而後總統川普再度重申,關稅政策的重點,是為了促進美國軍工與高科技製造業發展,想生產晶片、電腦、坦克、船艦與其他東西;而在另一方面,Nike、Deckers、Adidas等國際知名品牌,也已聯合致信川普,請求將鞋類產品排除在對等關稅範圍之外。
Nike調漲售價
成衣與製鞋產業屬勞力密集性產業,廠商多逐水草而居。川普第一任加速台灣廠商執行去中化,將生產基地觸角延伸至東南亞、非洲與中南美洲,以東南亞為主,如越南、柬埔寨、孟加拉、印尼等國,不過卻也清一色成為美國對等關稅下的重災區。根據過往經驗,台廠多以FOB(船上交貨)報價方式與客戶簽約,關稅多由品牌廠自行吸收,比較不會受到直接影響。
不過川普曾在自家社群平台抨擊零售巨擘Walmart,表示Walmart應該停止試圖以關稅作為調漲價格的理由,應該吃下關稅而非轉嫁給消費者,若不轉嫁給消費者,預期將會與供應商協調如何分攤,而運動產業龍頭Nike已表示,六月起旗下成人服飾與器材將漲價二∼十美元,若價格介於一○○∼一五○美元漲價五美元,鞋類一○○∼一五○美元也漲價五美元,價格若高於一五○美元則漲價十美元,不過兒童產品、低於百元商品與部分運動鞋不會調漲。留意是否將帶動漲價潮,與消費者的接受程度,對於代工廠有可能帶來間接影響。
根據美國服裝與鞋履協會(AAFA)資料顯示,美國高達九七%的服裝與鞋類都是進口,執行長StephenLamar曾警告關稅政策將引發新的通膨循環,加上川普已證實勞力密集的成衣與製鞋產業,並非是美國加徵關稅的主要目的,雖然得到豁免的機率相當低,但是降低至合理關稅、或為品牌廠願意吸收範圍內的數字,是有機會達成的目標。
關稅影響相對較低
美國商務部已公布對東南亞四國包含柬埔寨、越南、馬來西亞與泰國,太陽能產品雙反結果,最高是柬埔寨將被課徵三五二一%的關稅,最低的越南也調升至三九五.八五%,主要是為了防堵中國洗產地,然這代表著不僅可根據不同國家課徵關稅,也可以依據不同產業別,就如同影響台灣最主要的是半導體關稅同理,或許這可能會是成衣與製鞋產業關稅調整的另一個契機。
台灣主要成衣與製鞋廠銷往美國的比例,兩大成衣代工廠儒鴻
(1476)與聚陽
(1477),美國營收占比分別為五八%與七○%,而製鞋業的來億KY(6890)約三一%、鈺齊KY(9802)約三成,志強KY(6768)則約二八%,製鞋股銷往美國比重明顯低於成衣股,意即縱然關稅成真,對製鞋股造成影響程度也將相對較低。不過新台幣匯率的升值,必定將對營運帶來一定程度的衝擊,也是考驗多數出口廠商體質的時刻,然而,凡殺不死我的必使我更強大。
製鞋股王來億受惠Adidas、Hoka兩大品牌訂單需求強勁,四月營收創下歷史新高,較去年同期成五四.九%,累計前五月營收年增二五.二%,第一季EPS三.六六元。Adidas、Hoka與New Balance皆與來億合作規劃新研發中心,擴產與研發同步推進。第二季為傳統旺季,公司表示產能利用率不錯,且為正常出貨而非急單,基本面審慎樂觀。
目前來億產值超過九成集中在越南,除了各產區產能持續擴增之外,尤其針對印尼,去年底通過一億美元投資案,將設立第三座工廠億宥廠,預計於第二季開工,預計將於二六年投產,年產能為一○○○萬雙,原億福與億泉兩廠則各自將年產二○○○萬雙,共計新增五○○○萬雙,整體產能將從目前的七四○○萬雙提升至一.二四億雙、產能增幅達六七%。
來億、鈺齊逢低布局好時機
鈺齊以多功能鞋為營收主力,採多品牌接單、多元化生產基地與分散銷售地區營運策略,代工客戶超過五○家,前三大客戶占比近五成、前十大逾八成、前二○大逾九成,越南生產產值占比近六○%、柬埔寨逾二五%、中國低於十五%,銷往歐洲超過四成、美洲約三八%、亞洲逾十八%,隨客戶布局,預估今年亞洲占比將提升,可降低關稅影響性,前五月營收年增三七.四%。
近年搭上On Running品牌高速成長列車,去年占鈺齊營收已突破十%,將有可能突破過往單一客戶占比兩成的原則,然公司法說會表示不設上限,且透露On Running帶來的營收高成長,將高於其公司On Holding本身,顯示訂單相當強勁,此外,今年預計仍將新增五∼六個品牌,目前步入秋冬新款拉貨期,法人預估即使新台幣升值,第二季營收仍可望季增超過三成,毛利率有望回到二○%以上水準,第三季還將延續成長動能。
為因應客戶訂單,鈺齊二三年設立柬埔寨齊錠廠、越南鈺騰廠,二四年設立印尼齊樺廠,今年依舊維持穩健擴增產能,並提升智能化製程,第一季已公告對印尼孫公司加碼投資二○○○萬美元,股東會後表示,越南與印尼廠預計都將於第三季投產。根據第一季財報顯示,鈺齊存貨較去年底增加超過十億元至近三五億元,以公司營運穩健的過往經驗來看,第二季與第三季營運相當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