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新聞

  • 鋼品銷量下降+單價減少,中鋼自結6月稅前淨損15.78億元,連三月虧損

    2025/7/25

    【財訊快報/記者張家瑋報導】中鋼( 2002 )自結6月損益數字,縱然單月有配發股息加持,但仍抵不住本業鋼品銷售與單價減少影響,單月營業損失16.46億元,單月稅前淨損15.78億元,接連3個月虧損,且6月較前2個月虧損幅度擴大,單月鋼品銷售量為60.43萬噸。



    中鋼累計上半年營業損失12.43億元,稅前淨損15.68億元,相較去年同期由盈轉虧,上半年鋼品銷售量達378.27萬噸。上半年合併稅前淨損較去年同期差,主因鋼鐵業銷售數量及單價減少,導致營收減少及營業損失增加;另礦業投資獲配股利減少,致業外收入減少。

    中鋼表示,雖全球貿易消費與投資信心仍處於低位,然美國已陸續通知貿易對手國關稅稅率,市場不確定性逐步降低,終端需求可望緩步釋出,台灣內需則在AI及高效能運算等新興科技仍活絡下維持相對穩健。

    鋼鐵市場部份,美國提高鋼鋁232關稅後,當地熱軋流通行情仍為震盪走勢;歐洲進入暑休淡季;亞洲區鋼價維持低檔盤整,但中國唐山地區實施限產、減產令,且當地社會庫存相對低位,寶鋼8月板材開漲盤強化市場信心;此外,中國大陸近期宣布將於西南地區進行大規模水壩建設,可望帶動基礎建材需求,有助鋼市產銷平衡早日脫離谷底。





  • 順達BBU起飛,今年業績貢獻估翻倍,IT業務不振+匯率,全年營收下修

    2025/7/25

    【財訊快報/記者王宜弘報導】AI資料中心需求向上,鋰電池模組大廠順達( 3211 )今年BBU業務起飛,全年貢獻業績估達15-20億元,年增逾倍,推升非IT業務佔比達30-40%。



    不過,順達週五(25日)下修今年整體營收展望,主因為佔比60-70%的IT業務面臨更大的價格競爭,同時新台幣度大幅升值亦有衝擊,預估全年合併營收較去年下滑15-20%。

    順達週五召開線上法說會,因AI資料中心的建置遍地開花,法人關切備援電池BBU的需求強度以及第二季新台幣勁升所造成的影響。順達看好AI伺服器採用BBU的比例持續增加,且BBU瓦特數也持續提升,有利於BBU業績的放大,並優化順達整體產品組合。

    順達指出,該公司近年致力提升較高毛利率的非IT業務,包括BBU、ESS儲能與LEV電動載具電池,其中又以BBU成長最大,預估今年BBU業務貢獻營收可望高達15-20億元,較去年倍增,帶動整體非IT業務的比例上升,上半年佔比25-30%,下半年達30-40%。

    而BBU毛利率約落在30-35%之間,有利於整體毛利率的發展,順達指出,如第三季匯率因素穩定,在非IT業務提升之下,合併毛利率有機會回升到首季的15.91%高檔水準。

    不過,第二季新台幣急升,加上先前備料時的匯率相對較低,對單季合併毛利率的影響落在2.5-3個百分點,然由於順達美元部位為淨負債,因此第二季並無匯兌損失的產生。

    除BBU之外,順達表示,在非IT業務中,電動載具陸續開發新機種,尚需時間發酵,ESS儲能業務方面,目前家用儲能電池持續出貨中,接下來將開發工商業應用的儲能櫃。

    順達提到,目前其BBU業務的客戶為電源供應器大廠,並未規劃直接供貨國際CSP廠商,看好BBU在AI資料中心應用的滲透率與瓦特數都會持續提升,該公司持續開發新產品,今年以3kw與5kw產品為主,兩者佔比差不多,明年主流應是5.5kw產品,8kw產品也會出來,至於10kw以上高電壓BBU量產時間點,快則明年第四季,慢則2027年。



  • 726前夕台股壓抑待爆發,雷虎點火軍工、漢翔續看高

    2025/7/25

    【財訊快報/黃啟乙】台股指數週五收小黑,集中市場成交量收縮至不到3千億元,也許市場正在等待星期六的726變局。



    應該可以這樣來說,若立院結構可以改變!試推一下,下週股市可能會有新的變化,尤其被壓抑已久的軍工航太股,將有不同的變化,起漲的可能性大增!其中,具指標性的雷虎( 8033 )攻上漲停後,下一個階段,漢翔( 2634 )若可以轉守為攻,進一步走高,將帶動軍工類股再仰攻。

    另外,強固電腦族群,如:融程電( 3416 )、茂訊( 3213 ),也成為相對受惠股。



  • HOKA帶旺Deckers財報,來億-KY訂單動能增溫,有望再奪新客戶

    2025/7/25

    【財訊快報/記者陳浩寧報導】Deckers今日公告2026財年第一季財報(2025年4-6月),表現大幅優於預期,主要來自HOKA及UGG成長強勁,帶動盤後股價大漲12%,並預期下季營收將持續成長,而來億-KY( 6890 )為HOKA主要熱銷鞋款代工廠,後續可望持續受惠,且法人預期,來億-KY與Deckers合作已久,不排除將打入Deckers集團內其他品牌。



