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新聞

  • 別人恐懼我貪婪,廣達董娘、緯創董座4月股災出手抄底,成最大贏家

    2025/5/13

    【財訊快報/記者王宜弘報導】4月初美國總統川普對全球祭出對等關稅,股票市場崩潰,廣達( 2382 )、緯創( 3231 )大股東「別人恐懼我貪婪」,逆勢抄底,成為最大贏家。



    資料顯示,廣達董娘何莎4月份增持了廣達股票6629張,估計砸下逾14億元,成為週二(13日)台股市場最受矚目的消息;無獨有偶,緯創董事長林憲銘繼去年8、9月低點共買進逾2千張股票後,4月再出手買進自家股票530張,總計三次出手共買進2550張持股。

    AI市場爆發,至今需求不墜,廣達、緯創是台廠中受惠最大的兩家科技集團,2023年以來營運跳躍式成長,股價飆漲。今年雖AI市場雜音增加,但廣達董事長林百里在公開場合仍釋出對AI市場以及自家營運成長的樂觀,即便美國關稅重創市場信心亦不改其志。

    因此,當川普對等關稅「解放日」對全球股市造成前所未見的股災效應,廣達股價連跌三根跌停板,4/9最低來到174元價位。就在市場極度恐慌之際,卻連續兩天爆出成交天量,顯示有大戶在低檔出手接盤。而近日答案揭曉,大戶之一可能就是廣達董娘何莎。

    根據公開資訊觀測站顯示,4月份董事長本人之配偶及未成年子女自集中市場共買進股票6629張,推估動用資金在14-15億元之間,手筆之大實屬罕見。而廣達股價自當時見低之後即V轉向上,至週二最高來到268元,回到股災前水位,短線已反彈超過五成。

    無獨有偶,緯創董事長林憲銘4月份也出手買進自家股票,總張數為530張。林憲銘去年以來只要緯創股價跌破百元關卡,就可以見到他出手的紀錄,去年8月份共買進1千張,9月買進1020張,這次股災再買530張,總計2550張,估計動用資金也有2-3億元。

    而緯創與輝達緊密合作,是輝達主力代工廠,並擁有多家品牌客戶,旗下白牌伺服器大廠緯穎( 6669 )則搶攻美系4大CSP市場,與廣達分庭抗禮,是在AI伺服器佈局最成功的科技集團之一,緯創也是4月股災以來最快回到災前水位的AI股,顯示營運前景看好。



  • 筆電藍海機種佔比提升,藍天首季雙率創高,EPS 0.43元,Q2展望向上

    2025/5/13

    【財訊快報/記者王宜弘報導】藍天( 2362 )公告首季財報,儘管單季業績以41.44億元,年減逾25%,但受惠產品結構轉佳,毛利率攀升到逾28%,創26季新高紀錄,營益率10.78%,則創下11季新高,稅後盈餘2.5億元,EPS 0.43元,每股淨值來到75.2元。



    此外,藍天4月合併營收為16.99億元,較上月增加5.91%,年減29.35%,累計前4月合併營收為58.42億元,較去年同期下滑26.35%。展望第二季,看好微軟Windows 10換機潮,加上關鍵原料供應趨穩,首季遞延出貨效應發揮,將有助於整體出貨動能回升。

    藍天指出,首季筆電事業出貨受缺料影響,加上通路商與終端客戶等待新機種上市,單季出貨量26.2萬台,貢獻營收33.7億元,但藍海機種占比提升至83%,相較去年同期多出3.5萬台,為近11季以來最佳單季產品組合,亦是推升毛利率、營益率創高的功臣。

    展望第二季,隨著微軟Windows 10將於10月終止支援,日本、德國區域市場客戶已陸續啟動換機行動,帶動兩區首季銷售20-30%的雙位數增長,此一趨勢需求將逐季加溫。

    此外,因關鍵料件供應趨穩,首季遞延出貨的新機種可在第二季陸續出貨,將有望挹注整體出貨動能回升。藍天亦推出搭載RTX 50系列平台的X56/X58高效能電競機種,如輕薄便攜的L24/L26系列、V64/V65系列則鎖定高性價比商務需求,產品線佈局更完整。

    藍天表示,今年雖受到美國對等關稅帶來的不確定性,但藍天輸美佔比只有2%,為客戶利益考量,首季仍順利啟動台灣在地產能配置並順利出貨;隨著換機潮推動以及AI PC應用需求升溫,將持續與百位通路客戶及供應商共同攜手應變,積極優化產品結構與供應鏈彈性,快速推進高附加價值藍海機種出貨,力拚第二季營收與獲利快步提升。



  • 美日股市大漲,台股填補跳空缺口,確立個股表現

    2025/5/13

    【財訊快報/方亞申】美中初步達成相互降稅協議,美股四大指數週一全面大漲,蘋果總市值搶回第二名寶座,週二亞洲股市,日韓全面大漲,倒是港股走低、中國深滬股市僅小漲,不過台股在台積電、聯發科、鴻海、廣達、金控雙雄等全面上漲,指數開高;各族群包括記憶體、AI伺服器零組件、蘋概股表現都不錯。軟體股持續震盪,機器人族群盤堅,大盤預估成交量超過四千億元,指數盤中也一度填補清明節後大跳空缺口。只不過美國半導體稅率尚未公布,台股漲勢有點不如預期。



