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科技產業
信邦劍指人形機器人市場,工業、車用助攻明年恢復成長動能

【財訊快報/記者陳浩寧報導】信邦( 3023 )今日舉行法說會,展望今年營運,董事長王紹新表示,今年對公司來說是痛苦的一年,遭受到關稅、政策變動等挑戰,今年雖暫停過去20年以來的成長腳步,但衰退並不嚴重,預期在創新應用等帶動下,隨人形機器人、工業型產品進入量產,加上車用產品在日本市場有所突破,預期明年業績可望恢復成長動能。
信邦指出,公司自2019-2024年營收年複合成長率達10.8%,然今年受到關稅、美國政策影響,雖大部分皆由客戶自行負擔關稅,然由於美國政府取消太陽能、電動車等補助,使得美國太陽能客戶業績大幅衰退,比重由2024年的15%降到今年的8.55%,加上消費性產品比重提升,使得產品組合轉差,影響第三季毛利率表現。
對於後續毛利率看法,信邦提到,已有在開發其他綠能的客戶,希望明年開始有貢獻,且觀察整個太陽能產業有機會慢慢回溫,認為目前毛利率還在區間範圍,後續隨工業、醫療等高毛利率產品出貨放大,毛利率有機會慢慢回升。
在半導體業務方面,信邦在國際半導體大廠客戶由2家擴展至6家,產品則由零組件供應跨入系統組裝,並由小機櫃延伸至大機櫃,看好半導體未來的需求,信邦也在台灣建置銅鑼科學園區新廠,新廠達萬坪規模,搶攻半導體產業的成長趨勢。
而在AI方面,總經理梁偉銘坦言,信邦沒有跟上AI伺服器趨勢也是今年動能衰退的原因之一,但在AI相關應用如:人形機器人方面,信邦則從單一部位線束,突破至涵蓋全身各類應用的線束,提供機器人完整解決方案,包含客制化連接器、高速傳輸線束、充電線束 ,並展開針對關鍵零組件廠商的策略聯盟合作,客戶也從北美地區擴展至全球其他地區的客戶,其中,美系客戶預計從2026年開始逐步進入量產。
為搶攻人形機器人市場,信邦也攜手宇隆( 2233 )簽署合作備忘錄,就是看好宇隆在RV、諧波、行星減速機的佈局,雙方未來將攜手共同開發新市場或產品。信邦表示,雖目前無人機、人形機器人的營收佔比很低,但已與客戶在談量產時程,預期明年開始有小量貢獻,後年會開始放量,目標後年AI應用營收有機會佔到10-15%。
此外,信邦的線束產品將應用於2028年洛杉磯奧運會選手專用空中交通的指定製造商,也將持續開拓更多空中計程車製造商。
車用也為信邦看好的成長動能,目前公司的全方位充電與高壓線束的解決方案,已成功進軍日本、韓國、臺灣電動車指標大廠,也從一般轎車擴展到各類車種--二輪/三輪電動機車、皮卡、卡車、越野車等。
為配合客戶要求,信邦也積極於美國、墨西哥擴增新產能,其中,墨西哥新廠於8月啟用,美國也於今年8月進行擴廠,而在歐洲產線目前則未滿載,也可以從中國生產出貨,因此目前沒有擴產計畫。
信邦今年前三季營收比重為工業31%(年增0.9%)、通訊24%(年增9.8%)、綠能21%(年減28.8%)、汽車15%(年增2.2%)、醫療9%(年增0.3%)。
相關新聞
- 
                                          
                        2025/11/4 17:02
環球晶第三季EPS 4.12元,前三季每股賺10.68元
 - 
                                          
                        2025/11/4 17:02
推動AI落地,聯強旗下群環參與「AI信賴加速器」生態系
 - 
                                          
                        2025/11/4 16:54
日本廠營運狀況不理想,新唐短期營運有壓,第三季每股虧1.22元
 - 
                                          
                        2025/11/4 16:44
達發第三季每股賺5元,估第四季進入淡季,營收小幅度季減
 - 
                                          
                        2025/11/4 16:37
航海電腦業務回升+無人載具/衛星通訊助攻,攸泰科技明年成長展望向上
 - 
                                          
                        2025/11/4 16:26
宏達電與台灣大、得恩堂等通路合作,全台逾200家AI智慧眼鏡體驗服務
 - 
                                          
                        2025/11/4 15:38
十一長假+太陽能客戶需求放緩影響,信邦10月營收年減8.5%
 - 
                                          
                        2025/11/4 14:36
遠傳偕文策院、CJ ENM、TVBS等成立影視雙基金,規模逾15億元
 - 
                                          
                        2025/11/4 14:36
歐買尬《LUNA Infinite》18日開服營運,可望帶動營收動能
 - 
                                          
                        2025/11/4 14:15
文曄Q3獲利38.2億元,季、年雙增35%,估明年AI半導體需求維持強勁成長
 - 
                                          
                        2025/11/4 13:32
APSCC首度在台舉辦,攸泰科技以整合式關鍵任務衛星解方登國際舞台
 - 
                                          
                        2025/11/4 12:14
宏碁深耕永續,宣布打造「海龜AI辨識系統」, 以AI助力海洋保育
 - 
                                          
                        2025/11/4 11:46
BBU加持,順達Q3毛利率/本業獲利雙創新高,前三季EPS 6.53元
 - 
                                          
                        2025/11/4 11:34
華晶科Q3毛利率下滑,前三季每股盈餘0.98元,總座由林捷昇接任
 - 
                                          
                        2025/11/4 11:13
優群Q3獲利創單季新高,前三季EPS 9.47元,今股價再創新高價
 - 
                                          
                        2025/11/4 11:08
啟動雙11電商熱潮,綠界科技*多元金流服務助攻商家業績成長
 - 
                                          
                        2025/11/4 07:49
合勤旗下黑貓資訊通過TAF認證,成資通安全性測試合格實驗室
 - 
                                          
                        2025/11/4 07:03
季節性調整,精測10月營收小幅月減
 - 
                                          
                        2025/11/4 07:03
瀚宇博和精成科明年成長動能明確,多廠擴產、折舊費用同增
 - 
                                          
                        2025/11/4 07:03
台特化Q3 EPS 1.2元,改寫單季新高紀錄,前三季獲利超越2024全年
 - 
                                          
                        2025/11/4 07:02
網龍研發手遊《尋秦記》即將上市,全台首創互動活動進行暖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