    Deckers2026財年第一季營收年增17.3%,毛利率55.8%,因產品組合及匯率所致,年增1.1個百分點,EPS0.93美元,年增24%。營收優於預期主因為HOKA與 UGG表現強勁,其中,HOKA營收則創下單季歷史新高,年增20%,是集團內佔比最大品牌,比重達68%。

    法人認為,Deckers2026財年第一季銷售產品多為關稅生效前庫存或已定價,關稅影響有限,而公司已於7月起選擇性進行價格調整,後續將於春季陸續調價,以緩解關稅壓力。展望下季,Deckers預期單季營收達13.8-14.2億美元,毛利率53.5-54%,EPS1.5-1.55美元。

    法人分析,今年上半年HOKA成長率約落在15%,又以 Bondi、Clifton 為美國銷售前兩名鞋款,歐洲地區對這兩款鞋款需求同樣強勁,而來億-KY身為HOKA主要鞋款Bondi、Clifton、Mafate供應商,預計8月將推出Mafate5,持續將補庫存因應,有利於後續拉貨動能。

    而除Adidas、HOKA兩大客戶外,來億-KY近年也打入New Balance供應鏈,法人看好,來億-KY與Deckers合作已久,不排除將打入集團內其他品牌,此外,尚有兩客戶正在商談中,預期可望持續挹注2026年營收成長動能。

    為因應訂單需求,來億-KY持續於越南及印尼擴增產能,將於印尼設立第三座工廠億宥廠,預計2026年投產,年產能達1000萬雙,合計印尼其他兩廠的擴產計畫,共計新增5000萬雙產能,產能增幅達67%,將持續挹注後續營運動能。



  • 欣興BT載板報價調漲+AI與蘋果訂單佳,法人估Q3營收季增3%

    2025/7/25

    【財訊快報/記者李純君報導】受惠於消費性旺季的到來,加上第三季BT載板售價的上漲,法人圈估算,載板與PCB大廠欣興( 3037 )第三季營收將可季增3%至360.9億,同時也預期,價格調漲、AI需求持續,欣興2025年載板業務年增20%。



    AI趨勢顯著,欣興ABF載板、AI HDI訂單轉強,且欣興也在第二季調漲BT載板報價,致使第二季營收324.7億元,季增8%,然新台幣強升將直接衝擊欣興毛利率,單季毛利率會季減,且最終單季獲利有會因為匯率波動有衝擊。

    而展望第三季,欣興有調漲BT載板報價,同時,AI訂單延續,且因進入大客戶蘋果的拉貨旺季,HDI轉強,加上3Q25載板產業針對BT載板進行漲價,法人圈估算,欣興第三季ABF、BT載板業務整體報價分別成長3%,遂第三季營收季增率約低個位數百分比。



  • 美關稅與台幣升值干擾,儒鴻Q2獲利落底,H2向上,全年估仍賺逾兩股本

    2025/7/25

    【財訊快報/記者王宜弘報導】美國對等關稅與台幣大幅升值衝擊外銷產業,成衣大廠儒鴻( 1476 )第二季業績以97.18億元低於預期,台系法人評估,在毛利率下降與業外匯兌損失影響下,第二季EPS 4.44元,下修18%,第三季回升,全年仍可望賺逾兩個股本。



    儒鴻今年配發17元現金股利,在7月10日以417.5元進行除息,至今仍處於貼息階段,並跌破400元大關,週五(25日)早盤一度攻高重回400元之上,惟終場仍以下跌逾1%作收。

    目前美國關稅與新台幣匯率仍是紡織類股的最大殺手,儘管越南輸美關稅訂在20%,印尼輸美關稅也訂在19%,但都高於寬限期的10%,法人對於紡織族群後續展望保持觀望。

    不過,台紡織供應鏈與客戶共體時艱,普遍表示在10%之內與客戶分攤關稅稅率,但高於10%的部分則將由客戶自行吸收,因此,預料後續品牌廠的終端售價將掀起一波漲價潮,是否衝擊消費者的採購意願,仍待觀察;台系法人近期對儒鴻股價給出中性建議。

    法人指出,第二季新台幣升值11%,使儒鴻單季營收低於預期7.4%,下修毛利率0.4個百分點至29.8%,單季匯兌損失估擴大到4.5億元,EPS下修18%至4.44元;展望第三季,因美國對等關稅影響,品牌客戶需調漲售價轉嫁成本,使訂單下修風險增加,預估儒鴻第三季營收為90.81億元,年減9.5%,毛利率30.4%,EPS年減逾14%,達5.52元。

    不過,整體來看,今年儒鴻營收仍可望較去年略增至374億元,並保有逾兩個股本的獲利能力,EPS 21.75元,明年營收估370.55億元,略減0.9%,但EPS可望升至22.44元。



  • 關稅未明政局待定,台股量縮整理,軍工股搶先表態

    2025/7/25

    【財訊快報/黃啟乙】關稅未定、726屆臨,台股盤勢陷入整理局面。應該可以這樣來說,現階段國際事件持續變動,關稅尚未公布,再加上台灣政局結構也可能會改變!



    試想一下,如果726真的出現大改變,那麼下週一的股市會如何變化?那一類股會大漲?

    在此之前,美國AIT突破公布要與台灣合作太空港計畫,而國防部也預備9千億元特別預算,再加上4萬8千多架的無人機將進行採購,這些都會因為726,而有所變化。

    因此,下週可能是台股另一個關鍵,看到軍工股近日已提前走高,似乎也意味著某些事情,已經成定局了!