    中美大和解,中對美從125%降至10%、美對中從145%降至30%;習川即將熱線,此舉刺激美股大漲,包括標普、那指、道瓊都越過所有均線,今年累計跌幅道瓊及標普都縮至1%以內,幾乎可說是平盤。那指下跌3.12%,費半也大幅縮減至只跌4%,市場人氣再度回籠。美中達成相互大幅降稅最大受惠將是蘋果,所以蘋果大漲超過5%,有利蘋概股走勢。短線上只要三大指數站在年線41759點、5702點、18219點之上就屬強勢。費半指數突破半年線,守穩4500-4700點就有機會打底。

    全球股市似乎又回到多頭格局,至少站上年線之上股市增加許多,台股卻是少數尚未站上年線者,可能就是與美國如何對台半導體有關,不過中國稅率都能降至30%,台灣在怎麼令美國忌妒半導體,稅率總不會超過中國,一般預估可能在10-20%之間。在美英、美中達成稅率,且美國也與烏克蘭簽訂稀土條約,各國貨幣對美元也較川普剛上任時升值,油價下跌,接下來就是等待聯準會降息及企業降稅,這些幾乎都與先前川普政策有關,川普也呼籲民眾買股票,目前所剩最大問題是6月底短期公債到期。國際上如無意外,多頭可望持續表現,美股科技七雄逐漸恢復打底後盤堅,以特斯拉及博通最明顯。

    台股週二再度出現超過4千億預估量,台積電( 2330 )表現不如ADR,可能是護盤基金高檔調節,但只要美國科技股走強,台積電可望持續向上推升,尤其有董事長買股強信心。下游代工大哥以鴻海( 2317 )最強,該公司除了AI伺服器外,蘋果產品關稅下降,再度恢復往常銷售秩序,鴻海另一壓力得以減輕,股價持續盤堅。廣達( 2382 )董事長一直很有信心,加上緯穎( 6669 )、緯創( 3231 )等,以及零組件散熱、機櫃、台光電( 2383 )、智邦( 2345 )、高技( 5439 )等,AI伺服器族群在即將舉行的台北電腦展前後,將是台股主軸。台積電二奈米下半年將進入量產,相關耗材如中砂( 1560 )、家登( 3680 )、新應材( 4749 )、世禾( 3551 )、萬潤( 6187 )等可望盤堅。

    機器人相關的宸曜( 6922 )、上銀( 2049 )、台灣精銳( 4583 )、亞光( 3019 )、鈞興( 4571 )、和大( 1536 )、直得( 1597 )、宇隆( 2233 )、所羅門( 2359 )、東台( 4526 )、穎漢( 4562 )、羅昇( 8374 )、朋程( 8255 )也是盤堅居多。

    受匯率嚴重影響的壽險股,富邦金( 2881 )、國泰金( 2882 )止穩反彈,高殖利率的中信金( 2891 )再度登上40元之上。包括電子及金融都反彈,台股得以填補最先一個大跳空缺口,確立20500點上下具有大支撐,年線則是壓力所在。



  • 邦特Q1營運穩增EPS 1.94元,因應關稅客戶評估菲律賓廠備援生產

    2025/5/13

    【財訊快報/何美如報導】醫療器材廠邦特( 4107 )首季營運穩健往上,獲利年增7.2%,每股盈餘(EPS)1.94元。對於外界關注宜科新廠發酵時程,邦特直言,查廠期間遇到美國川普政府提出關稅議題,導致美國客戶正在重新評估生產布局,評估改以菲律賓廠作為備援生產基地,預計第二季赴菲律賓廠實地勘查,屆時才會比較明朗。目前僅有一位美國客戶在該廠生產,產能利用率約不到10%。



    第一季營收5.18億元,年成長4%;毛利率41.35%,較去年同期提升近2個百分點;營業利益1.59億元,較去年同期1.4億元成長13.57%;歸屬於母公司業主淨利1.34億元,年增7.2%,EPS 1.94元。

    邦特表示,目前宜特廠的實際生產量仍不大,僅有一位美國客戶在該廠生產,其餘客戶尚未確定是否,以及何時會將生產移轉,影響主因在於4月期間美國川普政府提出關稅戰議題,導致美國客戶正在重新評估生產布局,正考慮若關稅戰未能緩解,是否改以菲律賓廠作為備援生產基地。因此,是否轉單至宜特廠仍有待進一步釐清,目前宜特廠的產能利用率約不到10%。

    美國客戶預計將於第二季赴菲律賓廠進行設備與產線的實地勘查,勘查完成後,客戶將與邦特討論是否將訂單轉移至宜特廠生產,或是在關稅戰的影響下,選擇直接在菲律賓廠生產。

    宜科新廠持續進行第二波的產品認證,包括透析導管、中央靜脈導管TPU體內導管的周邊產品、高壓連接管、高壓注射筒,還有胸腔引流法,目前正在申請QMS的認證。邦特強調,並非因為擴廠造成競爭激烈,市場競爭主要取決於外部市場環境,此次擴廠的目的,是為了承接大型CDMO廠商的訂單需求。目前國際上的主要競爭對手多為知名企業,例如美國的Boston Scientific、日本的TERUMO,以及部分德國的導管製造商,但新客戶仍穩定持續下單,顯示市場對產品認可與需求。



