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 美股

甲骨文租用GPU拚規模但毛利狂縮,週二挫跌2.52%,輝達、台積電ADR齊黑

2025/10/8 07:42

【財訊快報/陳孟朔】媒體報導,甲骨文(美股代碼ORCL)近一年與輝達(美股代碼NVDA)晶片相關的雲端租用業務邊際利潤偏薄,引發投資人對其雲與AI轉型獲利能力的質疑。消息面衝擊下,該股週二盤中一度重挫7.1%至271美元的日低,終場跌幅收斂至約2.52%至284.24美元,波動放大顯示資金對「AI算力即服務」的盈利曲線轉趨謹慎。

據悉,甲骨文在截至8月底的三個月內,憑藉租用由輝達GPU驅動的伺服器取得約9億美元銷售,但僅貢獻約14%毛利,遠低於公司整體約70%的毛利水準。單季結構顯示,算力租賃的直接成本吞噬大部分收入,短期難以為集團毛利率作出實質拉抬。

進一步看,當租賃批量較小或混入舊款與新款GPU時,單筆合約可能出現「相當可觀」的虧損;外界並傳出該季在Blackwell等新一代加速卡的出租上單季虧損接近1億美元。對比公司近年在雲基建與AI供給上的擴張節奏,短期現金回收與毛利修復的壓力同步升高。

本輪壓力的核心在於兩端擠壓,上游高單價GPU與機櫃、網通、供電與運維成本居高,下游客戶端則因同業競價與長約定價策略而難以大幅轉嫁。若配套軟體與資料庫附加銷售滲透不足,單靠「租算力」很難迅速拉升整體利潤率,轉型的經濟模型將更依賴規模、利用率與產品結構優化。

消息亦在大盤造成連鎖反應,同日,輝達股價追低0.27%連三黑至185.04美元,台積電(美股代碼TSM)ADR連續兩天大漲近5%後,急吐8.37美元或2.77%至294.03美元。資金面解讀指向同一命題,AI基建投資與定價策略仍在磨合期,供應鏈與雲服務商需要在「高負載利用率」與「合理毛利」之間再平衡,短線情緒對「高營收但低貢獻」的業務敘事較為敏感。

市場人士表示,觀察重點包括算力定價是否上調、長單條款是否納入成本轉嫁機制、產品組合向高附加價值軟體與平台升級的進度,以及自研或多供應商加速卡導入對上游成本曲線的改善幅度。同時,利用率、分區電力上限與機房擴產節點將決定現金流節奏;若毛利回升遲滯,相關「算力租賃」題材恐面臨估值再調整風險。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