  • 焦點股:矽光+WiFi-7雙引擎啟動,全新營運成長動能強勁,股價挑戰前高

    2025/7/25

    【財訊快報/記者張家瑋報導】受惠於矽光子使用不斷提高,客戶端對800G發射端需求強勁,磊晶廠全新( 2455 )下半年矽光成長動能強勁,加上微電子部分因進入季節性旺季及WiFi規格升級,法人預估下半年毛利率回升至40%,未來3年在產品組合不斷優化之下,毛利率更將攀上47%高峰。



    全新微電子業務下半年亦進入傳統旺季,先前第二季因匯率、智慧型手機需求疲弱,及磷化銦基板受中國稀土原物料管制影響,導致單季營收季減10%,第三季智慧型手機進入旺季,及磷化銦基板供應緊張問題解決,助力矽光子業務快速成長,預估第三季營收可望有三成以上季增。

    由於客戶持續擴大資料中心業務量,因此,法人推估全新矽光子業務在2025至2028年年均複合成長將達128%,而矽光營收占比將從2025年的7%提升至2028年的 44%。

    此外,WiFi規格升級帶動全新微電子下半年營收成長,由於WiFi-7多出一頻段,PA用量增加,而砷化鎵(GaAs)優異特性取代過往矽鍺(SiGe),不論在手機或路由器需求都將大幅增加。

    全新週KD持續上揚,週MACD OSC翻揚轉正,近期股價突破年線反壓,有望挑戰前波高點。





  • 焦點股:智易Q2動態避險、控制匯損,H2展望優於H1,股價出量續漲

    2025/7/25

    【財訊快報/研究員吳旻蓁】智易( 3596 )第二季營收達134.62億元,創歷年同期新高,稅後淨利為6.65億元,每股盈餘(EPS)3.02元,累計上半年每股盈餘達6.1元。市場關注的匯損部分,智易透過動態避險策略,成功將新台幣升值衝擊控制在0.92億元。展望下半年,法人指出,歐洲電信商正加速建置10G PON並搭配Wi-Fi 7解決方案,推升終端設備升級需求,帶動智易高階產品出貨占比攀升,可望延續成長動能至明年。此外,5G FWA市場除北美外,亦擴及歐洲與亞洲新興市場,公司積極布局相關產品線,有助營收結構優化及利潤穩健提升。整體來說,智易下半年營運可望優於上半年。



    在財報激勵下,短線股價量增價漲,搭配日KD向上,目前均線持續糾結整理,下檔可觀察整理區間上緣。





  • 台經院6月製造業營業氣候測驗點微減至85.88點,服務、營建業轉升

    2025/7/25

    【財訊快報/編輯部】台經院表示,在國內製造業對當月景氣看法上,鋼市需求持續疲弱,6月國際鋼價較上月下滑,加上國內民間營建動能減弱,且美國關稅逐步衝擊產業用鋼,導致基本金屬外銷訂單與出口表現皆不如前月,故有七成左右的鋼鐵基本工業廠商看壞當月景氣表現;運輸工具業方面,雖然新款機車上市帶動銷售回溫,然礙於國內車市因關稅及貨物稅是否調降的政策尚未明朗,消費者對購車仍抱持觀望態度,整體買氣未見明顯回升,故運輸工具業廠商對於當月景氣表現多以普通看待;電子機械業方面,受惠於主要AI伺服器供應商新品陸續出貨,帶動先進製程產能利用率維持高檔,且先進封裝與高階測試需求穩健,但受新台幣升值影響,部分業者以新台幣計價的營收表現受到壓抑。同時,美國關稅政策促使下游客戶提前拉貨,墊高比較基期,使多數廠商對當月景氣表現偏向普通。



    在未來半年景氣看法上,鋼鐵業方面,隨著美國關稅政策逐漸明朗,中國延續以舊換新政策及房地產相關措施,並積極推動鋼鐵產業減產,加上國際煉鋼原料價格止穩,有助於產業經營環境略有改善。然而,自6月4日起美國將鋼鋁進口關稅調升至50%,對多數下游產業的外銷接單與出貨造成壓力。此外,國內打炒房政策影響仍大,疊加新台幣升值不利因素,抑制下游客戶下單與回補意願,進一步影響整體營運表現,故對未來半年景氣持悲觀看法的鋼鐵基本工業廠商比例高於樂觀看法。

    在化學製品業方面,清潔用品需求受新冠疫情復燃及流感、M痘、腸病毒等傳染病增加支撐,AI快速發展帶動半導體產業擴張,推升電子用化學品出貨動能,下游商用不動產也帶動塗料與防蝕材料需求成長。然而,中國內需與產能仍處調整階段,加上各國關稅政策陸續出爐,提前拉貨效應減退,亦對生產形成壓力,故有接近八成比例的化學製品業廠商持平看待未來半年景氣表現;電子機械業方面,儘管AI技術持續推進,帶動先進製程、封裝與高階測試需求穩定,加上記憶體市場供需改善,使國內記憶體業者營運逐步回溫。然而,受美國關稅政策影響,下游客戶提前備貨,恐壓抑後續拉貨動能,加上美國針對半導體的232調查結果仍未明朗,增加產業營運的不確定性。因此,有六成比例的電子機械業廠商持平看待未來半年景氣表現。

    在製造業調查部分,根據台經院對製造業廠商所做2025年6月問卷結果顯示,認為當(6)月景氣為「好」比率為9.4%,較5月10.4%減少1.0個百分點,認為當月景氣為「壞」的比率則為37.9%,較5月37.8%增加0.1個百分點;由整體廠商對未來半年景氣看法加以觀察,看好廠商由2025年5月的19.5%增加2.5個百分點至當月的22.0%,看壞比率則由5月的29.1%減少0.6個百分點至當月的28.5%。