  • 大同4月業績42.9億,近7年同期最佳,Q1毛利率創1年來新高,EPS 0.14元

    2025/5/13

    【財訊快報/記者王宜弘報導】大同( 2371 )受惠電力事業群表現亮眼、電子代工事業群ODM機種出貨大增,自結4月合併營收42.9億元,創近7年同期新高、亦為近10月高點。



    此外,大同同步公告首季財報,單季合併營收為105.3億元,年減2.7%,在電力事業群出貨比重提升下,毛利率18.4%,創近一年來新高,稅後淨利3.05億元,EPS 0.14元。

    大同4月合併營收為42.89億元,月增9.13%,年增10%,累計前4月合併營收148.34億元,年增0.78%。該公司指出,核心事業電力事業群4月毛利率維持年、月雙增格局,累計營收年成長超過一成,旗下重電事業單月及累計營收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近5成。

    馬達事業除4月及累計營收年增率皆逾1成外,澳洲既有礦業用馬達持續接獲訂單與出貨,近期更取得澳洲隧道排煙馬達專案,加上美國川普關稅影響,美國客戶對中、小馬達積極拉貨、建立儲備庫存,該公司看好營收將持續攀升,後續會持續關注政策變化。

    節能空調事業在企業對高效節能空調系統升級需求不斷湧入下,單月及累計營收年增率亦揚升,隨著即將到來的夏季空調旺季與大型公共工程陸續開展,將帶動相關需求提升。

    大同表示,中東阿曼的投資公司Voltamp Power近日來台與重電事業進行深度技術交流,雙方針對變壓器有多項合作實績,創下中東電力系統新里程碑,開啟阿曼與中東各國電網串聯的商機,本次交流中,雙方討論將在電網強韌及新能源等計畫朝向鄰國布局。

    大同指出,目前在手訂單逾210億元,持續重點發展電力事業,鞏固內需、強化海外市場,降低國際不確定因素衝擊,加上資產建案將陸續完工,有助奠定公司未來營運根基。



  • 智慧座艙、ADAS成台AI車電佈局,大廠齊聚COMPUTEX先進車用科技主題館

    2025/5/13

    【財訊快報/記者李純君報導】雖然汽車電子持續處於庫存調整期,然中長線來看,汽車內建半導體晶片數量將持續攀升,車電為產業趨勢與主流,台廠佈局更著重在智慧座艙、電動車、ADAS、電動機車等AI車用電子供應鏈端,並齊聚本次的COMPUTEX先進車用科技主題館,秀肌肉。



    因應消費者對提高車輛安全性和舒適性的需求不斷成長,以及智慧駕駛與AI科技持續進步,智慧車已經為全球汽車市場重要銷售主流,調研機構Market.Us研究報告顯示,預估到2033年,全球智慧汽車市場規模將上看3,291億美元,遠高於2023年的673億美元,2024至2033年CAGR(年複合成長率)高達17.2%。若以2023年統計數據來看,電動智慧車為智慧車主要銷售車種,其中亞太地區智慧車市佔率高達48%。

    而台灣在智慧車電中,主攻智慧座艙、先進輔助駕駛系統(ADAS)、車用半導體(AUTO IC)、車載資通訊(Telematics)、電控系統(VCU、MCU、BMS)、充電樁等各類車用電子模組與智慧汽車科技產品,本次更將在COMPUTEX的Smart Mobility主題館,集結車電大廠與新創共19家廠商,展示台灣智慧座艙、電動車、ADAS、充電樁、能源管理解決方案、電動機車、車聯網等車用電子。

    參與的19家車電企業包含盈聯通、和碩聯合( 4938 )、系統電子( 5309 )、歐特明(2256)、環隆電子、晶豪科技( 3006 )、健和興( 3003 )、北德、瑞相等車電大廠,林口新創園之台灣微光、毫米波科技,以及智慧載具創業加速器(由臺塑汽車貨運與明志科大攜手成立)之科絡達、九十米、明立、動見、湛積、好友電、威速達等新創車電廠商。

    TADA指出,在新推出智慧車輛規格當中,包括電動車與燃油車,智慧座艙已經成為標準備配,而且不分車款都有需求。和碩將展出「Nexis–整合式沉浸體驗智慧座艙」,透過創新核心「數位儀表板」,整合動態顯示、用戶界面(UI)和先進控制系統等功能,增強車輛美學,並可串連ADAS、DMS與娛樂服務,成為連貫且直覺的系統。此外,包括系統電子、瑞相科技、晶豪科技也都將展出智慧座艙相關產品、功能模組、控制晶片與解決方案。

    在ADAS部分,包括歐特明、環隆電子等都將展出功能不同的ADAS產品,可使用在乘用車、商用車等不同場域,其中歐特明將展示oToGuard 2.0,是全球首創單一系統支援Level 0~2 ADAS功能,能符合UN R130、R151、R158、R159、R79 CSF、ACSF-B1、ESF、ACSF-C等多項國際法規標準要求;毫米波科技也將展出規格不同的毫米波雷達模組。

    針對車用AI運算需求,晶豪科技將展出AI內運算記憶體aiPIM,內含NPU之高頻寬記憶體,專為生成式AI在邊緣運算應用打造,可以應用智慧座艙,車用智慧娛樂系統,以及車用大型語言模型系統。

    而因應新世代車隊管理趨勢,科絡達、動見科技都將展出軟硬整合式車隊管理解決方案,也就是除了雲端車隊管理系統之外,也推出對應管理用車機,透過對車外與對車內的車用攝影機,搭配AI辨識與雲端系統,讓車隊管理整合駕駛安全管理監控。

