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科技產業
樺漢前3季賺逾1.7股本,迎AIoT高成長,在手訂單逾1900億,明年動能強

【財訊快報/記者王宜弘報導】IPC大廠樺漢( 6414 )週五(14日)召開法人說明會,公司指出,由於其數位與AI轉型策略已成功轉化為實質獲利動能,因此目前接單與出貨比值(B/B Ratio)維持在1.25-1.35的健康水位,訂單能見度與營運前景均持續向上,展望樂觀。
財報方面,樺漢第三季合併營收336.2億元,年減10.9%,稅後淨利9.5億元,年增率37.7%,EPS 6.91元,同比大幅成長37.4%,創同期新高;累計前三季合併營收1027.8億元,年減3.7%,稅後淨利為23.4億元,年增28.1%,EPS 17.04元,再創同期最佳紀錄。
樺漢指出,該公司持續布局全方位智慧方案生態系統「One Team, One Brand」整合策略,三大事業群包括工業物聯網、智慧軟體與方案以及智慧工廠與廠務形成協同效應。
隨著AI推動全球產業升級,樺漢以「AI at the Edge, Intelligence Everywhere」為核心策略,構築AIoT全方位技術平台,串聯NVIDIA Jetson、Intel NPU、MediaTek Genio platforms、ARM Cortex SoC等異質架構,並結合Google Cloud Gemini Enterprise/ SecOps與NVIDIA Omniverse數位雙生技術,全面加速工業、製造與城市的智慧化轉型。
根據最新報告,全球AIoT市場規模將自2025年的254億美元成長至2030年的810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達26.1%。樺漢將AI技術深度導入自家「6+1層AIoT架構」,自感測器層、網路層到雲端AI層,建構具備AI推論、邊緣智能、安全監控與數位雙生的閉環系統。
董事長朱復銓表示,AI的價值不僅在雲端,更在如何在工廠、零售、能源、交通等場域中「現場即時決策」;樺漢以NVIDIA Jetson Orin Nano、Jetson Thor等平台為運算核心,結合NVIDIA TensorRT、Triton Inference Server、Isaac(機器人模擬與開發)、Isaac GR00T(人形機器人基礎模型)、Metropolis(視覺AI)、Holoscan(即時感測器處理)、Intel OpenVINO、MediaTek Genio與ARM Ethos NPU等AI推論引擎,開發可在毫秒內執行的邊緣AI決策模組,這些模組廣泛應用於AI瑕疵檢測、AMR/AGV自主導航、智慧視覺監控、機器人、機器手臂等場景,實現低延遲、高準確率與可持續學習的AI行為。
他表示,在資料處理與雲端整合層,樺漢運用Google Cloud BigQuery、Dataflow與Vertex AI打造資料湖環境,讓邊緣資料能即時同步雲端,形成「Edge-to-Cloud AI Pipeline」;透過自家FabEagle資料中樞與KontronGrid邊緣管理平台,企業客戶可實現AI模型訓練、部署與再訓練的自動化流程,讓AI不斷學習現場資料並持續優化決策品質。
另一方面,樺漢結合Google Could的SecOps安全營運框架已全面導入AI防禦機制,透過該公司的SIEM、Mandiant威脅情報庫與SentinelOne行為分析引擎,可以對OT與IT融合環境進行威脅情資比對、端點異常追蹤、權限濫用偵測與模型來源完整性驗證。這使得樺漢成為少數能提供「AI驅動資安防禦(AI-driven Security)」的AIoT平台供應商。
架構設計上,樺漢導入Docker/K3s容器化平台與Kubernetes雲原生環境,讓企業能靈活佈署AI模組至任何邊緣節點;透過統一的Kontron OS與Susietec UX Framework,客戶能以單一控制台監控各節點的運作,執行OTA安全更新、模型版本管理與服務協同。
樺漢指出,該公司未來的競爭關鍵不僅在製造實力,更在AI整合能力,將持續深耕邊緣AI、模型自動化訓練、資安防護與數位雙生模擬四大技術軸心,打造能即時反應、持續演化、具備自我學習能力的智慧平台。隨著AIoT市場邁入高速成長期,樺漢將以完整的「硬體+軟體+服務」生態,躍升為全球AI產業鏈中最具技術厚度與整合深度的業者。
樺漢表示,其在手訂單已突破新台幣1900億元,顯示整體業務基礎穩健,全年稅後淨利與EPS可望維持高成長表現,BB Ratio可望達1.36,反映市場需求穩定與接單動能強勁。
展望2026年,樺漢指出,將延續高成長態勢,個體營運動能持續提升,同時,集團將全面深化AIoT,包括Edge-based與Cloud-based AIoT技術於多元產品應用,積極拓展智慧工廠與智慧城市平台建置商機,以軟硬雲整合實力與創新方案,推動長期成長動能。
相關新聞
-
2025/11/14 17:13
雙鴻水冷出貨邁大步,明年業績估大增逾五成,水冷業績翻倍
-
2025/11/14 16:59
力成斥資68.98億元收購友達竹科廠房,投入面板級封裝產線建置
-
2025/11/14 16:22
天虹今年獲利恐不及去年,看好2026年迎多家大廠挹注
-
2025/11/14 16:15
天虹明年可望有多個產業大廠客戶到手,營運重拾成長動能
-
2025/11/14 16:08
欣新網前三季EPS 2.21元,雙11帶動客戶投資增加,估動能逐季成長
-
2025/11/14 16:06
天虹面板級封裝用PVD設備12月出貨,有望再新增兩家大廠級客戶
-
2025/11/14 15:40
IET-KY Q4營運維持高檔,營運漸入佳境至2026年
-
2025/11/14 13:12
AI、車用+擴產挹注,臺慶科今年營運拚新高,明年看增雙位數
-
2025/11/14 13:01
宏碁推出永續智慧教室解決方案,攻教育場域AI商機
-
2025/11/14 12:40
奇鋐產能爆滿,越南廠擴建,Q4業績估季增2成,明年營收毛利率續攻高
-
2025/11/14 11:48
能率旗下再添生力軍,宏羚進入IPO程序,董事會通過申請登錄興櫃
-
2025/11/14 11:20
麗臺Q3本業獲利較上季大增逾2.6倍,今年將擺脫連三年虧損進入獲利期
-
2025/11/14 07:10
客戶下單保守、景氣能見度低,矽力*-KY前三季EPS 4.31元
-
2025/11/14 07:10
億光Q3 EPS 1.29元,H2不可見光、車用保持成長
-
2025/11/14 07:08
業外處分利益挹注,三一東林Q3每股獲利9.25元,預計買回2500張庫藏股
-
2025/11/14 07:08
進能服前三季轉盈,EPS 0.44元,地熱探勘許可有望挹注後續營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