    將上述製造業對當月及未來半年景氣看法比率之調查結果,經過台經院模型試算後,2025年6月製造業營業氣候測驗點為85.88點,較5月修正後之85.92點微幅減少0.04點。因變動幅度有限,故研判製造業對景氣看法與上月相比維持不變。

    服務業方面受惠於歐美零售商與電商積極囤貨,推升跨太平洋及中歐航線運量大增。同時,暑期旅遊旺季帶動客運需求,美國關稅最後寬限期將至促使半導體與AI伺服器等貨品提前出貨,推升貨運量與價格,讓航空運輸客貨需求同步成長,故有超過八成比例的運輸倉儲業者看好當月景氣表現;受惠於台積電等企業獲利亮眼,資金動能湧入資本市場,帶動台股穩步上漲,進而挹注銀行投資收益、投資型商品銷售與財富管理手續費收入,加上企業與個人存放款需求穩健,故有接近四成的銀行業者看好當月景氣表現;隨著台股多頭走勢,民眾投資信心回升,帶動利變型與投資型保險商品需求增加,且新台幣升值壓力減緩,避險成本較5月下降,使五大壽險公司6月自結盈餘全數轉正,壽險業在保費收入與獲利表現雙雙改善,令保險業者看好當月景氣表現。

    在未來半年景氣看法上,股市回穩有助提升民眾財富所得,節能家電減稅延長、大型演唱會熱絡舉辦也帶動人潮,為消費市場注入動能。然而,面對國內外政經情勢不穩與房市低迷,民眾消費仍趨謹慎。零售業者多仰賴讓利促銷以維持客流,即使規劃展店,也可能因產業競爭激烈與人力短缺而影響推動進度,故有近六成零售業者對未來半年景氣持樂觀態度,仍有近四成抱持悲觀看法,顯示業界對後市看法分歧;儘管輝達晶片對中出口解禁帶動AI題材,金融市場也預期聯準會可能重啟降息,有助提振股市資金動能,然新台幣升值壓力仍在,恐影響企業財報,加上對川普政策走向的不確定性,投資人多持觀望態度,加碼意願偏低,成交量難以放大,故證券業者多持平看待未來半年景氣表現。

    將上述服務業對景氣看法調查結果,經過台經院模型試算後,2025年6月服務業營業氣候測驗點為88.31點,較5月修正後之84.88點增加3.43點,結束先前連續五個月的下跌態勢轉為上揚。

    在營造業方面,隨著我國科技廠辦工程仍持續推進,且部份大型公共工程如國道、水利工程等建設進度皆有所超前,以及有部分住宅、社宅建設案逐步認列收入,故6月整體營造業景氣以成長視之。展望未來,預估短期內為修復中颱丹娜絲對我國嘉南地區嚴重損害,將釋出多項維修重建工程案件,且進入夏季用電高峰,為維持供電穩定與兼顧能源轉型,有助於主管機關將責成包商全力趕工包含風力、水力以及液化天然氣等工程進度,故未來半年營造業景氣將呈現成長態勢。

    其次不動產業方面,6月六都建物買賣移轉件數月增率雖然為5.2%,但主要是部分都會區大量新屋交屋潮,況且6月主要不動產仲介業者交易量月增率依舊為0~-13.2%,主要是有鑑於銀行房貸限額問題尚未鬆綁,市場資金動能仍然相當受限,而且川普關稅政策導致經濟前景仍然存在變數,市場信心尚未恢復,顯然短期內房市氛圍仍以調整修正為主。展望未來半年,受央行第七次選擇性信用管制政策的發酵,加上銀行端對於房貸業務的授信仍顯謹慎,況且新青安政策熱度逐漸退燒,導致民眾觀望情緒濃厚影響,及未來半年所面臨整體大環境仍充滿不確定性,故短期內房市仍是處於修正階段,價格將呈現緩修盤整格局,結構上將呈現投資降溫、自用當道的發展趨勢。

    將上述營建業對景氣看法調查結果,經過台經院模型試算後,本次營建業2025年6月營業氣候測驗點為94.79,較5月之90.25點上升4.54點,結束先前連續第五個月下滑的態勢轉為上揚。



  • 正瀚-創全球首發「內穩系統素」獲12億年度大單,拚下月量產出貨

    2025/7/25

    【財訊快報/記者何美如報導】正瀚生技( 6534 )專為因應全球暖化複合式氣候逆境的全球首創新世代產品「內穩系統素」,24日在農業部政務次長黃昭欽的見證下,與印尼經銷商PT MAJU MAKMUR UTOMO公司(以下簡稱「M2U公司」)簽署年度4,200萬美元(折合約新台幣12億元)的經銷合約,目標8月開始放量出貨。



    董事長吳正邦表示,內穩系統素可在逆境下精準調控預警型、平衡型與恢復型基因群,啟動植物的預警調節機制。透過胜肽訊號的持續作用,植物不僅強化防禦能力,避免在無實際威脅時啟動過度反應,進而提升整體生長效率與抗逆表現。目前市場上主要的生物刺激素產品,均未見其具有維持植物內穩態的應用功效,正瀚的創新研發內穩系統素TM重啟作物內穩,挽回逆境下的產量損失。