    面對商用電動車充電需求,好友電智慧科技將展示Sonice Biz商用電動車充電建置方案,搭配自主研發的Sonice Charge EMS智慧充電管理系統,並支援多品牌充電樁及OCPP國際通訊協議,亦可串接eMSP或白牌系統。



  • 汽零廠橙的、智伸科及巧新首季三率三升,麗清看好中國銷售逐步成長

    2025/5/13

    【財訊快報/記者戴海茜報導】汽車零組件廠橙的( 4554 )、智伸科( 4551 )及巧新( 1563 )第一季均呈現三率三升態勢,其中橙的每股稅後盈餘達0.99元,刷新歷年單季新高,麗清( 3346 )因股本增加,第一季每股稅後盈餘為0.25元。展望第二季,智伸科醫療事業體新合作專案下半年逐步量產出貨,助於今年營運表現;麗清最暢銷的比亞迪海洋系列車款車燈控制器新案出貨動能穩健,中國地區銷售有望逐步成長。



    橙的第一季合併營收為1.13億元,年增16.05%,受惠旗下歐洲地區銷售表現明顯增溫,帶動整體產能利用率提升,加上匯兌收益挹注,單季稅後淨利達2304萬元,年成長43.80%,每股稅後盈餘達0.99元,刷新歷年單季新高。

    橙的指出,近年持續推動歐洲地區AM業務模式的轉型,透過經銷與直營客戶雙軌業務並行的策略已逐步展現成效,不僅提升市場覆蓋率,也強化客戶黏著度與品牌能見度,加上日本、台灣地區客戶陸續增加TPMS備貨力道,帶動2025年第一季歐洲、日本與台灣等地區銷售比重分別為48.6%、0.01%、17.1%。

    橙的在營業成本、費用管控下挹注第一季整體毛利率、營業利益率、稅後淨利率明顯攀升至48.15%、10.14%、20.37%,呈現三率三升。

    智伸科第一季營收為20.09億元,季增1.28%、年增22.78%,營業利益達2.84億元,季增19.03%、年增433.65%,稅後淨利達2.39億元,年增38.51%,每股盈餘達2.07元,年增38.93%。

    智伸科表示,第一季醫療與其他(含半導體)事業體的營收佔比分別較去年同期增加8.69、0.75個百分點,絕對金額也分別有409.32%、43.58%的成長,其主要受惠於微創、AI輔助手術器材的拉貨力道增強,以及半導體設備關鍵零組件受大廠驗證核可後持續量產出貨,不僅營收規模擴增,產品結構組合優化,推升第一季毛利率、營業利益率、稅後淨利率分別為23.60%、14.15%、11.89%,較去年同期增加6.64個百分點、10.89個百分點、1.35個百分點,呈現出三率三升。

    麗清第一季合併營收為20.49億元,年增16.99%,受惠旗下LED車燈模組、頭燈控制器主要客戶訂單拉貨力道強勁,營業淨利達3552萬元,年成長81.21%,惟受到業外利息費用、所得稅皆較去年同期增加,以及股本因增資及可轉換公司債轉換普通股增加,第一季稅後淨利為3045萬元,年增0.76%,每股稅後盈餘為0.25元;單季毛利率、營業利益率分別提升至12.58%、1.73%。

    麗清表示,隨著新能源車與智慧化車輛的普及,LED車燈不僅在照明功能上更勝傳統車燈,其個性化設計與智慧控制功能也有效滿足市場需求,車燈在外觀設計上,也持續朝向發光面積加大及LED顆粒數增加的趨勢前進,進一步帶動與旗下華域視覺、海拉等一線車燈廠客戶的訂單需求,使得出貨表現持續穩定成長,第一季LED車燈模組銷售表現較前一年度成長5%。

    巧新第一季合併營收19.18億元,年減1.9%,營業利益2.99億元、年增9.9%,稅後淨利3.54億元,年增42%,每股盈餘1.53元。儘管營收下滑,但第一季整體再生鋁使用比例已提高至40%,較去年同期增加6個百分點,內部生產效率精進優化下,毛利率、營業利益率、稅後淨利率分別為28.4%、15.6%、18.5%,較去年第四季與去年第一季呈三率三升。

    展望第二季,橙的自結4月合併營收達0.46億元,月增15.04%,年增40.32%,改寫近9年同期新高。累計前4月合併營收達1.59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22.12%,為近10年同期新高。

    橙的指出,隨著全球車市保有量與平均車齡攀升,美洲、歐洲及日本市場客戶需求穩定提升,持續看好未來接單表現隨著客戶需求高漲而成長;另一方面,觀察台灣市場自從法規強制要求所有小型轎車標配TPMS後,許多未配備TPMS的既有車主選擇加裝,而新車標配的普及也為未來零件更換需求奠定基礎,近期需求亦逐步升溫,橙的有機會提早掌握商機,挹注動能。

    智伸科自結4月合併營收為6.52億元,月增0.2%,年增8.22%,繳出連續10月年增正成長,主要受惠半導體事業出貨強勁及醫療業務補單效應;累計前4月合併營收26.62億元,年增18.86%。目前半導體、醫療兩個事業體前4月營收占比近14%,較去年同期增加7.8個百分點。

