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科技產業

智邦看好未來三年AI應用需求持強,預期明年仍是業務「繁忙」一年

2025/11/7 17:00

【財訊快報/記者何美如報導】智邦科技( 2345 )今日舉行線上法說會,總經理李訓德表示,AI的發展趨勢越來越強,特別是大型雲端客戶(Hyperscale)在未來數年都將持續投入巨額資金,將是未來科技的核心,想掌握商機關鍵在「速度」,在「卓越的執行力」。2026年仍將是智邦業務極為繁忙的一年,隨著客戶資本支出持續擴張,AI與雲端應用快速滲透,營運展望樂觀。

李訓德指出,智邦不僅專注於製造,也積極強化研發技術,2025年的成果並非短期現象,而是多年深耕的成果。雲端大型客戶的投資動能仍然強勁,AI帶動的網路與資料中心升級趨勢明確,AI需求未來三年仍將維持強勁成長動能。想掌握AI浪潮,速度是關鍵,最重要的課題在於如何有「卓越執行」以支撐持續成長,智邦已累積多年經驗,技術發展也走在最前面,將以卓越執行力確保長期穩健發展。

在全球產能與布局方面,李訓德指出,因應地緣政治、零組件供應限制、以及高階人才短缺等挑戰,公司正積極擴大全球生產與研發據點。董事會已於日前通過三項重要投資案,包含越南廠增資擴建、美國子公司資本投入,以及在馬來西亞設立新子公司的計畫。這些投資不僅是擴產計畫,也包含研發能量的布局。由於台灣高階技術人力有限,智邦必須在更多國家建立研發與製造據點,以強化全球人才網絡並支援未來專案發展。

布局海外不僅是為了解決人才與產能限制,也為滿足不同地區市場的在地需求,與當地夥伴及人才合作,可協助雲端服務供應商(CSP)拓展在地市場,同時整合更多產品線,包括交換器、光通訊模組與冷卻系統等,形成跨國整合的產品生態。智邦強調,這些投資不僅意味著產能的擴充,更是市場與客戶基礎的延伸,象徵公司全球化戰略邁向新階段。

針對市場關注的800G與1.6T網路交換器發展趨勢,研發中心資深副總經理李寬澤表示,全球主要業者皆已進入800G階段,智邦是最早成功量產出貨的廠商之一,並持續擴大出貨規模。1.6T世代的技術變革遠超以往,從400G過渡至800G的產品週期約需四至五年,但從800G邁向1.6T的週期將明顯縮短。由於市場進入時點至關重要,若產品推出過晚,投資回收期將被壓縮,因此智邦已提前投入 1.6T 基礎設施開發,確保當晶片(silicon)就緒時,系統平台可同步導入。

2026年將有多家廠商陸續推出1.6T交換器產品,惟在價格與產能比尚未完全優化之前,800G仍是市場主流。智邦的策略是「兩線並行」,一方面持續深化800G產品出貨與優化成本結構,同時提前布局1.6T技術平台,以確保在下一波產品週期中維持領先地位。

展望2026年,智邦強調,AI帶動的市場需求仍強勁,特別是來自雲端服務供應商的拉貨動能與大規模的資本支出(capex)計畫,營運展望樂觀。但公司也面臨三大挑戰:一是全球產能緊張,二是高階人才競爭加劇,三是關鍵零組件供應仍有限,將持續優化產能配置,積極延攬專業人才,並強化與關鍵供應商的合作,以確保供應穩定與交期可靠。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