    正瀚在台灣、印尼已進行近兩年的各項田間試驗,在慣行農法下,不增肥條件下,收成提升20%∼100%成為事實。舉凡水稻,以及茶葉、咖啡、瓜果、蔬菜等經濟作物,使用富肽後不僅產量提升,品質與風味也更好。

    印尼是超過兩億人口的世界知名農業大國,糧食增產達到自給自足是其政府的重要政策目標,農業升級及環境永續的轉型需求殷切。吳正邦表示,M2U公司主要經銷農業用藥、肥料、種子等產品,從種植到病蟲害防治的完整供應鏈,提供一站式農業資材,產品與技術廣泛應用於爪哇、蘇拉威西、蘇門答臘等主要農業區域,先前已經試用內穩系統素產品兩年,累計交貨十幾個貨櫃。

    他透露,原本內部研發機器,是十公斤一個批次,放大後變成200公斤級,近期正安裝十噸級設備,已經在試生產中,目標8月進入量產,每個月產量1200頓。而印尼合約每個月最少希望500噸以上,最少30個貨櫃,成為業績跳高的重要動能。

    根據不同作物,正瀚打造一系列內穩系統素產品,將以自有品牌「富肽」,以超過20種語言於全球市場銷售,除已布局台灣及印尼通路之外,亦將進軍美國、歐洲及日本等精緻農業市場,目前美國已在進行田間試驗。



  • 三福化取得美國Up Therapeutics授權,首發小分子新藥拚一年半內進IND

    2025/7/25

    【財訊快報/記者何美如報導】三福化工( 4755 )旗下三福生醫24日宣布,與美國創新藥物研發公司Up Therapeutics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臨床首發機制(First-in-Class)化學小分子新藥Up284在全球的開發、生產與商業化權利,聚焦於卵巢癌等實體腫瘤的治療。雙方預計於未來一年半內完成第一期臨床試驗IND申請,正式啟動人體臨床試驗。



    蛋白酶體抑制劑(proteasome Inhibitor)是一種專門攻擊癌細胞弱點的標靶藥物,特別是在治療多發性骨髓瘤上有顯著療效。由於這類藥物的突破性效果,併購或授權金額近百億美元,原因正是看中這類藥物的巨大潛力。傳統的蛋白酶體抑制劑主要針對蛋白酶體中的「20S」部分,而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醫學院Richard Roden教授團隊首次發現蛋白酶體另一個關鍵位置「19S 內的 RPN13」可以成為全新的治療靶點,並於2013年將成果發表在國際頂尖醫學期刊 Cancer Cell。

    該團隊於2016年成立新藥公司Up Therapeutics,並推出了全新的候選藥物 Up284,是全球首創、也是目前唯一能精準鎖定RPN13位置並阻斷蛋白酶體功能的藥物。由於採用了創新的螺環化學結構設計,Up284能有效避免傳統藥物(如 Velcade)常見的副作用,如免疫毒性、神經毒性和抗藥性,展現出更佳的安全性與治療潛力。

    根據前臨床研究成果,Up284對包括卵巢癌、三陰性乳癌、大腸癌、前列腺癌、膠質母細胞瘤及具化療抗藥性等多種癌症細胞,皆展現出廣泛且強效的細胞毒性。機轉研究顯示,Up284可誘導高分子量泛素化蛋白(polyubiquitinated proteins)聚集,引發內質網壓力與粒線體功能障礙,最終促發腫瘤細胞的凋亡。更值得注意的是,Up284與常用化療藥物如順鉑(Cisplatin)能產生「協同作用」,也能活化免疫系統、幫助身體更有效地辨識和攻擊腫瘤。動物實驗進一步證實,Up284對卵巢癌等實體腫瘤有優異的抑制效果,成功突破傳統蛋白酶體抑制劑主要只能用於血液癌症的限制,展現出未來治療更多癌症的潛力。

    卵巢癌是婦科癌症中死亡率最高的癌症之一,逾七成患者確診時已屬晚期。現行治療以手術與鉑類化療為主,惟復發率高且部分患者對化療具抗藥性,臨床上急需具新穎機制、可突破現有限制的新型療法。Up284所代表的創新作用機制,有望填補卵巢癌治療上的重大未滿足醫療需求。

    三福生醫為台灣上市公司三福化工旗下三福生技於2025年3月分割成立之子公司,董事長巫信弘表示,我們深感榮幸與Up Therapeutics合作開發Up284。這項合作不僅深化我們在癌症及重大未被滿足醫療領域的布局,更展現我們開發 First-in-Class化學小分子新藥的堅定承諾,期待能儘速推進至人體臨床試驗階段,為卵巢癌等實體腫瘤患者帶來全新的治療選擇。

    Up Therapeutics創辦人暨執行長Ravi Anchoori博士表示,Up284的技術根源於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的長期研究,我們對其前臨床成果充滿信心。三福生醫在新藥開發方面具備堅強的專業能力與團隊,將是推動Up284快速進入人體臨床試驗、實現其癌症治療潛力的理想合作夥伴。

    生物技術開發中心李財坤執行長指出,生技中心在推動台灣生技產業國際化的過程中,持續扮演不可或缺的關鍵角色。過去曾協助三福生技從日本REGiMMUNE引進創新技術,此次亦成功促成三福生醫(BioPhoenix Co.)與美國重量級生技公司Up Therapeutics, LLC達成技術授權合作,支持更多台灣生技公司開拓國際市場,提升台灣產業在全球市場的影響力。



