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國內財經
【老謝開講】AI正在重塑世界與產業版圖─股價一定要基本面相挺

2025年匆匆走過四分之三,9月行情告一段落,全球股市漲多跌少,即使挨了川普好幾記重拳,包括25%加25%關稅,H-1B簽證從1,000美元提高到十萬美元,重創印度400萬人從事的IT外包產業,但印度股市9月仍上漲0.57%,外資第三季從印度匯出168億美元,但股市仍力守在8萬點以上。
台股9月大漲1,587.44.漲幅6.55%,在全球算是前段班,只略輸南韓的7.49%,及香港恆生指數的7.09%,港股今年前三季大漲34%,Q1上漲15.3%,Q2上升4.1%,Q3繼續上漲11.6%。仔細看港股9月上漲的內涵,馬雲傳出回歸阿里巴巴坐鎮,阿里巴巴大漲53%,百度也拉出49%的漲幅;第三名是中芯,大漲31%,但先前大漲的泡泡瑪特下跌17.3%,如果以第三季來看,中芯大漲78%,紫金礦業大漲62.6%,阿里上漲61.2%,但第三季美團下跌16.6%,比亞迪跌10%,可以看出中國的內捲正帶來巨大衝擊。
被中國內捲的產業變慘業
一直以來,我一直強調,世界正面臨兩股力量的爭持,AI帶來新一輪的產業革命,是資本市場向上提升的力量。另一邊是中國的內捲正排山倒海形成一股吞噬的力量,凡是被中國內捲席捲的產業全都淪為「慘業」。台灣的自行車廠巨大( 9921 )、美利達( 9914 )正加入這個「慘業」的循環。大家仔細檢視一下,台股創新低的個股多數都是被中國內捲捲到的產業,這些「慘業」的經營者如果要想脫出困局,必須有更大魄力作為,如果漫不經心,就會被時代巨輪摔出去。
現在回頭來看,AI帶來的正向力量,9月最受全球矚目的是黃仁勳的輝達宣布投資Intel50億美元,還斥資1,000億美元投資OpenAI,然後是OpenAI宣布下單3,000億美元的訂單給Oracle,還有Google也拿到1,600億美元的數據中心訂單,然後OpenAI再回頭買輝達的GPU,這像是刷卡綁定消費一般,形成一個強大的AI內循環。
黃仁勳的這手神操作帶給Nvidia更強大動能,在9月最後一個交易日,輝達股價創下186.58美元新高,市值跑到4.534兆美元,Oracle股價一度到328.31億美元,市值跑到9,222億美元。另一邊是Intel,在川普號召大家一起加持的行動下,Intel股價一度到37.57美元,市值跑到1,357.94億美元,ARM、Nvidia都來報到,現在連Apple、TSMC也被點名,Intel谷底翻起來,股價大漲近一倍。
9月28日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放話台積電( 2330 )的先進晶片要有50%在美國生產,這話讓台灣的投資人都感受到壓力,但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今天台積電的強大絕非一朝一夕,如果美國人坐鎮高薪,又不願加班,美國很難建立晶片生產產業鏈,即使要達成50%在美國生產的目標,恐怕要花很多的時間。這次黃仁勳綁定AI供應鏈,台積電一定是大贏家之一,因為Nvidia的先進晶片一定得從台積電下單,這次設備的ASML大漲到1,040.23美元,市值撐高到3,998.58億美元,也帶動荷蘭股市創新高。
AI帶來產業新革命
AI的投資從數據資料中心開始,今年有一個大題目是GB200及GB300開始克服困難出貨,伺服器的機櫃延伸到更上游的PCB,包括銅箔基板、玻纖布,這次日東紡把玻纖布朝向更高階的DK-2,也造成台灣的台玻( 1802 )、富喬( 1815 )、建榮( 5340 )、德宏( 5474 )在DK玻纖布受惠,股價上漲一波。最近的記憶體缺貨也有同樣情形,HBM成了搶手貨,Hynix把產能移向HBM,也造成DDR5缺貨,再蔓延到DDR4、DDR3很傳統的記憶體,台灣的華邦電( 2344 )、南亞科( 2408 )、力積電( 6770 )及群聯( 8299 )又大漲一波。
AI的奔流與中國內捲主導了資本市場的新生態,這一波AI帶來的產業新革命從高階銅箔到PCB,最核心的中國PCB產業鏈全部大漲一波,這包括勝宏科技(300476.SZ)從12.44漲到355人民幣,滬電股份(002463.SZ)從23.58漲到84.45人民幣,眾多中國PCB產業鏈,包括生益科技、生益電子、深南電路、東山精密、景旺科技、鵬鼎科技、隆揚電子都出現驚人漲幅,也帶動台灣的供應鏈,台光電( 2383 )漲到1,390元是大贏家。這一波PCB狂漲有一點強弩之末的味道,重點是漲幅實在太大,台灣的金居( 8358 )、楠梓電( 2316 )、金像電( 2368 )等也呈現高檔震盪。
這次記憶體的大浪從海力士開始,Hynix的HBM成為世界第一,股價從7.31萬韓元大漲到40.45萬韓元,成為南韓股市大漲的頭號領航員。美光(MU)也快速跟進,這次從48.43美元大漲到186.18美元,市值推升到2,055.11億美元,美光的記憶體有80%在台灣生產,也突顯台灣在半導體的角色,可惜的是台灣的DRAM經歷了2015年的大創傷,茂德破產,Elpida倒閉,拖累瑞晶,華亞科賣給美光,從此台灣記憶體一蹶不振,這些年南亞科、華邦都是賠多賺少,旺宏( 2337 )一直都沒有起色。(全文未完)
相關新聞
-
2025/10/8 16:06
主計總處公布,9月CPI年增率1.25%,PPI年增率-3.73%
-
2025/10/8 15:21
臺灣週「IR & Engagement新趨勢」15日登場,聚焦ESG議合與企業溝通
-
2025/10/8 12:07
WIW世界投資者週聯合論壇登場,打造資產管理信任新架構
-
2025/10/8 07:09
神雲科技與國際AI創新企業Tonomia 攜手合作,以再生能源打造永續 AI 基礎設施
-
2025/10/8 07:09
DXC 推出 APEX 合作夥伴計劃,為保險公司連結認證的保險科技供應商
-
2025/10/8 07:09
耐世特發布直驅式轉向手感模擬器:線控運動控制(Motion-by-Wire?)創新技術再添新品
-
2025/10/8 07:09
「臺灣週」15日開幕,金融論壇等登場,力拼台灣成亞洲資產管理中心
-
2025/10/8 07:08
【老謝開講】隨緣餐一將近4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