    智伸科指出,展望2025年維持審慎樂觀看法。面對全球經濟不確定性環境,智伸科半導體領域除既有的流體控制閥關鍵零組件、晶圓研磨砂輪關鍵零組件等持續出貨外,與主要國際知名歐洲客戶共同針對最新先進製程設備EUV/DUV光刻機中的自動化設備套筒、滑軌等關鍵零組件進行開發設計,於去年底陸續開花結果,目前已獲得客戶認證並逐步量產出貨,雖目前佔整體營收比重尚小,但為公司重大里程碑。

    在醫療事業體方面,與主要客戶新合作專案預計下半年開始逐步出貨,隨著客戶的需求加大,雙引擎驅動,將有助於今年營運表現。

    巧新自結4月合併營收5.63億元,月減17.54%,年減9.21%;累計前4月合併營收為24.81億元,年減3.62%。

    展望2025年,巧新指出,仍以朝鋁材料解決方案的提供者轉型,目前半導體鋁材料送樣驗證中,第二座熔煉廠也啟動進行設備規格確認中,預計明年第二季完工,屆時將增加約10萬噸產能。

    麗清自結4月營收達8.09億元,較上月成長14.26%,改寫歷年同期次高;累計前4月合併營收達28.58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1.68%,創歷年同期新高。

    展望未來,麗清指出,觀察中國汽車市場內需價格競的之現象,因中國政府已宣示介入,今年可望緩解,且中國政府陸續推出的汽車銷售刺激政策,有望進一步帶動新車市場表現,加上最暢銷的比亞迪海洋系列車款之車燈控制器新案出貨穩健,有助中國地區銷售逐步成長。



  • 藥華藥Q1本業獲利年增2.8倍,EPS 3.8元,多項臨床試驗即將啟動

    2025/5/13

    【財訊快報/記者何美如報導】藥華藥( 6446 )12日受邀參加法說會,經營團隊指出,核心產品Ropeginterferon alfa-2b(簡稱 Ropeg,P1101)在全球市場快速成長,首季獲利年增2.8倍首破10億大關,每股盈餘(EPS)達3.80元。展望2025年,近期將提出Ropeg用於ET的藥證申請,目標2026年獲得核准,並持續擴大疾病適應症布局,除了自身主導的開發計畫外,已有多家國際頂尖醫學中心主動發起多項研究者主導試驗(IIT),探索在其他血液惡性疾病與罕見骨髓疾病中的臨床潛力,預計將於今、明年陸續啟動。



    2025年第一季營收達新台幣32.57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97%,較上季成長6.4%,並連續第八季刷新歷史新高,反映核心產品Ropeg在全球市場的穩健拓展與快速成長動能。營業費用僅年增24%,體現良好的營運槓桿;本業獲利達11.1億元,季增104.1%,較去年同期增加10.9億元;淨利則達12.6億元,季增2.23%,年增達282.4%。EPS達3.80元。

    藥華藥指出,一年多前美國原行銷團隊提出大規模擴充行銷團隊的計畫,以促進銷售成長。然而,當時總部領導團隊認為時機尚未完全成熟,未批准該計畫。在新美國領導團隊的帶領下,行銷策略僅進行了適度調整並加強了團隊的專業訓練,結果顯示,新醫師開立Ropeg處方的數量及用藥患者人數持續加速,效率顯著提升。公司成功實現了營收年增約65%的亮眼成長。總部領導團隊最終同意進行原擬訂計畫中的大規模擴充行銷團隊,並要求在第一季完成,這將進一步加速業務成長。

    根據擴充計畫,行銷團隊將增長65%,此次擴展是由原ZS團隊規劃,並結合AGM顧問團(由前McKinsey & Company的專業人士組成),該團隊全心投入,提供完善的時程與及時的專業協助,計畫已接近完成。隨著團隊實力的提升,我們有信心將市場行銷推向新高峰!

    在日本市場方面,隨著行銷持續擴展,總部領導團隊近日也同意將行銷團隊擴大61%,以實現病人數倍增的目標。這一策略將進一步加強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並為未來業務增長奠定堅實基礎。隨著擴展計畫的順利實施,將能夠擴大市場覆蓋範圍,並推動營收的穩步增長。

    全新設計的筆型注射器(pen device)預計於未來數月內正式上市,將顯著提升患者自我施打的便利性及整體療程的順從性,進一步優化治療體驗並促進持續使用。這一創新劑型的推出,預期將有效減少患者對治療程序的抗拒感,並有助於擴大Ropeg在市場上的覆蓋範圍及臨床應用。

    至於Ropeg針對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Essential Thrombocythemia, ET),在全球第三期SURPASS-ET臨床試驗中表現卓越,其反應率達42.9%,遠高於對照組Anagrelide的6%,顯示出其顯著的臨床療效與潛在的疾病調控能力。藥華藥表示,近期將提出Ropeg用於ET的藥證申請,並預期於2026年獲得核准。為進一步拓展Ropeg在第一線治療及更廣泛ET病患中的應用潛力,EXCEED-ET臨床試驗也即將完成,這將與SURPASS-ET一起涵蓋所有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ET)病患群,進一步加強Ropeg的臨床應用前景。

    此外,Ropeg在B型肝炎導致肝細胞癌(HBV-HCC)領域的臨床一期試驗結果首次顯示其跨足實體腫瘤與免疫調節治療的潛力。研究結果顯示,整體療程耐受性良好,未發現劑量限制毒性(DLT)或嚴重不良事件(SAEs)。在中位追蹤超過1,000天後,所有患者皆保持無復發狀態(100% recurrence-free survival),其中部分患者更觀察到B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清除或顯著下降。