  • IBM急殺拖累,道瓊週四回落316點,輝達破頂助標普和那指續創新高

    2025/7/25

    【財訊快報/陳孟朔】在美股財報季持續推進之際,企業獲利表現不一,美股週四主要股指多呈現小漲局面;然受到IBM急殺近8%的打擊,上日距峰頂不到4點的道瓊工業指數急吐約316點或0.7%。



    在輝達追高1.73%破頂、微軟逼近峰頂的助威下,那指和標普追高0.18%和0.07%續破頂,受到利空財報拖累,特斯拉股價急殺8.2%淪為那指100最大魯蛇。以晶片為主的費半小彈0.12%。

    紐約股市24日收盤時,道瓊工業指數急吐316.38點或0.70%,收報44,693.91點,上日收在45,010.29點,距離去年12月4日締造的紀錄45,014.04點相差不到4點。

    標普500指數再漲4.44點0.07%,收在6,363.35點,連續四天創新高;那指追高37.94點或0.18%,收報21,057.96點連兩天創新高。

    以晶片為主的費城半導體指數繼上日逆勢小跌0.92點或0.02%後,小彈6.58點或0.12%,報5,644.37點。超微追高2.19%稱王,輝達追高1.73%第三旺並破頂,台積電ADR繼上日漲2.44%後追高0.53%,安森美重挫7%墊底。上日因財測欠佳急瀉13.34%的德儀追低0.30%。

    個股方面,Google母公司Alphabet財報優於預期,並上調全年資本支出預測,帶動股價一度漲4.1%,收市仍收高1%;輝達(Nvidia)勁升1.7%,續成AI題材核心撐盤要角。相對地,特斯拉(Tesla)警告未來幾季業績恐承壓,股價重挫8.2%。總統川普則於社群平台否認意圖摧毀馬斯克企業,稱希望所有美企蓬勃發展。

    藍籌股IBM因軟體部門表現不佳,股價暴跌7.6%,成為道瓊表現最差成分股。美國航空調降全年獲利預測區間,重創市場對旅遊需求信心,股價大跌9.6%。墨西哥連鎖餐飲業者Chipotle二度下修全年財測,股價應聲崩跌13.3%,創5年來最大單日跌幅。

    表現亮眼者包括能源股雪佛龍(Chevron),在國際油價走高助力下股價上漲1.8%,為道瓊成分股中最旺個股。服飾零售商American Eagle股價一度暴漲12.2%,收高4.4%,成為社群散戶熱捧的最新「迷因股」(網紅股)。



    美股盤後上漲

    美國股市週四盤後上揚,網路教育公司Coursera Inc(COUR US)股價上漲,漲勢相對醒目,因該公司調升年度營收預估區間的消息,催化了買盤人氣。

    道瓊指數期指上漲48.00點或0.11%,報44,947.00點。

    Coursera Inc盤後股價大漲21%。該公司將全年度營收預估區間由7.2億美元至7.3億美元,向上調升至7.38億美元至7.46億美元,市場分析師的預估中值為7.268億美元。

    電信商AST SpaceMobile Inc(ASTS US)盤後股價下跌10%。股價的滑落,主要因為該公司計畫透過發行可轉換債券以及釋出新股的方式募集資金。





  • 蘋果釋出iOS 26試用版引入「液態玻璃」新介面,預計秋季正式登場

    2025/7/25

    【財訊快報/陳孟朔】蘋果公司(美股代碼AAPL)週四(24日)公布下一代iPhone作業系統iOS 26的公眾試用預覽版,邀請用戶提前體驗並提供回饋意見。新版本介面設計大幅翻新,導入全新「Liquid Glass(液態玻璃)」風格,預計將於今年秋季正式推出。



    蘋果表示,iOS 26與以往版本的視覺風格明顯不同,旨在提升操作直覺性與美感表現。「液態玻璃」設計取代部分傳統指令鍵,以更流暢、半透明的動態呈現方式,營造出玻璃材質般的質感與互動體驗。

    除了iPhone,iOS 26的介面風格亦將延伸至iPads、Mac與Apple Watch等裝置,形成跨平台的統一設計語言。蘋果希望藉此強化自家生態系的一致性與用戶黏著度。

    目前,欲體驗iOS 26試用版的用戶可透過蘋果官網登記參與公開測試。這也是蘋果近年來持續擴大與開發者及一般用戶互動的一環,藉由回饋意見在正式發布前進行優化調整。

    市場預期,iOS 26正式版本將與今年秋季登場的新一代iPhone同步亮相,成為蘋果年度硬體與軟體升級的核心主軸之一。





  • 歐盟通過反制關稅清單應對川普威脅,擬對930億歐元美國商品開刀

    2025/7/25

    【財訊快報/陳孟朔】面對美國總統川普即將在8月1日實施對歐盟商品加徵30%關稅的威脅,歐盟27國成員已投票通過反制計劃,擬對價值達930億歐元的美國商品加徵報復性關稅。



    歐盟執委會強調,仍希望透過談判化解分歧,但已備妥兩份共210億與720億歐元的商品清單,將合併為一案作為反制依據,並提交各國核准。在8月7日以前,此項措施不會生效,仍保留談判空間。

    歐盟外交官透露,雙方正積極推進一份潛在的貿易協議,可能採納與美日達成的類似架構,即設定15%的統一基準關稅,涵蓋汽車、藥品等產業,且不與美方既有的關稅疊加。目前美國平均關稅約略低於5%,若達成協議,飛機、木材、部分藥品與農產品有望納入關稅豁免範圍。

