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國際財經

川普衝擊盟友信心,日本政壇現「核武選項」討論

2025/8/20 10:13

【財訊快報/陳孟朔】美國總統川普「美國優先」政策持續衝擊亞洲盟邦,日本和韓國日益質疑美國安全承諾的可靠性。隨著川普多次對盟友態度強硬,東京與首爾政壇開始掀起重新審視非核政策的聲音,甚至觸及「核武共享」與自建核武的敏感議題。

日本自民黨參議員、前防衛副大臣表示,川普的難以預測雖被視為戰術優勢,但也迫使日本必須考慮「B計劃」,即在美國安全保證不足時走向核武自主化。她強調,美日同盟依然重要,但「不能把美軍存在視為理所當然」。

路透報導,日本與韓國皆被納入美國核保護傘多年,但在面對中國、北韓與俄羅斯等核武鄰國時,政壇部分人士認為,若華府承諾動搖,東京與首爾應具備快速建立核武的能力。

民調顯示,多達七成五的韓國民眾支持自建核武,而日本雖然民意支持度較低,但對於1967年制定的「三原則非核政策」(不擁有、不製造、不引進核武),政界已有放寬或重新解讀的聲音。

在東京,相關閉門會議已經涉及「如何用日本的常規軍力支援美國核打擊」等敏感議題,包括長程反擊導彈的用途,以及情報、監測在核危機中的協同方式。美日雙方亦討論核緊急狀況下的協調路線圖。雖然日方外務省與防衛省拒絕評論細節,但美方仍強調對日韓的核保護承諾「堅如磐石」。

對比之下,日本民間態度亦在轉變。出身廣島、祖父是原子彈倖存者的高橋龍昭對媒體坦言,「允許美國核武進入日本領土,可能成為不得不接受的威懾手段。」

中國國防部則回應稱,堅決反對炒作「中國核威脅論」,強調中方恪守「不首先使用核武」政策,不會對無核國家或無核區域使用或威脅使用核武器。

外界觀察,日本自二戰後歷經長期和平主義政策,如今隨著美國對盟友支持的信任危機加深,「核武選項」已經從禁忌話題逐漸進入主流討論。這不僅是亞太安全格局的重大轉折點,也可能重塑冷戰後的全球核不擴散框架。

相關新聞