    藥華藥指出,除了主導的開發計畫外,目前已有多家國際頂尖醫學中心主動發起多項研究者主導試驗(IIT),進一步探索Ropeg在其他血液惡性疾病與罕見骨髓疾病中的臨床潛力。這些試驗多由醫學專家基於對Ropeg機轉的深入理解所設計,評估其在新適應症上的應用可能性,並期待能透過IIT形式加速臨床驗證與潛在適應症拓展。這些試驗預計將於2025至2026年間陸續啟動,涵蓋皮膚性T細胞淋巴瘤(CTCL)、骨髓纖維化(MF)、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慢性期(CML-CP)、慢性骨髓單核細胞性白血病(CMML)。



  • 美中關稅戰突破,道瓊歐洲600週一追高1.21%,德股續破頂,馬士基飆11%

    2025/5/13

    【財訊快報/陳孟朔】中美同意大幅降低關稅90天,消息刺激歐股週一追高逾1%,來到七週最高,礦業股和精品股各飆漲4.98%和4.24%最旺。德股在軍工股拖累下,破頂後一度倒跌0.6%,終場漲0.29%連三紅,續破頂。



    中美高層在瑞士日內瓦結束經貿會談後,在關稅問題上迎來突破性進展,雙方週一聯合發表《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聯合聲明》,宣布把34%的初始對等關稅,當中24%自週三(14日)起暫緩90日執行,即對等關稅暫時降至10%;同時取消91%報復性關稅。換言之,雙方同步下調稅率115個百分點,連同芬太尼問題的20%關稅,美對華貨品整體關稅由145%降至30%,遠較預期有更大進展;而中國對美關稅則由125%,降至10%。未來90天內,中國將與其他許多國家一樣面臨10%的「對等關稅」。

    道瓊歐洲600指數連續兩天收高4.49點或0.84%後,週一追高6.53點或1.21%至544.49點與日高的544.50點相差無幾,為3月27日以來最高。最新收市價若與4月7日觸及的波段低位464.26點相比,五週左右急彈80.23點或17.3%。

    類股普漲,藥業股則受壓,主要因為美國總統川普簽署行政命令,設定30天限期,迫使藥廠降低處方藥售價59%至90%。中美兩國貿易戰降海,作為全球貿易冷暖風向標的的丹麥航運巨頭馬士基(Maersk)股價抽高11.22%為道瓊歐洲600指數成份股最大贏家。

    同日,英國富時100指數攀升0.59%或50.18點;德國DAX指數再漲0.29%或67.22點,收在23,566.54點連續三天創新高,日低在23,361.72點;法國CAC 40指數躍高1.37%或106.35點;義大利富時MIB指數漲1.4%或551.62點;西班牙IBEX 35指數漲0.75%或101.20點。

    地緣政治亦出現好消息。印度與巴基斯坦達成立即停火協議,結束雙方邊境衝突;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將於本月15日前往土耳其伊斯坦堡,與俄羅斯總統普丁展開直接談判。



  • 關稅戰緩解,美股激情大漲,道瓊飆漲1,160點,費半勁揚7.04%

    2025/5/13

    【財訊快報/陳孟朔】中美就化解貿易戰取得重大突破,兩國同意削減關稅90天的同時,美國財長貝森特表態美國不希望經濟與中國脫鈎,加上中美元首本週稍後可能通電話,為美股週一注入多發強心針,美股四大指數齊步寫下4月9日當天飆風暴漲以來單日最旺表現;道瓊工業指數收高1,160點或2.81%。標普、那指和費半依序飆升3.26%、4.35%和7.04%。



    科技七雄齊漲,網售股亞馬遜飆漲8.07%最旺,微軟漲幅2.40%墊底。輝達和台積電ADR各大漲5.44%和5.93%仍淪為費半弱十之列,萊迪斯和芯源各抽高12.83%和11.20%表現最旺。其中,以重磅科企掛帥的那指100指數勁彈4.02%,接近重新踏入技術性牛市。

    中美高層在瑞士日內瓦結束經貿會談後,在關稅問題上迎來突破性進展,雙方週一聯合發表《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聯合聲明》,宣布把34%的初始對等關稅,當中24%自週三(14日)起暫緩90日執行,即對等關稅暫時降至10%;同時取消91%報復性關稅。換言之,雙方同步下調稅率115個百分點,連同芬太尼問題的20%關稅,美對華貨品整體關稅由145%降至30%,遠較預期有更大進展;而中國對美關稅則由125%,降至10%。未來90天內,中國將與其他許多國家一樣面臨10%的「對等關稅」。

    紐約股市12日收盤時,道瓊工業指數飆漲1,160.72點或2.81%,報42,410.10點為3月26日以來最高;標普抽高184.28點或3.26%,報5,844.19點為3月3日以來最高。兩大指數經此強彈,今年來跌幅縮小至0.32%和0.64%。

    以科技股為主的那指大漲779.42點或4.35%,報18,708.34點為2月28日以來最高;以晶片為主的費城半導體指數飆漲314.43點或7.04%,報4,780.93點為2月26日以來最高,英特爾漲3.55%墊底。