    不過,鋼鐵恐仍將成為敏感項目之一。消息人士透露,美方對鋼鐵維持徵收高達50%的關稅立場堅定,未見讓步跡象。隨著「解放日關稅」期限逼近,此舉將成為歐盟反擊川普關稅攻勢的關鍵策略之一,也考驗跨大西洋貿易關係未來走向。





  • 歐洲央行利率二度按兵不動,重申利率政策視數據調整

    2025/7/25

    【財訊快報/陳孟朔】歐洲央行(ECB)週四(24日)例會後如市場預期維持政策利率不變,其中,存款利率續留在2%,主要再融資利率與邊際貸款利率則分別維持在2.15%與2.4%。這是自6月降息後,歐洲央行連續第二次會議選擇觀望,凸顯對當前經濟與通膨形勢持審慎態度。



    歐洲央行在會後聲明中指出,目前經濟前景依然高度不確定,尤其受到全球貿易環境變化的影響。不過,工資增速已有所放緩,通膨壓力略顯緩解。儘管如此,管理委員會仍未預設利率路徑,將持續以數據為依據調整政策立場,並重申「必要時將調整所有工具」,以確保中期內物價穩定。

    ECB表示,整體經濟至今展現出一定韌性,尤其是在內部需求支撐下仍有溫和成長動能。聲明並提及資產購買計劃(APP)與緊急抗疫購債計劃(PEPP)的執行狀況,但未公布重大調整。

    投資人普遍關注歐洲央行在今年底前是否進一步降息。儘管市場通膨預期略微下修,但官員間對進一步寬鬆意見分歧,加上美國Fed尚未明確轉向,也使得歐洲央行維持策略彈性。

    分析人士指出,歐洲央行當前政策立場基本屬「觀察等待」,短期內不急於推進第二輪降息,將視歐元區通膨、工資走勢與外部風險變化調整步伐。





  • 川普澄清無意藉取消補貼打擊馬斯克,特斯拉因財報失色,週四重挫逾8%

    2025/7/25

    【財訊快報/陳孟朔】美國總統川普週四(24日)發文澄清外界傳言,強調自己無意透過取消聯邦補貼來打擊馬斯克(Elon Musk)旗下企業,並表示希望所有美國企業「能夠蓬勃發展」。這番發言正值川普與馬斯克關係惡化之際,後者日前警告,政府補助減少恐使特斯拉面臨數季艱困挑戰。



    川普在自家媒體平台「真實社交」(Truth Social)平台上寫道:「每個人都說,我要取消馬斯克從政府獲得的部分(甚至全部)補貼,以摧毀他的公司。但這不是真的!我希望馬斯克及我們國家的所有企業都能蓬勃發展。」

    馬斯克日前已公開對川普減稅與支出法案提出抨擊,使得雙方關係迅速惡化。川普一度放話要取消馬斯克與聯邦政府簽下的數十億美元合約。雖然馬斯克曾為川普勝選投入超過2.5億美元並主導政府效率部(DOGE),但他已於5月下旬請辭離職,重返企業經營。

    特斯拉股價週四暴量殺低,慘跌27.26美元或8.20%,報305.30美元,為7月9日以來最低,成交額高達474.67億美元,為美個股當日成交王,股價今年來重挫24.4%為科技七雄最遜咖,同一期間,那指漲9.05%。

    特斯拉公布的第二季財報明顯遜於預期,營收年減12%至224.96億美元,歸屬普通股股東每股攤薄盈餘為0.33美元,較去年同期下滑18%。淨利也較去年同期的14.16億美元減至11.90億美元。

    馬斯克警告,公司可能面臨一段艱難時期,並強調若無法儘快推出價格更親民的車款,恐加劇銷售壓力。分析師Steve Man預期,特斯拉2025年交付預測恐下修5%,至157萬輛,並指出國際市場擴張與平價車款推出將是化解困境的關鍵。

    儘管川普最新發言釋出善意,但特斯拉股價與基本面壓力已讓市場對其未來走勢轉趨審慎,顯示即便高層關係波動暫時降溫,投資人對企業獲利能力與政策變數仍抱持高度警覺。



  • 美國眾院啟動調查Fed翻修案,再掀央行獨立性爭議

    2025/7/25

    【財訊快報/陳孟朔】據《Punchbowl News》報導,眾院針對聯準會(Fed)位於華盛頓的總部修繕案啟動調查,聚焦於預算透明度與決策過程,並質疑是否存在政治偏誤與職權濫用。此案過去數週已成為川普政府攻擊Fed的焦點之一,尤其在央行年內始終未啟動降息的背景下。



    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本週稍早曾在社交平台發文批評,Fed應重新審視總部翻修案,並強調該計畫缺乏足夠審議。聯邦住房金融局(FHFA)局長普爾特(Bill Pulte)則要求國會調查鮑威爾政治立場,指控他在高達25億美元的撥款案中涉嫌瀆職,更直指鮑威爾在國會作證時對工程細節說謊,主張這已構成革職理由。

    與此同時,川普週四下午4時親赴Fed總部視察,行程持續約1小時。這是自1937年以來第四次有在任總統以官方身份造訪Fed,顯示其象徵性與政治性意涵重大。

    此舉引發市場與政策圈對央行獨立性的再度憂慮。長期以來,美國總統通常避免直接干預Fed運作,以維護其貨幣政策決策的中立性與公信力。然而川普不僅多次抨擊鮑威爾拒絕降息,如今更以「工程監督」為名施壓,外界普遍視之為另一次政治介入貨幣政策機構的明示動作。未來事態發展,將是觀察美國央行獨立性存續力道的風向標。



