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人 法人報告

瑞銀看多2026年,全球股市估仍有15%上行空間

2025/11/27 14:28

【財訊快報/陳孟朔】外電引述瑞銀財富管理投資總監辦公室發表《2026年度展望》指出,在經濟環境仍偏有利下,全球股市預期可望獲得基本面支撐,到2026年底全球股票約有15%的上行空間。報告指出,2025年在人工智慧(AI)驅動下,資訊科技(IT)類股強勢領漲,目前已占MSCI所有國家環球指數權重約28%,強勁資本支出與AI採用加速,預期仍將推動相關概念股續漲。

瑞銀認為,進入2026年後,股市上漲動能將從「少數AI領頭羊」擴散至更廣泛市場。該行預期2026年下半年全球經濟增長有望加快,在寬鬆財政政策與有利金融條件支持下,美國經濟成長率可達1.7%,歐元區GDP增速約1.1%,亞太區經濟增長有機會達5%左右。美國穩健成長配合寬鬆財政與貨幣環境,對科技、公用事業、醫療保健及銀行類股相對有利,美國、中國、日本及歐洲股市皆被視為具上漲潛力。

在投資主題配置上,瑞銀指出,AI與科技仍將是全球股市升勢的重要驅動力,惟資金追捧下亦需防範估值泡沫風險。該行建議,在多元化股票投資組合中,最多可將約30%的持股比重配置於AI、長壽經濟、以及電力與資源等結構性成長趨勢,以兼顧成長與主題分散。

大宗商品方面,瑞銀看好在供應受限、需求增長、地緣政治風險與全球能源轉型等長期趨勢支撐下,相關資產價格中長期仍具表現空間,並偏愛銅、鋁及農產品,同時看好黃金作為投資組合分散風險與對沖工具。匯市部分,隨美國進入減息週期恐令美元承壓,瑞銀相對看好歐元、澳元及挪威克朗等貨幣;隨著明年匯市風險偏好回升,高息貨幣有望受惠,但金融抑制及政策干預也可能放大匯率波動。

瑞銀強調,2026年地緣政治與政策變數仍是市場無法忽視的主線之一,但從歷史經驗來看,政治事件對金融市場的衝擊多半時間有限。不過,報告亦點出數項關鍵風險,包括AI發展或採用不及預期、通膨再度抬頭、中美戰略博弈進一步升級、以及主權或私人部門債務疑慮升溫等,均可能在未來一年階段性壓抑股市表現,投資人需在風險與機會之間謹慎平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