    重磅股中,以亞馬遜最勁,股價收市飆高8.07%,為表現最強道瓊成份股;輝達(Nvidia)、特斯拉(Tesla)及Meta漲幅介於5.4%至7.9%;蘋果傳計劃調高今年稍後推出的新iPhone售價,股價抽高6.31%。可口可樂股價下滑1.4%,為道瓊成份股最大魯蛇。



    美股盤後小紅

    美國股市週一盤後上揚,醫療保健業者阿卡迪亞醫療保健公司(ACHC US)股價上揚,因該公司第一季每股獲利表現優於預期的消息,提振了股價行情。

    道瓊指數期指上揚16.00點或0.04%,報42,509.00點。

    阿卡迪亞醫療保健公司盤後股價上漲4.9%。該公司發布第一季財報,結果當季經調整後的每股獲利0.40美元,表現優於市場分析師預估中值的0.36美元。

    公共事業控股公司阿莫林公司(AEE US)盤後股價下跌1.8%。股價的滑落,主要因為市場傳出該公司計畫以每股93.60美元至95美元的價格,出售價值5.2億美元的固定規模隔夜遠期股票。





  • 合併子公司普大貢獻,信立首季EPS 15.93元,創單季歷史新高

    2025/5/13

    【財訊快報/記者張家瑋報導】信立( 4303 )公布第一季財報,受惠合併子公司普大貢獻,單季歸屬母公司業主淨利12.56億元,季增138.36%、年增138.65%,每股盈餘15.93元,創單季歷史新高。另公告4月合併營收7817萬元,月增3.45%、年增303.66%;累計前4月合併營收3.02億元、年增321.32%。



    信立表示,目前在台南學甲廠房土地面積達2.64萬坪,加上普大在彰化永靖廠廠房土地面積6,882坪、雲林斗六廠3,151坪,總生產基地面積達3.64萬坪,為台灣最具規模的PVC、PU合成皮及真皮貼合的一條龍實體生產線,將檢視其資產組合,評估透過提高資產使用效率、降低庫存成本方式,有效優化財務結構、提升現金流量,助力朝著資產最佳化配置前進。

    面對全球市場競爭與成本壓力,信立積極結合同業進行策略聯盟,強化與上下游供應鏈整合,以期透過技術交流與產能共享等多元合作模式,除了加速新產品開發與驗證時程,有助加快信立於市場滲透速度。另外,信立與母公司永捷、子公司普大積極合作開發水性環保PU,以期大幅減少溶劑使用、降低環境污染與環保費用,不僅擴充產品線、提升產品應用價值。

    展望2025年,信立指出,乾式PU合成皮、濕式PU合成皮、榔皮其應用於運動、服飾、鞋類產業的客戶保持良好的訂單需求,隨著主要客戶的拉貨力道穩健不變,將為整體營運帶來正面的挹注。





  • 受惠關稅收入激增130%創高,美國4月預算盈餘年增23%

    2025/5/13

    【財訊快報/陳孟朔】美國財政部週一公布最新數據顯示,聯邦政府4月出現2584億美元預算盈餘,年增約490億美元或23%,數字反映納稅季度最後一個月的稅收收入強勁,以及進口關稅大幅增加。



    4月期間,美國海關稅收年急增130%至160億美元,創歷史新高。當月,總統川普將中國商品的關稅提高至145%,同時對其他國家的進口商品徵收至少10%的關稅。

    結果顯示,美國4月每天透過關稅獲得的收入略高於5億美元。川普4月曾表示,每天的同類收入金額約20億美元。

    在2025會計年度(20254年10月到2025年6月)的前7個月,美國淨關稅總額達到630億美元,去年同期為480億美元,年增31.25%。

    不過,美國未來關稅收入可能下降,華府和中國最新達成貿易協議,暫時降低彼此間的高額關稅,美國將在未來90天內,將原本145%的關稅降至30%,中國對美國進口產品的關稅,將從125%降至10%。

    美國財政部也提到,從去年10月1日開始的2025財政年度,前7個月預算赤字為1.049兆美元,年增加1940億美元或23%。財政部官員表示,今年迄今的財政收入為3.11兆美元,支出為4.159兆美元,均創下4月的最高紀錄,但赤字本身並未創下紀錄。



  • 川普簽署行政命令,要求藥廠降低處方藥售價,幅度或達59-90%

    2025/5/13

    【財訊快報/陳孟朔】美國總統川普週一簽署行政命令,設定30天限期,以迫使藥廠降低處方藥售價,稱藥價可以下降59%至90%。



    外電報導,川普週一在白宮簽署行政命令,重新推行其個人在第一個總統任期內提出、將訂立的最惠國待遇(most favored nation)政策,即要求美國向藥廠採購藥品的價格,將匹配藥廠向所有國家收取的藥價當中最低水準。

    川普表示,美國政府向藥廠支付的買藥價格將是全世界最低。他相信,藥價將至少下降59%,減幅甚至多達90%,新政策將令美國政府節省數以兆美元計的開支。

    外電引述白宮官員透露,行政命令將要求衞生部推動降低處方藥物價格的行動,所涵蓋的藥品不單止是川普首次提出的僅涉及少量藥品,而是包括更擴泛的藥物。同時,司法部與聯邦貿易委員會將加強執法,打擊抬價行為。