  • 強勢股趨勢不變,週五大盤震盪機率高

    2025/7/25

    【財訊快報/魏聖峰】市場傳出美國與歐盟快要達成貿易協議,條件與日本的內容類似,若談成未來美國將對歐盟課稅15%。除貿易協商外,美股進入超級財報周,科技股財報影響美股大盤表現。以週四表現為例,特斯拉、IBM財報內容不佳股價下跌,Alphabet股價上漲,並未衝擊大盤走勢。指標股走勢中,Nvidia股價上漲1.73%、台積電ADR股價漲0.53%,週四台股大盤維持震盪行情機率高。



    美國科技股財報周登場,谷歌母公司Alphabet公布上季財報後股價走高,谷歌表示今年的資本支出將增加到850億美元,高於先前的750億美元。這消息也代表未來的AI硬體需求很強,以Nvidia為主流的高階AI晶片訂單接不完,並且會溢流給超微,這兩家公司未來的營運前景亮眼。台灣是全球最大AI出口國,從上游的晶圓代工要靠台積電,高階銅箔CCL也是台廠的強項,還有其他AI機櫃相關零組件,從氣冷到液冷也都有台廠的供應鏈。隨著上市櫃公司陸續要公告第二季財報以及7月份營收,市場資金持續追族強勢股,這樣才有業績的保證,持股也比較安心。

    以週四的PCB族群為例,台光電( 2383 )早盤股價一度衝高1005元,即便短線股價漲幅不少,台光電股價漲幅依然維持狹幅震盪,收盤小漲0.1%。台燿( 6274 )也維持震盪盤整,但落後補漲的高技( 5439 )、金居( 8358 )是週四最強勢的PCB指標,金像電( 2368 )早盤股價最高一度創下345元,距離歷史高價的346元僅剩1元,但股價之後回檔,維持盤整。載板股則以南電( 8046 )表現最強,欣興( 3037 )、景碩( 3189 )股價處於盤整。

    AI伺服器股中,週四以鴻海( 2317 )的股價表現最強,也屬於落後補漲型態。鴻海股價從4月上旬股價觸底後維持低檔震盪盤整,7月上旬除息後股價也沒有太大的變化,直到週四股價開始有明顯的多頭反彈。相較於廣達( 2382 )、緯創( 3231 )、華碩( 2357 )和緯穎( 6669 )等股,這些AI伺服器指標股都曾出現一波反彈行情,股價到高點後回檔,鴻海這段期間的股價表現不如這些指標股,但是短線鴻海股價的整理型態的確較強,持續反彈的機率高。

    其他強勢指標股包括台積電( 2330 )、貿聯-KY( 3665 )、川湖( 2059 )、勤誠( 8210 )、漢唐( 2404 )、泓格( 3577 )等股價依然強勢,甚至還能維持創新高表現,是短線值得留意的指標股。媒體報導,軍方將要買進近5萬架無人機,帶動無人機股雷虎( 8033 )、中光電( 5371 )、事欣科( 4916 )股價表現強勢,並引領其他軍工股的反彈表現,晟田( 4541 )、亞航( 2630 )、千附精密( 6829 )、台船( 2208 )、寶一( 8222 )、龍德造船( 6753 )、豐達科( 3004 )和漢翔( 2634 )等股轉強。



  • 台新新光金控正式成立,躍升第四大金控

    2025/7/25

    【財訊快報/記者戴海茜報導】臺灣金融業首次金控合意合併,台新金控( 2887 )與新光金控正式完成合併程序,宣告兩大品牌攜手整合,總資產躍升為臺灣第四大金控公司,擁有千萬客戶及逾百萬股東,不僅達成規模的成長,更標誌著一場深具願景的專業整合,打造一個全方位、具國際競爭力的金融集團。



    台新新光金控涵蓋銀行、保險、證券、投信等多項業務,形成更大、更均衡的多引擎發展架構,兩者專業互補,實現「1+1大於2」的協同綜效。合併後的台新新光金控將擁有民營銀行第一多分行家數,Richart數位銀行帳戶數亦排名第一。

    台新新光金控也會將原擁有龐大保戶基礎的壽險大傘,變得更強韌、更穩健。證券業務亦成為業界前四大品牌,承銷件數名列市場第一,為客戶帶來更多元便利且高品質的金融體驗,一站滿足所有的金融需求。

    隨著規模日益壯大,台新新光金控也將由區域性蛻變成國際性的金融品牌,深耕台灣、立足亞洲、放眼全球,緊貼產業鏈與客戶需求靈活佈局,成為臺商拓展全球版圖的好夥伴。

    在推動永續方面,台新與新光皆多年蟬聯標普全球(S&P Global)銀行與保險Top 1%企業最高榮譽,未來將強強聯手,緊貼國際趨勢具體實踐永續淨零。

    台新新光金控董事長吳東亮分享先父、新光集團創辦人吳火獅先生的座右銘:「維持現狀即是落伍,研究發展才有進步」,並以身體力行的方式教育後輩「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這兩個理念結合在一起即是「認真、創新、永續」,也就是台新新光金控一脈相承,經營企業的精神。此次合併不僅是兩家企業的結合,更蘊含深厚的家族精神與價值延續,透過世代傳承共築新篇章,積極邁向未來更遠大的目標。



  財金影音

更多



270*90
270*90
270*90
270*90
27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