  • 川普稱中國同意向美企開放,停止輸出芬太尼機率高,有望川習通話

    2025/5/13

    【財訊快報/陳孟朔】中美財長上週末和週日在日內瓦為期兩天會談有實質成果,雙方大幅調低進口關稅至10%,並暫緩執行部分對等關稅90日後,美國總統川普週一在記者會上指出,在兩國同意暫時削減大部分商品關稅後,美國與中國的關係已全面重啟,明言協議最好的部分是,中國同意向美國企業開放,並會禁止貿易壁壘。坦言美國開放予中國進口產品開放,但中國沒有向美國開放。



    川普表示,剛過去的週末,美國與中國在日內瓦會談很友好,直言不想傷害中國,並透露本來與中國達成一項「偉大的貿易協議(great trade deal)」,協議規模比原本的要大得多,但中國卻在最後一天取消相關協議,但川普表態關稅不會重回先前喊的145%水準。

    他也提到或會在本週末和國家主席習近平通話。重申現時簽訂的貿易協議不涵蓋鋼鐵、鋁、汽車或製藥範疇。「在拜登上任前,中國一直在履行首階段的貿易協議,而由於中國向美國出口芬太尼,故將向中國徵收20%關稅,指中國已經同意停止相關行為,相信他們有很大動機停止輸出芬太尼。而目前正在與印度進行貿易談判,認為美國為印度與巴基斯坦的停火提供很大幫助。」



  • 台股多方現攻擊,向季線推升

    2025/5/13

    【財訊快報/方亞申】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和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官員葛里爾週日表示,美中雙方在瑞士進行兩天會談後取得「重大進展」,中國官員也釋出樂觀訊號,使得美股盤前大漲,亞洲股市漲多跌少,台股週一則直接開高,尤其本週黃仁勳將來訪、台積電( 2330 )發表技術論壇,包括台積電、機器人、AI伺服器代工、矽智財等高價股全面上漲,指數終場上漲214.5點,成交量2796.18億元,收在21129.54點,指數正向季線推升。



    美中雙方首度進行高層面對面會談,地點在瑞士,會後雙方都抱持樂觀態度,而美國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哈塞特(Kevin Hassett)則指出,約有20多個貿易協議「就快談妥」,「有助於穩定市場軍心」。而俄烏有意在土耳其會談,印巴也暫時停戰,地緣政治戰爭似乎都有暫時停止味道。而美國與英國達成貿易關稅,有利其他國家跟進。美元也未進一步貶值,國際油價雖反彈,但還是在60美元上下,是近幾年來低點。川普的美元貶值、俄烏戰爭、外商赴美投資,以及關稅等重大議題,似乎都一一朝向較樂觀狀態前進,就等聯準會降息以及企業降稅。惟關稅要全面解決可能還要一段時間,而美國對半導體輸入稅率可能還要數週,這段時間有利美股表現。

    三大指數都來到年線附近震盪,只要站在月線之上,標普5500點、那指17250點以及道瓊40400點,就屬於震盪盤堅。較弱勢的費半季線4420點是強弱關卡,站此之上就以利向4722點半年線挑戰。

    台股週一持續向季線21380點推升,與4月2日跳空下跌缺口上限21298點相近。外資近期買超台股超過千億元,尤其美國對半導體課稅可能還要一段時間,加上台積電董事長4月買進自家公司股票,不過要注意國安基金及官股行庫低檔有護盤買進台積電,逢高還是會有賣壓。另一方面,輝達黃仁勳本週將來台會見供應鏈,包括AI伺服器及機器人都可能是聯想焦點,尤其GB200出貨以及未來GB300年底將推出,而輝達總市值僅低於微軟,輝達供應鏈股價配合獲利上升有利盤堅,包括奇鋐( 3017 )、雙鴻( 3324 )、高力( 8996 )、川湖( 2059 )、良維( 6290 )、光寶科( 2301 )、台達電( 2308 )、勤誠( 8210 )、健策( 3653 )、貿聯-KY( 3665 )等表現不錯。代工大廠廣達( 2382 )、緯穎( 6669 )、緯創( 3231 )、鴻海( 2317 )、和碩( 4938 )等都很強。

    台積電技術論壇,矽光子是焦點,包括訊芯-KY( 6451 )、華星光( 4979 )、聯亞( 3081 )、波若威( 3163 )、光聖( 6442 )、上詮( 3363 )等。此外,高價股包括矽智財如信驊( 5274 )、世芯-KY( 3661 )、M31( 6643 )、創意( 3443 )、印能科技( 7734 )、弘塑( 3131 )、穎威( 6515 )、亞德客-KY( 1590 )、旺矽( 6223 )、譜瑞-KY( 4966 )、富世達( 6805 )、華城( 1519 )、牧德( 3563 )、儒鴻( 1476 )、家登( 3680 )、均華( 6640 )、來億-KY( 6890 )、萬潤( 6187 )等等。

    機器人相關的宸曜( 6922 )、上銀( 2049 )、台灣精銳( 4583 )、亞光( 3019 )、鈞興-KY( 4571 )、和大( 1536 )、直得( 1597 )、宇隆( 2233 )、所羅門( 2359 )、東台( 4526 )、穎漢( 4562 )、羅昇( 8374 )、朋程( 8255 )相對強勢。被動元件國巨( 2327 )、日電貿( 3090 )、凱美( 2375 )、興勤( 2428 )、立隆電( 2472 )、聚鼎( 6224 )等業績都錯,股價盤堅。國泰金( 2882 )及富邦金( 2881 )反彈。



  財金影音

更多



270*90
270*90
270*90
270*90
27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